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近來我們在新聞報導或網路上的影片當中發現,攻擊性駕駛(aggressive driving)的現象頗能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最常看到駕駛人剛歷經工作上的不順遂或壓力,原本就帶著怒氣、不耐煩的情緒開車上路, 由於後方來車急按喇叭催促,便導致駕駛人做出故意傷害他人的行徑,例如:惡意逼車、拳腳相向、毀 壞對方車子。對於前述之「路激(road rage)」行為反應,下列何者之理論解釋較為適切?
(A) 激動遷移理論(excitation transfer theory)
(B) 去個人化理論(deindividuation theory)
(C) 差別聯結增強理論(differential association-reinforcement theory)
(D)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69231
統計:A(10),B(1),C(2),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