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位於B處的地球,震波波速降低的最可能原因為
(A)地球磁場的干擾
(B)液態物質出現
(C)固態物質出現
(D)岩石孔隙率增加。
(A)地球磁場的干擾
(B)液態物質出現
(C)固態物質出現
(D)岩石孔隙率增加。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太陽發出的輻射中,有許多無法穿過大氣層,其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主要是被集中在地球大氣層中哪一層的臭氧吸收?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氣層 (D)增溫層。
- ( )下列有關Γ1: x2 a2 - y2 b2 =1,Γ2: y2 a2 - x2 b2 =1,Γ3: y2 b2 - x2 a2 =1,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A)Γ1與Γ2互為共軛雙曲線
- 在澳洲疊層石找到一種無核原生細菌,可說是目前找到最古老的化石,此種原生細菌類似今日的哪一種生物? (A)藍綠菌 (B)珊瑚蟲 (C)有孔蟲 (D)紅藻。
- 下列有關天球的敘述何者正確?(A)天球北極位在小熊座的北極星 (B)天體在天球上位置不變 (C)夏至點的座標為( 6h ,+5° ) (D)從天球北極往下看,天球的運行為順時鐘方向從恆星
- 地核的組成物質主要為 (A)花岡岩 (B)橄欖岩 (C)玄武岩 (D)金屬鐵。
- ( )一橢圓長軸平行於x軸,中心為( 1 , 3 )且點P ( 4 , 7 )在橢圓上,則下列哪些點會在這橢圓上?(A) (-2 , 7 ) (B) ( 4 , -1 ) (C) (-1 ,
- 目前多數科學家認為地球的年齡約46億年,何處可找到最接近此年齡之岩層? (A)海洋地殼中洋脊附近 (B)海洋地殼近海溝處 (C)大陸地殼內部 (D)隕石。
- 上圖甲和乙是在地球上不同地點所拍攝的落日。各圖拍攝的位置為何?【題組】41(A)甲、乙都在北半球 (B)甲、乙都在南半球(C) 甲、乙都在赤道 (D)甲在北半球,乙在南半球 (E)甲在南半球,
- 【題組】承上題,9月22日當天晚上看到寶瓶座出現在天頂的時間為 (A) 20時(B)22時 (C)24時 (D)2時白天或晚上,觀測太陽或眾星,都是以地球觀測者為中心,天體都位在假想的天球上。
- 地表的平均氣溫為15℃,在對流層內大氣的氣溫直減率約為5℃/km,試問在高空11km處,其氣溫約為何? (A)-72℃ (B)-57℃ (C)72℃ (D)87℃。
內容推薦
- ( )下列何者正確?(A) 每一個雙曲線都是由兩個拋物線所構成(B) 每一個雙曲線上任一點到其兩焦點的距離和為一常數(C) 具有相同的漸近線的雙曲線必互為共軛雙曲線(D) 等軸雙曲線的兩漸近線必
- 【題組】關於ABC三處的敘述何者正確? (A)A為莫氏不連續面 (B)C處為岩漿產生之處 (C)B處為古氏不連續面 (D)A以上稱為岩石圈。
- 地球的二氧化碳大部分貯存於何場所? (A)海水裡 (B)碳酸沉積岩 (C)生物體內 (D)大氣中。
- 【題組】(2)亞歷山大死後,統治埃及的政權。
- 下列哪一單位所包含的範圍最小? (A)宇宙 (B)本星系群 (C)銀河系 (D)太陽系。
- 5) 雙曲線的貫軸長不一定大於共軛軸長( )一束光線經過A ( 6 , 4 ) 沿著水平方向前進,踫到拋物線Γ:y2=4x上一點P,經反射後通過點B,而PB=5,則(A) 點P ( 4 , 4
- S2O82- + 3I-(aq) → 2SO4 2- + I3-反應產生下面數據: 此反應的速率定律(rate law)為:(A) rate = k[S2O8 2- ][I -] 3 (B)
- 富含氧化鐵紅色縞狀層紋的疊層石,是全球冶煉鋼鐵的重要原料,由這些二十多億年前大量形成的氧化鐵,我們可以推斷 (A)海洋形成於二十多億年前 (B)生物形成於二十多億年前 (C)地球大氣層在二十多億
- 【題組】(3)他寫有一部拉丁文著作,為通史性質,稱為「羅馬史學之父」。
- 科學家主要利用何種方法推斷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為水氣和二氧化碳? (A)依據植物行光合作用的速率推算而得 (B)依據火山噴發的氣體含量推算而得 (C)依據今日海洋中的碳酸根消耗量推算而得 (D)依
- 設空間直線L的參數式為 x=0y=tz=t,t為實數,將L繞z軸旋轉一周,形成一個直圓錐面Ω,則:(a) 平面x=0與Ω的相交圖形為 ___________ 。( 請填入下述(A)~(7) 代號 )
- 【題組】導致此種土地利用變遷的主要因素是: (A)運輸革新 (B)生產技術進步 (C)農業機械化 (D)新作物的引進。
- 某放射性元素每經過一特定的時間(T1/2),該元素的原子數量即減為原來的一半,T1/2就稱為此元素的半衰期。大約經過幾個半衰期之後,母元素的原子數量和子元素的原子數量比例就成為1:7? (A)一
- 【題組】(4)使羅馬由小城邦發展到掌控地中海西部的重要戰役。
- (b) 平面z=5與Ω的相交圖
- 【題組】當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至第3階段時,甲、乙二市最可能面臨何種共同的農業問題? (A)天災不斷 (B)勞力短缺 (C)農產品生產過剩 (D)生產活動趨向分散。
- 【題組】(5)他著有《羅馬史》,以「通史」的形式,從古代厄里亞司談起,內容所描寫的人物十分生動。
- (c) 平面y=7與Ω的相交圖形為 ________ 。( 請填入下述(A)~(7) 代號 )
- B.求過點( 4 , 2 ) 且與雙曲線 相切的直線方程式 形為 ________ 。( 請填入下述(A)~(7) 代號 )
- C.在拋物線x2=4y上求一點P,使得P到焦點F與定點A ( 2 , 8 ) 的距離和PA+PF為最小值,此時P點坐標為( ________ , ___________ )。
- L.設一橢圓過 ( 2 , 0 ) 且與雙曲線 y2 3 - x2 2 =1共焦點,求此橢圓的方程式為 。
- D.平面上,點P在第一象限且在橢圓x2 9 +y2 4 =1上,已知向量OP 與正x軸夾角60°,其中O為原點,則OP長為 。
- 在研究地史的工具中,用來測定絕對地質時代的是: (A)地層的變動 (B)化石的種類 (C)放射性定年法 (D)岩石的層次
- M.F1,F2分別表示橢圓 x2 32 + y2 18 =1的二焦點,若P點為( 4,-3 ),則∠F1PF2的角平分線方程式為 x+ y-7=0。
- (E)有一座隧道,其邊界設計成半橢圓形 ( 如附圖 ),底邊 AB 寬20公尺,路寬之中心線的高度為8公尺,則距離路寬中心線O點6公尺處的高度為 公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