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台湾问题的实质是( )12-229
(A)中美之间的问题
(B)中国内政问题
(C)中日之间的问题
(D)中国外交问题
(A)中美之间的问题
(B)中国内政问题
(C)中日之间的问题
(D)中国外交问题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5-102(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是( )11-223(A)以人为本(B)科学发展(C)改革开放(D)民主法制
- 2012年6曰18日,神州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离地面343km的近圆轨道上成功进行了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土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为实现对接,
- 19,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形式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B)在时刻t2,a、b两车引动方向相反(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5-93(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B)我国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C)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D)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
-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为了()10-198(A)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B)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反对外来文化
-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4-84(A)发展(B)改革(C)创新(D)求实
- 36.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的组成部分有()9-174(A)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B)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阶级(C)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D)新产生的社会阶层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 1-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 首先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并对其作出科学概括的是( )4-75(A)马克思(B)恩格斯(C)毛泽东(D)邓小平
內容推薦
- 一台电风扇的额定电压为交流220V。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用交流电流表测得某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这段时间内电风扇的用电量为 (A)9×10-2度 (B)5×1
-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13-242(A)战争与革命(B)合作与共赢(C)和平与发展(D)改革与开放
- 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福利(C)社会优抚 (D)社会救助
- 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是( )7-138(A)农业、农村、农民问题(B)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问题(C)工农、城乡、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问题(D)沿海与内地、东部与中西部、重工业和
-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民内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B)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 当前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13-256(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C)资源问题和贫富差距(D)恐怖主义和局部战争
-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7(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 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8-149(A)量的优势上(B)主体地位上(C)控制力上(D)竞争力上
- 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稳定 (B)发展(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
- 2012年11曰,“歼15”舰载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着舰成功。图(a)为利用阻拦系统让舰载机在飞行甲板上快速停止的原理示意图。飞机着舰并成功钩住阻拦索后,飞机的动力系统立即关闭,阻拦系统通过
- 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是( )14-267(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宗教信仰自由
-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 )(A)物质文明 (B)和谐社会(C)精神文明 (D)生态文明
-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8-151(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需要加以限制发展的所有制形式(D)会逐渐消亡的所有制形式
- 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理论7 p4 ]& e' Q. v+ M2 V/ Y- R* e1 q(B)党的基本路线(C)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0
-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是 ( )(A)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B)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T! d, X5 `% y7 l) }(C)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
- 加强党的建设,放在首位的应当是( )14-280(A)思想建设(B)组织建设(C)作风建设(D)制度建设
-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C)社会主义 (D)国际主义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9-175(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C)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
- 首次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W# O! g) o. H& ?1 U# |% ](C)十六大 (D)十七大# o& Z- a# T l%
- 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内容包括,是否有利于( )2-35(A)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 )(A)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C)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10-206(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目的 (B)动力(C)基础 (D)条件
- 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