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颱風的中心是高氣壓
(B)北半球的高壓是逆時針旋轉
(C)侵襲臺灣的颱風港,大部分發源於熱帶東太平洋上
(D)低氣壓區氣流在地面會產生輻合,使空氣上升,故多雲雨。
(A)颱風的中心是高氣壓
(B)北半球的高壓是逆時針旋轉
(C)侵襲臺灣的颱風港,大部分發源於熱帶東太平洋上
(D)低氣壓區氣流在地面會產生輻合,使空氣上升,故多雲雨。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蘇花公路途中可見氣派雄偉的清水斷崖,前後綿亙達21公里,成90度角直插人太平洋,高度均在800 米以上,這段斷崖都是片麻岩和大理岩所組成,質地堅硬,不易風化崩墜,千萬年來巍然矗立於臺灣東岸。若
- 請問計算 的結果中,從個位數起算會有幾個0連績的出現? (A) 7 (B) 8 (C) 9 (D) 10
- 已知 ,則三數大小順序為下列何者?(A) c>b>a (B) a>b>c (C) b>a>c (D) b>c>a
- 何以海洋地殼年紀大都不老於二億年?(A)老的海洋地殼都進入地函消失了(B)老的海洋地殼因海底擴張變成陸地殼(C)因不斷的有玄武岩流覆蓋在舊地上(D)海洋地沉積作用旺盛。
- 在北半球的颱風中心附近的地面氣流是如何吹動的?(A)順時針向内流(B)順時針向外流(C)逆時針向內流(D)逆時針向外流
- 【規模3,震央集集,中部地區山地裂,交通中斷,餘震不斷,民眾宜當心,】由上述標題判斷下列敘何者正确?(A)規模指集集地區地強度大(B)規模3由芮氏地儀所測出(C)此次地震只有中部傅出災情
- 自民24年以來,新竹苗栗一帶未再發生大地震,下列解釋哪一項較為適當?(A)此地地殼變動已經靜止,岩層沒有變形(B)因有良好的耐震設施,故沒有地震發生(C)岩層變形能量在累積中,尚未釋放出來(D)
- 下列有關地震的述,何者錯誤?(A)全球地震带也常世界火山所在的位置(B)台灣地多是因為位於環太平洋地帶上(C)海溝及島弧下方有淺中深源地震(D)中洋與轉形斷層多深源地震。
- 甲、乙兩人分別在數線上表示45的位置上,兩人同時往負方向移動,若乙的速度是甲的3倍,則他們相遇的位置在數線上所表示的數為何?(A)-15 (B)-5 (C)15 (D)35
- 計算(-11)+12+(-13)+14+...+(-99)+100=?(A) 35 (B) 40 (C) 45 (D) 50
內容推薦
- 以下何者並非颱風源地的必要條件?(A)海面溫度通常需要高於265℃(B)垂直方向風速變化大(C)低層空氣輻合(D)足夠的地球偏向力(科氏力)。
- 大陸漂移學說的證據中,哪兩個大陸海岸線最明顯能良好契合?(A)北美洲、歐亞(B)北美洲、非洲(C)非洲、南美洲(D)非洲、印澳。
- 賀伯颱風進入中國大陸後,即迅速減弱,何者不是其減弱的原因?(A)科氏力變大(B)地形阻擋(C)水氣量減少(D)地面摩擦力增加。
- 下列各選項中,何者並非是山崩發生的徵兆?(A)山坡擋土牆或建築物出現裂痕(B)山坡上土壤或岩石有局部崩離或掉落(C)山坡上木或電線出現傾斜(D)山坡面的排水渾濁漸轉清澈。
- 對於板塊邊界上經常發生的地質現象,正確的敘述是(A)聚合型板塊邊界上,因為板塊隱沒回到地函深處,不出現淺源地震(B)聚合型板邊界上有繁的火山活動(C)錯動型板塊邊界會產生玄武岩岩漿(D)全球大部
- 下列有關臺灣發生山崩原因的敘述,何者錯誤?(A)伐林濫墾會增加山崩發生機率(B)雨水滲入地下會增加土體重量,並減低土體基盤間的摩擦力(C)建築時之廢物堆積會使坡頂負載增加(D)山坡傾斜方向與岩層
- 由下圖的地震紀錄得知,甲〜丁之中,哪一地點所感受到的震度最大? (A)甲(B)乙(C)丙(D)丁。
- 颱風的敘述何者不合理?(A)侵臺的風主要自北太平洋西部的熱带洋面(B)颱風的形成需要充沛水氣與旺盛對流(C)颱風中心的眼區風速最大,降雨也最多(D)颱風所帶來的降雨量可舒解臺灣地區秋末冬初的乾旱
