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學者統計1721~1870年間臺灣以原鄉祖籍為依據、大規模的分類械鬥發生之次數與地區分布如下:在資料中所提的分類械鬥往往導致族群的移動或聚合,在考察「某村莊最早移民來自何處」這項課題時,以下哪一項資料最足以作為判斷的依據?
(A)文獻記載該村最早的廟宇
(B)該村居民目前使用的方言
(C)戶籍資料上登記的出生地
(D)墓葬區墓碑上記載的堂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岸上,可耕、可獵、可漁,海上,日本、西班牙、荷蘭船,往來繁忙,漢人據魍港(今北港),打劫海上行船為生」請問:當時臺灣的輸出品主要有哪兩項? (A)鹿皮、甘蔗 (B)鹿皮、茶 (C)茶、甘蔗
- 史料記載:「彰化巨族,以豪富雄一方。聚眾結秘密社,號曰天地會,橫行數十年,吏不敢問。乾隆五十一年,總兵柴大紀謀發兵捕之,而先焚無辜村聚以相怵。□□因眾怒,舉兵反。」請問這場民變與誰有關? (A)
- 清代臺灣有所謂「有唐山公無唐山媽」的現象,同時也稱無家無業的男性為「羅漢腳」,原住民甚至有「番兒至老無妻」的情形。請問上述的諺語,反映臺灣移民共同面臨什麼現象? (A)失業現象普遍,移民無以維生
- 臺海使槎錄記載某祭祀一事的進行提到:「家供織女,稱為七星孃。紙糊綵停,晚備花粉、香果、酒醴、三牲、鴨蛋七枚、飯七碗,命道士祭獻畢,則將端陽男女所結絲縷剪斷,同花粉擲於屋上。食螺螄以為明目。黃豆煮
- 有一本臺灣史書中,記錄清領時期臺灣的社會現象:「一是臺灣吏治和軍紀不佳,政府的公權力無法伸張;二是限制移民造成的不正常男多女少現象;三是來臺的族群複雜,血緣、地緣觀念濃厚,常分彼我而時有爭執……
- 臺廈道是清帝國的特殊行政區劃,其地位介於省與府之間,有指揮文武官員和兼理學政之責,後來專管臺澎政務,單純處理民政。請問臺廈道受那一位清朝官員管轄? (A)水師提督 (B)臺灣知府 (C)福建巡撫
- 依玲去參觀「臺灣士紳文化作品展」,展場中可看到各式各樣的作品,有書法、繪畫、詩作等,請問:下列哪件作品不應該出現在展場中? (A)《臺灣竹枝詞》的詩作 (B)林朝英的竹葉體書法 (C)謝琯樵的畫
- 臺灣自十七世紀以來,一直是重要的貿易轉運站,透過轉運貿易為統治者帶來龐大的利益。下圖是台灣與日本的貿易圖,由圖中兩地交換商品的情形判斷,這最可能是哪個統治政權時的貿易狀況? (A)荷蘭統治時期
- 今日新北市五股區地名之由來,是清治時期有五個人合股出資前往該地區開墾。請問下列那些地名的由來與五股地區地名由來屬性相同? (A)七張、六甲 (B)七股、頭份 (C)竹圍、壯圍 (D)木柵、土城
- 臺灣有種學校,是專為貧寒子弟設立的,其目的在於「延請名師,聚集孤寒生童,勵志讀書。」請問:這種學校是? (A)私塾 (B)府學 (C)義學 (D)書院。
內容推薦
- 十八世紀末期開始,吳沙率領兩千多人,武裝進墾蛤仔難,雖然正式開啟蘭陽平原墾殖時代,但也是明顯的越界開墾例子。請問吳沙率領那些人進墾蘭陽平原? (A)漳州人 (B)福州人 (C)泉州人 (D)客家
- 閱讀下列兩則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一位傳教士寫信向教會報告宣教成果:「某些地區,百分之八十的居民接受了基督教教義,其中半數會閱讀並使用羅馬拼音文字。」資料二:一位清代人的回憶:「原來我們沒有文
- 施琅向清廷力爭不可放棄臺灣的理由是什麼? (A)對中國東南海防十分重要 (B)敵對勢力若入據臺灣,對中國大陸將造成威脅 (C)臺灣土地肥沃 (D)大陸官兵移駐臺灣,政府經濟負擔不大 (E)鄭氏殘
- 臺灣民間對孤魂野鬼的祭拜相當重視,供奉他們的廟宇有 (A)義民廟 (B)百姓公廟 (C)有應公廟 (D)萬善祠 (E)姑娘廟
- 臺灣與中國大陸交通的合法正式口岸稱為「正港」,下列何者是著名的「正港」口岸? (A)烏石港 (B)鹿耳門 (C)五條港 (D)鹿港 (E)八里坌
- 判讀下表顯示之十七世紀的貿易型態,選項中那些是正確的? (A)甲應該是臺灣 (B)乙應該是中國大陸 (C)丙應該是日本 (D)丁應該是南洋 (E)丙應該是中國大陸
- 清治時期的臺灣有「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的說法,下列那些是臺灣社會動亂頻繁的原因? (A)治臺官員素質欠佳,吏治不良 (B)駐臺官兵訓練欠佳,軍紀敗壞,不僅無力平亂,反而成為社會秩序破壞者 (
- 清領中期以來,臺灣逐漸轉型為文治社會,在臺灣培養出一批士紳階級,因而產生士紳文化。請問:有關士紳與其文化的描述,下列哪些正確? (A)在臺灣的士紳階層多靠著軍功起家,例如:板橋林家發展 (B)
