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 素養閱讀 台灣沒有歧視外勞,我們只是講求秩序。 外勞怎麼可以霸佔車站,滿地垃圾,使用公共場所聚會?外勞有需要請不要佔據車站,可以去其他地方。在台灣,外勞可以去什麼地方呢?印尼一年一度的開齋節過年在車站聚集,被罵佔據公共空間,影響乘客搭車權利;一個禮拜好不容易的放假日,去公園聚餐幫朋友慶生,被罵有礙觀瞻;悶了一週從工廠、雇主家搭公車、捷運出門,跟同鄉講母語被罵很吵、沒水準。 台灣沒有歧視外勞,我們只是想要一個進步、國際化的社會。 我們可以接受 101 跨年,信義區大塞車滿地垃圾,政府花幾千萬放煙火。我們可以接每年聖誕節,四處都有大型聖誕樹,台北車站大廳也被聖誕樹佔據。我們可以接受歐美英語教師來台灣工作,因為我們需要學英文。我們可以接受公共空間被 BOT,台北車站大廳沒有等車休息的空間,幾百個等候的座椅都被撤掉,變成商店、餐廳的營利空間,乘客要花錢才能找到一個舒服的空間。這些都是沒辦法的,因為我們要進步現代要國際化。 台灣沒有歧視外勞,只要他們不出現在公共場合。 在台灣的東南亞移工能去哪裡?他們可以去看電影,雖然沒有他們看的懂得字幕;他們可以去唱KTV,雖然沒有東南亞歌曲可以唱;他們可以去朋友家聚會,雖然外勞在台灣沒有家,只有工廠宿舍或雇主家;他們可以去旅館約會,雖然大多數旅館不願意做外勞生意。這些都沒有關係,他們來台灣不是來工作的嗎?他們不需要休閒休息,好好工作就好。或是說,他們去哪裡都好,只要不要讓我們看到。 我們只要記得,台灣人真的沒有歧視外勞就好 資料來源:飄零與人權:(台灣真的沒有歧視外勞—寫在印尼開齋節之後)。臺灣:臺灣國際勞工協會。備註:本文所用的「外勞」一詞,準確的說法應為「國際移工」。
34.根據上文,最下方的備註提及應以「國際移工」取代「外勞」的稱謂,其主要訴求理由,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因「外勞」的稱謂難以凸顯我群與他群的文化區隔
(B) 因「外勞」的稱謂容易將該族群予以標籤化或汙名化
(C) 因「國際移工」的稱謂較貼近該族群的母國傳統文化
(D) 因「國際移工」的稱謂代表少數群體所建構的族群認同。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