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37–39 題 閱讀,最主要的功用在幫助讀者明白一件事實的由來與意義,而不僅只是讓讀者懂得一件事實的知識。閱讀是一種學習,因為沒有教師在身旁指點你,所以學習獲益全靠讀者的分析與演繹。換言之,閱讀的主體是你,一切操之在你,所以其內涵就帶有積極性。再者,因是為了自己而讀,所以也需要有自律性。 阿德勒 ( Adler ) 和范達倫 ( Van Doren ) 在他們的《如何閱讀一本書》裏把閱讀譬喻為棒球,讀者閱讀一本書應以捕手的態度相對。要想打贏球賽,投捕雙方的默契是不可少的基礎。書的著者就有如投手,想要捕捉到投手投來的球,最重要的是,捕手要積極地弄清楚投手的技巧與作風。唯有這樣,做捕手的我們才不會錯失飛來的球,也才能達到閱讀的目的。 ,就很像這種投捕之間的關係。閱讀可以加強觀察力,觀察力會使生活更具意義。閱讀也會增加記憶力,因為記憶力是腦細胞的多方聯繫結果。閱讀也會藉別人的經驗與聯想力來加強你的聯想力,而聯想力是很多知識發現的基礎。甚至,閱讀也會增強你的安全性,因為知道別人的經驗,自己的機警性也會跟著提高。閱讀也會增加你的分析力,因為分析是閱讀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能力,會讓你的判斷力因而成熟,進而犀利,這會嘉惠你自己一輩子,也能惠及別人,並進而貢獻於社會。( 改寫自黃崑巖〈閱讀是終身學習的唯一途徑〉)
37. 依上文,作者對閱讀的理解與看法,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閱讀主要讓人獲得事件本身的知識,其次是明白事件的由來與意義
(B) 閱讀的主體是讀者,過程中沒有教師指導而須靠自己獲得學習效益
(C) 以棒球來比喻閱讀,要達到閱讀的目的就像投手必須投出打者打不到的球
(D) 閱讀可以增強讀者的安全性,是因為進行閱讀活動時主要都在室內的空間
37. 依上文,作者對閱讀的理解與看法,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 閱讀主要讓人獲得事件本身的知識,其次是明白事件的由來與意義
(B) 閱讀的主體是讀者,過程中沒有教師指導而須靠自己獲得學習效益
(C) 以棒球來比喻閱讀,要達到閱讀的目的就像投手必須投出打者打不到的球
(D) 閱讀可以增強讀者的安全性,是因為進行閱讀活動時主要都在室內的空間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45098
統計:A(30),B(152),C(16),D(6),E(0)
內容推薦
- 一對外接正齒輪組,中心距為138 mm,轉速比為3:1,若小齒輪齒數為23,則此齒輪組的模數為多少?(A) 2 (B) 3 (C) 4 (D) 5
- Both of them are not sure ________ they will visit the museum.(A)what (B) where (C) when (D) which
- 大明借 100,000 元給小丁,並依一般市場所支付的利率來計算利息,一年後小丁償還大明之本金與利息合計為105,000元。下列何者正確?(A) 若預期物價上漲率為1%,則名目利率為–4%(B
- The vest was five hundred dollars two days ago, but it is three hundred dollars now. It’s so ___
- 當社區精神病患有自行減藥的想法時,為協助病患藥物治療,下列何項處置最適宜?(A) 由家屬協助使用滴劑 (B) 優先考慮改用針劑(C) 與病人建立服藥結盟關係 (D) 由居家護理師給藥
- Don’t forget ____ windows, or the floor may get wet.(A) to close (B) and closed (C) closing (D) c
- 圖 ( 六 ) 為具有電刷及換向片之發電機,其中電刷固定,換向片隨線圈旋轉。若線圈以等速逆時針旋轉,則輸出電壓v 的波形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 (B) (C) (D) 圖(六)
- 若採用碘酸鉀 ( KIO3 ) 溶液為滴定劑,滴定食品中維生素 C 含量時,應使用下列何者為指示劑?(A) 酚酞 (B) 甲基紅 (C) 澱粉 (D) 溴甲酚綠
- 【題組】一物體作自由落體運動,試回答下列相關問題:【題組】 (1)此物體第1秒末、第2秒末、第3秒末的速度比為何?【 12 】
- 關於航空機票的註記,下列何者正確?(A) 航空公司員工票 AD (B) 兒童票 ID(C) 領隊票 IN (D) 團體票 GV
內容推薦
- 下列對於鏡頭結像的敘述,何者正確?(A) 鏡頭將平行之光線聚焦所形成的點稱為焦點(B) 被攝物與鏡頭的距離稱為焦點距離(C) 焦點距離短稱為望遠鏡頭(D) 焦點距離長稱為廣角鏡頭
- 有關發粿製作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①蒸煮中途必須掀開蒸籠蓋及加入冷水②主原料不能全部以低筋麵粉取代③採用含網(鋼絲)狀拌打器的攪拌機攪拌原料④大火為發粿表面產生裂口的必備條件之一(A) ①②