- 在食品感官品評中,以順位法所得之數據為下列何者?(A)連續變數(B)名義變數(C)等距變數(D)次序變數
- 一些行星的基本資料及特徵如下表所示。在那一個行星上的「一日」最短? (A)金星(B)地球(C)天王星 (D)木星。
- 下表顯示X、Y及Z三個其他的行星繞日公轉的時間。和地球比較,可以推論X、Y及乙行星到太陽的距離遠近關係為何? (A)X>Y>Z(B)X>Z>Y(C) X=Y=Z (D)X<Y<Zㆍ
- 美國太空總署在西元1972年3月2日發射了第一艘離開太陽系的先鋒十號」無人太空船。先鋒十號是第一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體,也是第一艘安然通過小行星帶的太空船。在先鋒十號太空船的外壁下方繪出包含太陽以
- 下圖是老師進行教學活動所使用的海報。海報上記錄著太陽系裡的四顆行星資料,其中距離是用AU作單位,1AU=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並將地球的體積訂為1,則海報中何者是錯誤的? (A)(B)(C)(D)
- 在太陽系內,下列對「光年」一詞的使用,何者正確?(A)太陽會自行光,已持續了約50億光年(B)目前人類製造的太空船,飛行速率都小於1光年(C)從太陽到冥王星的距離大約是1光年(D)天狼星距離地球約
- 有關彗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彗星為本身能自行發光發熱的恆星,當其運行軌道接近地球時,便能看見其蹤影(B)彗星主要由岩石和金属組成,當接近太陽時,金屬成分受熱而發光(C)彗星是屬於太陽系內
- 下圖何者較符合芽星接近太陽時的運行狀態?(A) (B) (C) (D)
- 若芽星經過太陽後,在軌道上留下大量的碎片,之後其他星球經過同一地點時,碎片可能被星球的萬有引力吸引,碎片落在地表上稱為隕石,與大氣摩擦而燃燒發光的稱為流星若碎片被月球的引力吸引,則在月球上可觀察到
- 地球自轉可能會造成什麼現象?(A)四季(B)日食(C)畫夜(D)漲、退潮
- 以下那一張圖可以用来解释赤道以北和赤道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一年之中的季節變化?(圖中S是表示太陽,E是表示地球,M是表示月球)(A) (B) (C) (D)
- 【題組】承第12题,試問當地球由甲點移動至乙點的過程中,台灣畫夜長短的變化情形為何?(A)畫漸長,夜漸短(B)畫漸短,夜漸長(C)畫先漸短後又漸長(D)畫先漸長後叉漸短。
- 【題組】承第12题,當地球公轉到丙處時,下列推論何者正確?(A)北半球是夏季(B)南極終日不見太陽(C)太陽直射南回歸線(D)南半球的人會感覺畫短夜長
- 【題組】承第12题,當地球運行至圖(二)之乙處時,對於台灣地區而言,有關此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這一天為台灣的夏至(B)這一天正午時太陽大約垂直入射台灣的地面(C)這一天是台灣一年中白
- 【題組】承第12题,對於北半球而人而言,當地球由依甲→乙→丙→丁的軌跡公轉時,所對應的季節應為下列何者?(A)春夏秋冬(B)夏秋冬春(C)秋冬春夏(D)冬春夏秋
- 「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中國法二十四節氣中重要的四個日子,每個節氣都有其特別意義。其中「春分」代表春天已經過了一半,而真正春天的開始點是在「立春」的那一天。根據第12题的示意圖所示,判
- 關於感官品評相關應用,下列何者敘述錯誤?(A)用 60 位品評員進行消費者試驗(consumer test),此試驗的重複是 60 位品評員而用12 位訓練精良的品評員進行描述分析試驗(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