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輪、輻、蓋、軫1.,皆有職乎車,而軾2. 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3.,而言車之功,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轍乎,吾知免矣。──蘇洵〈名二子說〉【注釋】:1.軫:軫,車廂底部後面的橫木。2.軾:車廂前供人倚靠、扶手、瞭望的橫木。3. 轍:車輪輾過所留下的痕跡。
9.下列何者與蘇洵將二子命名為「軾」和「轍」的涵義不符?
(A)「軾」表面上沒有太大作用,但缺少軾,車子亦不完整,會缺少供人憑靠、望遠的構造,蘇洵以此期許蘇軾要能高瞻遠矚
(B)「轍」是車輪輾過之跡,車皆要依循車轍而行,因此功勞最大,蘇洵以此期許蘇轍要建功立業
(C)蘇洵替長子取名「軾」,似已預見其明敏過人,恐鋒芒外露,盼其多加外飾而免於禍患
(D)替小兒取名「轍」,認為其較善處於禍福之間,應能免於人事上的寵辱禍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