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8.何謂水足跡,下列何者是正確的?
(A)水循環的過程
(B)水利用的途徑
(C)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用水量
(D)每人用水量紀錄。
(A)水循環的過程
(B)水利用的途徑
(C)消費者所購買的商品,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用水量
(D)每人用水量紀錄。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正四面體是(A)四個正方形的組合(B)四個菱形的組合(C)四個三角形的組合(D)四個長方形的組合。
- 下列的敘述何者不正確(A)美的形式原理之一是平衡(B)很多的秩序性結晶體會產生規則性的感覺(C)漸層是美的唯一原理(D)平衡與對稱是會一起出現的。
- 關於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點是面的邊緣(B)面是線的移動軌跡(C)面與面的交界可以是線(D)面是線的平行累積。
- 表示(A)腰圍線(B)前中心線(C)後中心線(D)腕圍線。
- 甲意圖得到回扣,私下將應保密之公司報價告知敵對公司之業務員乙,並進而使敵對公司順利簽下案件,導致公司利益受有損害,下列何者正確?(A)甲不構成任何犯罪(B)甲構成洩露業務上知悉工商秘密罪,不構成
- 必須注意好聽、好寫、好記、好唸、好聯想等要求的是(A)插畫(B)照片(C)品牌名稱(D)商標。
- 下列何者不屬於商業海報(A)航空海報(B)納稅海報(C)展覽海報(D)電影海報。
- 下列何者是懸浮微粒與落塵的差異?(A)粒徑大小(B)物體顏色(C)採樣地區(D)分布濃度。
- 「凹版印刷術」的發明人為(A)魯貝爾(B)菲尼古拉(C)塞納菲爾德(D)顧登堡。
- 全片幅相機的對角線為(A)50 ㎜(B)2 ㎜(C)47 ㎜(D)7 ㎜。
內容推薦
- 英文的 Value 是指(A)色相(B)色相環(C)彩度(D)明度。
- 經由電子四分色的彩色印刷,計算印工數時,正反面應以紙張令數(A)×16(B)×2(C)×8(D)×4 計算。
- 下列何者是廠商或商品的標誌(A)標準色(B)插圖(C)造型(D)商標。
- 旋轉剖視是旋轉(A)45°(B)90°(C)180°(D)30°。
- 與人眼的視角相近的是(A)標準(B)魚眼(C)廣角(D)望遠 鏡頭。
- 下列何者不屬於 POP 廣告(A)企業刊物(B)玻璃櫥窗廣告(C)天花板廣告(D)招牌廣告。
- 依能源局「指定能源用戶應遵行之節約能源規定」,下列何場所未在其管制之範圍?(A)住家(B)旅館(C)餐廳(D)美容美髮店。
- CNS 三視圖的表示方法係採用(A)第四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一象限 投影法作圖。
- 投影箱展開後可得幾個視圖(A)3 個(B)4 個(C)5 個(D)6 個。
- 顏料的第一次色相當於色光的(A)第三次色(B)第二次色(C)第一次色(D)第四次色。
- 一般演色表的排列編輯方式是(A)每頁以 C、M 變化為經緯逐頁增減 Y、K(B)每頁以 Y、K 變化為經緯逐頁增減 C、M(C)每頁以 Y、M 變化為經緯逐頁增減 C、K(D)每頁以 C、Y 變
- 印刷用紙的數量單位一般以(A)刀(B)段(C)令(D)公分 為計算標準。
- Light of wavelength 680 nm falls on two slits and produces an interference pattern in which the f
- 【題組】接續第 7 題,電流 IE為多少毫安培?(A)01 (B)02 (C)03 (D)以上皆非
- 【題組】接續第 8 題,電壓 VE為多少伏特?(A)-20V (B)+0.7 (C)-0.7 (D)以上皆非
- 【題組】接續第 9 題,電阻 RE為多少?(A)1Ω (B)55Ω (C)1KΩ (D)55KΩ
- 下圖的工業機械手臂屬於何種座標形式?(A)圓筒座標式(B)極座標式(C)直角座標式(D)關節手臂式。
- 如圖所示之滑車組中,若施力F時,可將重物W升起,若不計摩擦損失,其機械利益為多少?(A)0.25 (B)0.5 (C)2 (D)4。
- 下圖所示矽二極體電路,輸出電壓 vo最高為多少伏特? (A)+0.7 (B)-0.7 (C)vi (D)0
- 車針斷針的原因(A)針棒太高(B)車針位置太低(C)車針位置太高(D)針太粗。
- 在五金行買來的強力膠中,主要有下列哪一種會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化學物質?(A)乙醛(B)甲醛(C)乙苯(D)甲苯。
- 較薄布料,可用透視描繪的方法,常採用(A)白粉印法(B)臨摹法(C)套印法(D)複寫法 來繪製刺繡圖案。
- 牡丹圖案象徵的是(A)吉祥(B)如意(C)圓滿(D)富貴。
- 職業安全衛生法所稱有母性健康危害之虞之工作,係指對於具生育能力之女性勞工從事工作,可能會導致的一些影響。下列何者除外?(A)胚胎發育(B)哺乳期間之幼兒健康(C)經期紊亂(D)妊娠期間之母體健康。
- 下列何種行為對生態環境會造成較大的衝擊?(A)引進外來物種(B)設立保護區(C)植種原生樹木(D)設立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