- 不當蒐集或使用他人的姓名、生日或病歷等隱私資料,主要是違反哪一種法律?(A) 個人資料保護法 (B) 商標法 (C) 著作權法 (D) 藥事法
- 診斷為人類免疫不全病毒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感染患者,在以下何種情形尚不需要立即開始接受高效能抗 HIV 治療 ( highly acti
- ( )如圖五,設 FF為作用於 m與 m系統之外力,F及 F各為 m對 m及 m對 m之作用力。當 F較 F為小時,F與 F之大
- 如圖(九)所示之電晶體放大電路,C為耦合電容,在正常工作下,其 β=99,射極交流電阻r e=50Ω,則此電路之電壓增益Vo /Vs約為何?(A) 4 (B) 8(C) 1(
- 第二部份:數位邏輯實習 (第 11 至 20 題,每題 5 分,共 25 分 ) 針對儀器設備使用不當所引起的電器火災,應如何妥善處置?(A) 切斷電源後,必須使用特種金屬化學乾粉撲滅(B
- A: Is ________ car black? B: No, it’s blue.(A) he (B) Ken (C) there (D) Judy’s
- 【題組】(A) that I should do it (B) when to do it (C) what to do (D) whether I should do it
- 王先生診斷為精神分裂症,過去因無病識感不願服藥而反覆發病住院治療,目前接受精神衛生居家護理服務。針對未規則服藥的問題,居家護理師應與王先生建立之關係稱為?(A) 服藥結盟 (B) 藥物遵從 (
- 【題組】Which is right?(A) Cindy wears a red T-shirt and a yellow cap.(B) Eric isn’t with(和) Cindy at
- My parents were playing cards ______.(A)then(B) yesterday(C) last week(D) now
- 30 Following the 9/11 terrorist attack, police department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were given new__
- 下列有關植物莖構造之敘述,何者正確?(A) 單子葉植物之維管束排成環狀 (B) 雙子葉植物之維管束散生(C) 心材中大部分為死細胞 (D) 邊材與心材交替排列形成年輪
- 趙先生因多次解大量黑便與頭暈,被家人送到急診。到達時生命徵象為:平躺血壓130 / 80 mmHg,心跳 80 次/分。坐起後,其血壓 105 / 65 mmHg,心跳 98 次/分。此時如果
- 在工程製圖中,有關正投影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正投影視圖是視點距物體於無窮遠處,投射線傾斜於投影面所得到之視圖(B) 第一角投影法是將物體置於投影面後方,且依觀察者 → 投影面 → 物
- 依據MARPOL73/78公約規則,150噸及以上之油船油水艙處之排油控制標準,在特定海域外且距最近陸地50海浬以外時,下述何種情形不得排放?(A) 排油監控系統和污油水艙的裝置正在運轉(B)
- 一位 10 歲女童,三天來開始出現瘀青及出血點,同時合併牙齦輕微出血,血液檢查除了PLT為 18,000 /mm3之外,無其他異常。根據這些徵象,下列何者處置最適當?(A) 輸注血小板 (B)
- 針對「特殊兒童」的說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口吃的學童屬於語言障礙兒童(B) 經過鑑定為資賦優異學童不屬於特殊兒童(C) 自閉症兒童是神經心理功能異常所導致的(D) 智商在25以下學童屬
- 道路豎曲線的目的在產生一個高程緩慢變化的曲線,常用拋物線方程式進行設計。今有一豎曲線如圖 ( 二 ) 所 示 ,若 A 點 高 程 為 10350 m 且 L = 1000 m, 坡
- 【題組】(A) Let (B) Let’s (C) Let it (D) Let’s not
- 某金屬若溫度增加10°C,其體積變化率 ∆ V / V為 10-5;今以該金屬做成一面積為 A的圓盤,則此圓盤在溫度增加60°C後之面積變化率 ∆ A / A 為 B × 10-5,則 B 之
- ▲閱讀下文,回答第 17–18 題 友人見而謂之曰:四時之花,君能兼之;四季之樂,君能享之;此地不可以不名也。謂之「聚芳園」,可乎?然君究何修而得此樂也?夫人惟不滯於境之內者,斯可超於象之外。嘗見夫權
- 如圖(七)的商代銅器紋飾稱為:(A) 雷紋 (B) 鳥蟬紋(C) 雲紋(D) 饕餮紋 圖(七)
- 56 歲男性,慢性腎衰竭接受規則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後發現扎針處不易止血,檢驗 PT正常、aPTT >180 sec,下列哪一項處置較適當?(A) 給予 protamine (B) 給予 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