問題詳情
167. 曳引機設有最後傳動裝置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曳引機行車速度
(B)降低曳引機行車速度
(C)增加曳引機地面距
(D)增加曳引機重量。
(A)增加曳引機行車速度
(B)降低曳引機行車速度
(C)增加曳引機地面距
(D)增加曳引機重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3),B(7),C(0),D(0),E(0)
內容推薦
- 1電瓶中電水不足時應添加(A)蒸餾水(B)自來水(C)稀硫酸(D)電水。
- 1耕耘機之變速裝置大都使用(A)滑動齒輪式(B)經常嚙合式(C)V 型皮帶式(D)行星齒輪式。
- 1使曳引機能夠順利轉彎的機構是(A)差速器(B)變速器(C)調速器(D)轉向器。
- 1若曳引機盆形齒輪的轉速為 100rpm,左邊側齒輪的轉速為 60rpm,則右邊側齒輪的轉速為多少 rpm?(A)40(B)60(C)100(D)140。
- 電腦繪圖中,左圖指令功能為何?(A)修訂雲形線(B)畫橢圓(C)畫橢圓弧(D)畫雲形線。
- 1差速器設置的目的在於(A)增加行走速度(B)使兩後輪的轉速不同,易於轉彎(C)煞車作用(D)防止泥濘地陷車。
- 1耕耘機的轉向裝置常用者為(A)差動齒輪(B)爪接離合器(C)第五輪(D)活動輪。
- 1驅動式耕耘機之離合器大多採用(A)爪接式(B)圓盤片式(C)張力輪式(D)圓錐式。
- 1農機修護時要使用那種油料來清洗機件?(A)汽油(B)柴油(C)煤油(D)機油。
- 1曳引機離合器自由行程如果太長,會造成(A)離合器打滑(B)排檔時會有齒輪撞擊聲(C)離合器彈簧鬆弛(D)離合器圓盤磨損。
內容推薦
- 1有六個分電池的電瓶電壓為(A)6V(B)12V(C)18V(D)24V。
- 1張力輪最佳位置應靠近(A)驅動輪緊邊(B)驅動輪鬆邊(C)從動輪緊邊(D)從動輪鬆邊。
- 1曳引機的轉向機構是根據下列何種原理設計的?(A)文氏管原理(B)柏努理定律(C)巴斯噶原理(D)阿克曼原理。
- 1傳遞動力用的油壓式離合器,一般都採用(A)單片乾式(B)多片乾式(C)單片濕式(D)多片濕式。
- 1耕耘機主離合器爪之間隙約為(A)0.2 至 0.5mm(B)0.6 至 0.7mm(C)0.8 至 0.9mm(D)0 至 2mm。
- 1電瓶充電時,電液比重會(A)漸增(B)漸減(C)不變(D)歸零。
- 1若驅動輪轉速為 64rpm,齒數 6 齒,從動輪齒數為 12 齒,則減速比為(A)0.25(B)0.5(C)1(D)2。
- 1曳引機油壓系統中,利用液壓油之動力舉升農具的元件為(A)液壓泵(B)主控閥(C)安全閥(D)液壓缸。
- 1液壓傳動原理是下列何種理論之應用?(A)文氏管原理(B)柏努理定律(C)巴斯噶原理(D)查理定律。
- 1耕耘耘機驅動皮帶之保養,下列何者為正確?(A)皮帶長度要一致,新舊可混用(B)皮帶不可沾到油水但受潮也無妨(C)鬆緊度以手指下壓約 2 至 3 公分程度(D)兩皮帶輪中心線成一直線。
- 1單相交流感應電動機之極數為(A)二極(B)四極(C)五極(D)七極。
- 1有一組連動齒輪組,其驅動輪 60 齒,惰輪 30 齒,從動輪 80 齒,在驅動輪轉一圈時,從動輪迴轉的角度為(A)180 度(B)240 度(C)270 度(D)320 度。
- 1PTO 裝置在曳引機上是用來(A)增加曳引機馬力(B)增強車輛驅動力(C)增加行駛速度(D)將引擎之動力向外傳遞。
- 1油壓系統中控制液壓缸移動速度者是屬於何種控制閥?(A)壓力(B)流量(C)方向(D)安全。
- 1曳引機的安全啟動開關,除了可由主離合器踏板控制外,尚可由何者控制?(A)主變速桿(B)副變速桿(C)熄火拉桿(D)啟動拉桿。
- 1安裝電瓶時如果搭鐵極性裝錯,則會毀損發電機的(A)整流粒(B)轉子(C)定子(D)滑環。
- 1輪胎之尺寸為「9-38-8P」,9 表示(A)輪胎寬度(B)輪胎鋼圈外徑(C)輪胎層數(D)輪胎高度。
- 1插秧機安全離合器主要在保護下列那一機件?(A)插植爪及分離針(B)導程凸輪(C)送苗搖臂(D)傳動鏈條。
- 1曳引機如有排檔困難的現象,即表示(A)離合器自由行程太大(B)離合器自由行程太小(C)離合器軸承磨損(D)離合6器圓盤磨損。
- 1曳引機主離合器一般採用下列何種離合器較多?(A)單片乾式(B)單片濕式(C)多片濕式(D)液壓式。
- 1在快速充電時電液之溫度不得高於(A)100℃(B)75℃(C)55℃(D)40℃。
- 1三角皮帶規格中何者寬度為最小?(A)M(B)A(C)B(D)C。
- 1中耕管理機耕耘部變速有高低兩位置,其刀軸轉速共有幾種變化?(A)二(B)三(C)四(D)六。
- 下列那項元件是在靜液壓轉向系中所沒有的?(A)橫拉桿(B)直拉桿(C)方向盤(D)油泵。
- 1曳引機轉彎時(A)差速小齒輪在其軸上轉動(B)差速小齒輪不轉動(C)盆形齒輪與側齒輪等速轉動(D)側齒輪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