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骨架模之模型厚度與鑄件斷面厚度應
(A)相同
(B)大二倍
(C)大一倍
(D)小一倍。
(A)相同
(B)大二倍
(C)大一倍
(D)小一倍。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氣壓系統的優點是(A)可做慢速精密控制(B)可做高速運動(C)壓力不受限制(D)比油壓成本高。
- 化鐵爐常用的熔劑是(A)鎂石(B)大理石(C)石灰石(D)矽石。
- 防止噪音危害之治本對策為(A)實施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B)使用耳塞、耳罩(C)消除發生源(D)實施特殊健康檢查。
- 鋁合金熔解與下列何者無關?(A)晶粒細化(B)球化處理(C)需除氣(D)調質處理。
- 在正投影視圖中,選最能代表物件形狀的方向是(A)俯視圖(B)右側視圖(C)前視圖(D)背視圖。
- 鑄鋼件欲得到較高的硬度與軔性採用(A)退火(B)回火(C)正常化(D)淬火再回火。
- 某離職同事請求在職員工將離職前所製作之某份文件傳送給他,請問下列回應方式何者正確?(A)若其目的僅為保留檔案備份,便可以傳送文件(B)視彼此交情決定是否傳送文件(C)可能構成對於營業秘密之侵害,
- 機械造模常用的中板模材質是(A)鑄鐵(B)銅合金(C)木材(D)鋁合金。
- 將矽砂與熱硬性樹脂混合而成的樹脂裹貼砂稱為(A)呋喃砂(B)乾砂(C)濕砂(D)殼模砂。
- 依勞動基準法規定,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於接獲勞工申訴事業單位違反本法及其他勞工法令規定後,應為必要之調查,並於幾日內將處理情形,以書面通知勞工?(A)30(B)20(C)60(D)14。
內容推薦
- 優良鑄焦所含之灰份應(A)20%左右(B)30%左右(C)愈多愈好(D)愈少愈好。
- 公司負責人為了要節省開銷,將員工薪資以高報低來投保全民健保及勞保,是觸犯了刑法上之何種罪刑?(A)侵占罪(B)詐欺罪(C)背信罪(D)工商秘密罪。
- 生產流程及時程表之規定,發出製造命令者稱為(A)跟催(B)派工(C)檢查(D)品管。
- 政府為推廣節能設備而補助民眾汰換老舊設備,下列何者的節電效益最佳?(A)優先淘汰 10 年以上的老舊冷氣機為能源效率標示分級中之一級冷氣機(B)將桌上檯燈光源由螢光燈換為 LED 燈(C)汰換
- 測定砂粒之大小是屬於(A)黏結性(B)可壓縮性(C)透氣性(D)粒度試驗。
- (A)FCD400(B)FCD500(C)FCD600(D)FCD450 球墨鑄鐵,延伸率最高。
- 有關再生能源的使用限制,下列何者敘述有誤?(A)需較大的土地面積(B)設置成本較高(C)不易受天氣影響(D)風力、太陽能屬間歇性能源,供應不穩定。
- 標準透氣度是於空氣壓力為 10g/cm2,量測多少空氣量通過鑄砂試片所須的時間?(A)3000cm2(B)1000cm2(C)2000cm2(D)4000cm2。
- 最後一次的除渣應在(A)打開出鐵口時(B)熔化中(C)澆鑄前(D)澆鑄後。
- 關於建築中常用的金屬玻璃帷幕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在溫度高的國家,建築使用金屬玻璃帷幕會造成日照輻射熱,產生室內「溫室效應」(B)玻璃帷幕牆適用於臺灣,讓夏天的室內產生溫暖的感覺(C)玻
- 組蠟樹澆口系統過大會造成(A)節省材料(B)收縮(C)提高成本(D)易折斷。
- 蛇形管、直管、三通管的鑄模,可用(A)骨架模(B)直刮板模(C)旋刮板模(D)組合模 製作。
- 與拆箱清砂之容易與否有關的鑄砂性質是(A)成型性(B)透氣性(C)熱強度(D)崩散性。
- 量產中空長管件以(A)低壓(B)高壓(C)重力(D)離心 鑄造。
- 以化鐵爐熔化鐵時,那種元素變化最少?(A)矽(B)碳(C)磷(D)錳。
- 熱點是鑄件在凝固過程中最(A)小(B)後(C)先(D)頂 的部份。
- 殼模法使用的黏結劑是(A)黏土(B)糊精(C)樹脂(D)水玻璃。
- 蠟模型之間組合時,最少保持多少之距離較經濟?(A)15mm(B)5mm(C)55mm(D)35mm。
- 洛氏硬度試驗儀以金鋼錐試驗其所得之硬度值之符號是(A)HRV(B)HRD(C)HRC(D)HRB。
- 廢塑膠等廢棄於環境除不易腐化外,若隨一般垃圾進入焚化廠處理,可能產生下列那一種空氣污染物對人體有致癌疑慮?(A)戴奧辛(B)臭氧(C)沼氣(D)一氧化碳。
- 下列何者不是鑄件造成落砂缺陷原因?(A)澆鑄溫度(B)砂模強度(C)砂模硬度(D)拔模斜度。
- 機械設備維護是(A)保全人員(B)幹部(C)使用者(D)原廠商 的責任。
- 經過烘乾的砂模,如何處理最佳?(A)三天後澆鑄(B)隔天澆鑄(C)隔週澆鑄(D)立即澆鑄。
- 陳先生到機車行換機油時,發現機車行老闆將廢機油直接倒入路旁的排水溝,請問這樣的行為是違反了(A)飲用水管理條例(B)廢棄物清理法(C)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D)職業安全衛生法。
- 低壓鑄造法的鋁液,澆鑄方向是(A)由右向左(B)由下往上(C)由左向右(D)由上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