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閱讀下列文章,回答 49~50 題曉陽在青春年少的時候為我們留下了《春在綠蕪中》,一如納蘭性德留下了〈點絳脣〉式的自問:「庾郎未老,何事傷心早?」老成人不會這樣問;老成人只會逞仗其橫秋老氣,嗤笑青春無事,耽溺哀愁,卻忘記那樣的「強說」,恰是尚未被江湖人事磨老、磨鈍、磨圓、磨滑的一顆心,隨時接受也發散著感動。用這種感動之心看人,便會發現平凡人出塵的神采。比方說,曉陽寫一個近乎是絕了交的朋友,看來彼此無事,「被傷了心」也沒有可以名狀的恩怨,但是寥寥千把字卻道盡了一種因無謂而透見無情的失望,其溫潤如玉,卻犀利如刀。再比方說,她寫千里迢迢跨海來台,初見「三三」的作者們,多少錯雜凌亂易愁善感的心緒,只因為一曲笛樂沒能吹得如意,居然笛子也扔了、淚也落了,還憑空生出「真的我根本不是他們世界裡的人,不知打哪兒跑出來附庸風雅的,恨不得立刻收拾行裝回家做俗人去」的感觸。(張大春〈一種蛾眉,何事傷心早──讀鍾曉陽《春在綠蕪中》〉
49.下列選項中,何者較能恰當描述上文作者對鍾曉陽的印象?
(A)纖細敏銳
(B)憤世嫉俗
(C)心冷絕情
(D)心高氣傲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8515
統計:A(131),B(35),C(18),D(18),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