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6. 使用平弓鋸鋸切鋼管,往往鋸齒容易斷裂缺口之原因為
(A)鋸齒可能太粗
(B)鋸齒可能太細
(C)鋸條夾太緊
(D)弓鋸未保持水平
(A)鋸齒可能太粗
(B)鋸齒可能太細
(C)鋸條夾太緊
(D)弓鋸未保持水平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2鑽孔時,使用鑽模夾具,其好處為(A)加工精密度高 (B)不必預先畫圓孔 (C)不必試鑽 (D)以上皆是
- 2彎管時,為免折壞,可以採用下列何種方法(A)薄壁銅管可灌松香油,彎後倒出 (B)填滿乾砂,將管熱彎 (C)管內充塞彈簧冷彎 (D)以上均可使用
- 2潤滑用機油,其號碼小者的黏度較號碼大者之黏度為(A)大 (B)小 (C)相等 (D)不一定
- 2使用一導螺桿為每吋 4 牙,用來車削每吋 10 牙之螺紋,其變換齒輪為(A)20/100 (B)20/50 (C)20/80 (D)45/100
- 20精度 1/50mm 游標卡尺,若主尺刻度每格為 1mm,則游尺上 50 格之距離等於主尺上若干格(A)24 格 (B)39 格 (C)49 格 (D)51 格
- 2011/4 -7NC-3LH 螺紋是表示(A)左手螺紋 (B)右手螺紋 (C)統一螺紋 (D)方牙螺紋
- 20以氣體鎢極電弧銲(gas tungsten arc,GTA)法銲鋁時,使用何種氣體作為隔絕氣體(shielding gases)(A)氮及二氧化碳之混合氣體 (B)氮及氫之混合氣體 (C)氮
- 20銲不銹鋼時若乙炔氣過多會(A)造成細孔 (B)降低抗腐蝕能力 (C)使銲接區域氧化 (D)以上皆是
- 20鋁合金之退火/韌化(annealing)可(A)增加張力強度 (B)增加脆性 (C)消除因成形所產生之應力 (D)增加抗腐蝕性
- 20銲鋁時使用銲劑之目的為(A)去除雜質及油污 (B)防止氧化 (C)確保銲條正確融入 (D)使熱量集中
內容推薦
- 2使用平銼刀銼削時,使用粉筆塗於銼齒上之目的為(A)潤滑作用 (B)識別加工量 (C)尺太細 (D)以上皆有可能
- 2機器傳動用之兩個傳動齒輪間,係何種傳動(A)滑動 (B)滾動 (C)滾動中帶有滑動 (D)以上均非
- 2使用鉸刀之目的為(A)孔徑需要擴大很多 (B)沒有適當鑽頭 (C)得到較好之表面光度(D)以上皆有可能
- 2彎管時無論熱彎或冷彎,鋼管之彎曲半徑至少需為管徑之幾倍,才不會折壞(A)二倍 (B)三倍 (C)四倍 (D)五倍
- 20公忽(μ)等於(A)0.01mm (B)0.001mm (C)0.0001mm (D)0.1mm
- 2螺絲攻斷在工作物中無法取出時,會予以加熱並在爐中冷卻後切除,此種熱處理稱為(A)正常化 (B)回火 (C)退火 (D)返質
- 下列何者敘述為真(A)分厘卡僅可用於量測直徑 (B)所使用之工具形式(type)必須經過認證後方可使用於飛機上 (C)以分規(divider)作為量測工具時,並無法提供讀值 (D)游標卡尺僅
- 2以螺絲攻攻內螺牙時,鑽孔之大小係依(A)外徑與節距 (B)底徑與節距 (C)外徑與長度 (D)底徑與長度
- 2要量測兩個相接平面間狹窄縫隙之間隙時,應使用下列何種工具(A)深度規 (B)厚度規 (C)量表指示器(dial indicator) (D)游標卡尺
- 2以機械方式清潔鋁合金表面輕微腐蝕時,不可使用下列何種材料(A)碳化矽砂紙 (B)鋁絨 (C)氧化鋁砂紙 (D)菜瓜布
- 2鋁合金表面腐蝕,可用下列何者去除(A)鋼絲刷 (B)氧化鋁細砂 (C)碳化矽砂紙 (D)高速鋼旋轉銼(rotaryfile)
- 2鋁合金表面部分陽極化層於使用中受損時,可用下列何種方式予以局部修復(A)使用金屬拋光 (B)使用化學表面處理 (C)使用適當的軟性清潔劑(D)使用吹砂方式回復強度
- 2鋁合金表面轉化處理(alodizing)可增進噴漆之表面附著力及(A)提供一平順之噴漆表面 (B)消除表面應力 (C)增加抗腐蝕能力(D)增加表面張力
- 2水銀流到鋁金屬上時(A)會導致氫脆 (B)若與鋁金屬接觸過久,會降低其抗腐蝕能力 (C)會立即造成嚴重腐蝕,並非常難以處理 (D)並無任何影響
- 下列何種鋁合金未經任何硬化或熱處理(A)2024-T3 (B)3003-F (C)5052-H36 (D)6061-O
- 2回火之目的為(A)增加硬度及延展性 (B)增加強度及降低內部應力 (C)消除內應力及降低脆性 (D)增加強度及硬度
- 22024 鋁合金為(A)除鋁元素外,合金主要成分為銅 (B)除鋁元素外,合金主要成分為鋅 (C)除鋁元素外,合金主要成分為鎂 (D)合金成分有 99%為商業純鋁
- 2金屬蒙皮損傷修理,若以二排 1/8 英吋鉚釘鉚接一片補片於其上,則補片與蒙皮相疊區域之寬度至少需為多少吋(A)0.5 (B)0.75 (C)1 (D)5
- 日治時期於 1927 年開辦第一屆「臺灣美術展覽會」,三位入選東洋畫部的臺灣畫家年紀都很輕,創作多以寫生為主,留下很多描繪臺灣近代風土人文的作品,因此被稱為「臺展三少年」。請問這三位藝術家是誰
- 把一均勻橫截面積的試管,以開口向下鉛直插入水中,放掉部分空氣後鬆手,試管就筆直的浮在水中,如下圖所示。【題組】承上題,將試管緩慢下壓到某一深度時,鬆手後試管既不上浮,也不下沉,此時試管頂端
- 1970 年代臺灣興起「樸素藝術」,不同於接受過學院訓練的藝術家作品,他們的畫作洋溢對生命、生活、環境的觀察,關注在地生活事物,呈現強烈的個人風格與旺盛的民間生命力,以下何者為「樸素藝術」畫家
- 下列何者為軍官的肩章型式?(A) (B) (C) (D)
- 地球質量為 98x1024 kg,半徑為 37x106 m,地球表陎一質點的脫離速度為何?(A) 12x104 m/s(B) 85x103 m/s(C) 38x103 m/s
- 下列日治時期入選臺展、府展的作品中,以寫生方式表現臺灣風情的繪畫作品有哪些?(A) 郭雪湖《圓山附近》 (B) 陳澄波《淡水風景》(C) 李石樵《台北橋》 (D) 葉火城《豐原的一角》
- 架設鐵軌時溫度為 20℃,每一段鐵軌長 20 公尺,已知鐵的線膨脹係數為 8x10-6 ℃-1,欲使夏日達 45℃的高溫下鐵軌仍不至於變形,則鐵軌間至少應留多長空隙?(A) 0 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