- 移民來到臺灣拓墾之餘,也把原鄉的信仰給傳入。請問:有關原鄉信仰的敘述,哪些是正確的? (A)漳州人崇信開漳聖王 (B)泉州同安人崇信清水祖師 (C)泉州安溪人崇信保生大帝 (D)潮州客家人崇信三
- 下圖是臺灣主要河流分布圖,請按照圖中資訊回答問題:哪條河流是臺灣最長的? (A)甲 (B)乙 (C)丙 (D)丁。
- 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為何? (A)開通中西間的要道 (B)聯絡西域國家打擊匈奴 (C)建立漢代在西域的威勢 (D)促進東西貿易文化的交流。
-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歐洲各國競相從事海外探險與殖民活動,在此波熱潮中拔得頭籌或進展順利的國家,幾乎可以預示日後享有國力強盛、領先群倫的尊榮。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摧毀中南美洲古文明的國
-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一種自然人不用辦理中華民國的所得稅申報?(A)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一課稅年度居留 150 天(B)在中華民國境內無住所,一課稅年度居留 150 天(C)在中華民國境內有住所
- 依所得稅法規定,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的營利事業,哪些所得應列入營利事業所得課稅?(A)中華民國境內外全部營利事業所得(B)僅中華民國境內營利事業所得(C)僅中華民國境外營利事業所得(D)中華民國境
-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何種所得對自然人而言屬免稅所得?(A)購買股票收到的股利 (B)購買公債收到的利息(C)取自營利事業贈與的土地 (D)人身保險給付的保險金
- 依所得稅法規定,個人證券交易所得如何課稅?(A)證券交易所得停徵所得稅,證券交易損失不得自所得額中減除(B)證券交易所得自綜合所得中分離課稅(C)證券交易所得計入綜合所得課稅,證券交易損失列為財產
- 自然人乙在中華民國 105 年 12 月 10 日接受贈與取得一筆建築用土地,在 108 年 7 月 19 日出售,請問該土地應如何課稅?(A)屬免稅所得(B)計入乙的綜合所得課稅(C)在完成所有
- 自然人購買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中華民國 108 年獲分配的股利屬哪一類所得?(A)財產交易所得 (B)營利所得 (C)利息所得 (D)其他所得
-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一類所得没有成本費用可減除?(A)執行業務所得 (B)自力耕作、漁、牧、林、礦之所得(C)租賃所得 (D)利息所得
-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個項目屬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的特別扣除額?(A)捐贈 (B)醫藥及生育費 (C)災害損失 (D)財產交易損失
- 依所得稅法規定,下列哪一類扣除額没有金額的限制?(A)幼兒學前特別扣除 (B)全民健康保險之保險費(C)購屋借款利息 (D)長期照顧特別扣除
- 依所得稅法規定,甲公司對下列何者的捐贈可列當年度費用,没有金額的限制?(A)縣市政府 (B)財團法人 (C)公益性社團法人 (D)私立大學
- 甲公司 108 年度的盈餘未在 109 年度分配,請問應於何時申報納稅?(A) 109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 (B) 110 年 5 月 1 日至 5 月 31 日(C) 11
- 依所得稅法規定,公司給付薪資給員工,該薪資之扣繳義務人為何?(A)公司本身 (B)公司的主辦會計人員(C)公司的負責人 (D)公司的稅務代理人
- 依所得稅法規定,扣繳義務人對於所得稅款的扣繳,應在何時扣繳稅款?(A)給付所得時 (B)年度終了前 (C)每個月第 10 日 (D)年度終了後 1 個月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