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 41 題「 自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復之,馮驩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常好客,遇客無所敢失,食客三千有餘人,先生所知也。客見文一日廢,皆背文而去,莫顧文者。今賴先生得復其位,客亦有何面目復見文乎?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而大辱之。」馮驩結轡下拜。孟嘗君下車接之,曰:「先生為客謝乎?」馮驩曰:「非為客謝也,為君之言失。夫物有必至,事有固然,君知之乎?」孟嘗君曰:「愚不知所謂也。」曰:「生者必有死,物之必至也; , ,事之固然也。君獨不見夫朝趣市朝者乎?明旦,側肩爭門而入;日暮之後,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非好朝而惡暮,所期物忘其中。今君失位,賓客皆去,不足以怨士而徒絕賓客之路。願君遇客如故。」孟嘗君再拜曰:「敬從命矣。聞先生之言,敢不奉教焉。」《史記.孟嘗君列傳》
40 關於甲、乙二文,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二文都提到孟嘗君出齊投秦又從秦逃脫一事。
(B)甲文重在評議孟嘗君是否得士,乙文則重在論馮諼營三窟的效用。
(C)甲文肯定孟嘗君得士的說法,乙文則對馮諼之功提出質疑。
(D)甲文將「士」的標準提到「輔君王天下」的高度,乙文則以「為臣之份」作為評論準則。
(E)二文皆採激問逼出答案,乙文最後將馮諼幸未得禍,歸功於戰國法網不周之故。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