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下列關於中國人口遷移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為西南沿海山丘廣布糧產不足,外移推力大
(B)移民到世界各地後,其原鄉文化逐漸消失
(C)明末清初, 移民到台灣及南亞的人數最多
(D)渡台移民多來自閩粵地區。
(A)因為西南沿海山丘廣布糧產不足,外移推力大
(B)移民到世界各地後,其原鄉文化逐漸消失
(C)明末清初, 移民到台灣及南亞的人數最多
(D)渡台移民多來自閩粵地區。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妞妞利用暑假前往中國某地旅遊, 見識到當地的傳統建築如右圖所示。請問: 妞妞最可能前往的目的地是下列何處? (A)黃土高原 (B)長江中下游平原 (C)雲貴高原 (D)東南丘陵。
- 【題組】面對嚴重的空氣汙染問題,各國無法阻擋中國隨風而來的汙染物質,但是國內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因應? 甲: 嚴格管制工廠廢氣 乙: 推動電動車 丙:嚴格執行環境保護相關法規 丁:增加火力發電廠。
- 【題組】若在南韓觀測到來自中國的空氣汙染物質,在什麼季節最嚴重?當時主要吹什麼風?(A)夏季,東南季風 (B)冬季,西北季風 (C)夏季,西南季風 (D)冬季,東北季風。
- 【題組】許多國家正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中國目前雖再生能源的使用率略遜於世界平均值,但以自然環境的觀點而言,最適合在中國乾燥地區推廣哪些類型的再生能源?(甲)風力 (乙)潮汐 (丙)水力(丁)太陽能
- 中國最低階梯人口稠密,為了養活眾多人口,農民常利用各種方法增加產量。下列哪一個是此區農民較不可能採取的作法? (A)丘陵區開闢農田 (B)湖區圍湖造田 (C)發展綠洲農業 (D)作物品種改良。
- 附圖為中國民族分布圖,每一個圖例代表一種民族。下列何者是造成西半部甲地族群複雜的主要原因? (A)地形 (B)氣候 (C)產業 (D)位置。
- 中國的西部區域以畜牧活動為主,境內少數地區的農業活動,主要依賴何種工程才能發展? (A)施肥工程(B)運河工程 (C)交通工程 (D)灌溉工程。
- 附圖一為中國某地區的氣候圖。請問:該地區最可能位於附圖二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圖為中國煤、鐵、石油的分布狀況, 請問:這說明哪一項工業區位的重要性? (A)原料 (B)勞工 (C)技術 (D)市場。
- 已知酒精在 75%時消毒效果最佳。若目前儲藏櫃中有一罐 500 mL、 95 度的藥用酒精,下列調配方式何者最接近消毒用酒精濃度?(假設體積有加成性。例如: 10 mL 酒精+10 mL 水=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中國東北地區的敘述,何者錯誤? (A)西北貧困農民大批湧入此區,文化也隨之交流 (B)此區俗稱「 關外」 (C)東北的平原為中國最大平原 (D)中國在此設立了「 全國性商品糧基地」 。
- 十九世紀, 華人前往美國、 澳洲工作的主要內容,下列何者不正確? (A)修築鐵路 (B)電子科技 (C)開採金礦 (D)墾荒。
- 下列敘述的中國氣候特徵中,哪些深深受到季風影響?(甲)冬季南北溫差大 (乙)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丙)青藏高原終年低溫 (丁)降水集中夏季(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 【題組】若空氣中懸浮微粒的平均密度為 0 g/cm3,則摩托車通勤族在每立方公尺的空氣中約吸入多少體積的細懸浮微粒?(A) (B) (C) (D) 。
- 【題組】圖中甲區與丙區的分界線約與下列何者相同?(A)年降水量 750㎜ (B)年降水量 500 ㎜ (C)一月 10℃等溫線 (D)七月 18℃等溫線。
- 【題組】「春季時驅趕牛羊上山吃草,夏末秋初再驅趕牛羊下山避冬。」上述的畜牧方式主要位於圖中何處?(A)甲 (B)乙 (C)丁 (D)戊。
- 【題組】下列哪一地區,主要過著「 逐水草而居」 的游牧方式?(A)甲 (B)乙 (C)丁 (D)戊。
- 【題組】下列哪一地區, 因為草原廣闊,牧民即在水草豐美的地區「 放牧」 為生? (A)甲 (B)乙 (C)丁 (D)戊。
- 【題組】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最多的民族是分布在哪一區?(A)乙 (B)丙 (C)丁 (D)戊。
- 【題組】圖中哪一自治區的綠洲農業最發達?(A)乙 (B)丙 (C)丁 (D)戊。
- 【題組】承上題,此區農業主要的灌溉水源為何?(A)雨水 (B)湖水 (C)雪水 (D)冰雹。
- 【題組】圖中的甲是下列哪一個自治區?(A)西藏 (B)寧夏 (C)廣西 (D)新疆。
- 【題組】關於 的敘述何者正確? (A)PM代表懸浮微粒的大小(B)5代表懸浮微粒的濃度(C) 代表懸浮微粒的平均密度為 5 g/cm3(D) 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中隨著血液循
- 下列「 」中的字音,何者錯誤?(A)神「 荼」: ㄕㄨ (B)「 詭」 譎: ㄨㄟˊ(C)急「 湍」: ㄊㄨㄢ (D)光風「 霽」 月: ㄐㄧˋ
- 【題組】下列何者不是影響中國人口分布的主因? (A)經濟發展 (B)地勢高低 (C)降水量多寡 (D)鄰國的多寡。
- 【題組】中國人口總數約 14 億人,首都北京市面積約 1 萬 6 千平方公里,擁有人口近 2 千 2 百萬。由此可知北京市的人口密度大約多少? (A)1375 人/km² (B)7km²/人(
- 【題組】若中國政府提案討論首都往更內陸遷移的可行性, 則其最主要考量的因素應為下列何者? (A)均衡區域發展(B)促進產業升級 (C)減緩人口成長 (D)增加農產量。
- 【題組】上文中提到的缺工區,主要位於中國那一經濟帶?(A)西部經濟帶(B)中部經濟帶(C)東部經濟帶(D)北部經濟帶。
- 【題組】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條件,下列何者錯誤: (A)實施經濟改革,吸引外國資金(B)利用便宜勞工(C)沿海海運便利(D)中國技術領先他國,管理人才眾多。
- 【題組】2010 年這波史無前例的民工荒, 對下列哪一地區的產業影響最嚴重?(A)深圳的傳統製造業(B)中關村的高科技業(C)上海的世博會(D)澳門的博弈事業。
- 【題組】圖中哪一個氣候區的產業活動以畜牧為主, 且年、日溫差均大?(A)甲 (B)乙 (C)丙。
- 【題組】圖中哪一個氣候區的降水量最多,是中國主要的農業區? (A)甲 (B)乙 (C)丙。
- 【題組】圖中甲氣候區與乙氣候區的分類指標為下列何者?(A)年降水量 750 ㎜ (B)年降水量 500 ㎜ (C)1 月均溫 0℃等溫線 (D)7 月均溫 18℃等溫線。
- 下列尺度的表示方式,何者最不適當? (A)水庫總儲水量為 3 億公噸(B)方哥身高 171 公分 (C)高速公路全長 33600000 公分(D)臺北到宜蘭走國道 5 號費時 50 分鐘。
- 將質量相同的金、銀、鉛和鋁分別做成正立方體,則何者的邊長最大?(金、銀、鉛、鋁的密度分別為 4 及 7 g/cm3) (A)金(B)銀 (C)鉛(D)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