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古人的「名」和「字」有其內在聯繫,例如「甫」為「男子的美稱」,故杜甫字子美。下列有關「名」與「字」的敘述,何者不正確?
(A)《論語‧先進》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路自稱「由也為之」,冉有自稱「求也為之」:孔子則稱呼他們「求」、「赤」、「點」。這是因為子路名「由」,曾皙名「點」,冉有名「求」,公西華名「赤」。古時尊對卑稱名,卑對尊自稱也稱名。
(B)先秦時代,為便於稱呼,常在「字」的前面加上排行,成為兩個音節,如「伯禽」、「仲尼」、「季路」等。
(C)屈原名「平」字「原」,諸葛亮名「亮」字「孔明」,正是「名」和「字」意義相符的例證。
(D)韓非〈觀行〉:「董安于知心緩,故佩弦以自急。」據此可以推論朱自清自覺其個性急躁,故取「佩弦」為字。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02557
統計:A(265),B(74),C(115),D(103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杜甫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