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中國古典散文自唐宋八大家引領風騷之後,到了有明一代別具一番新氣象。請由以下今人所代言的對話當中,判讀說話內容與明朝古文派別對應正確者為何?
(A)循名得義,可知本派主張創作要模仿前人作品,但是我們所模仿的對象是很有限定的,如果散文必定是模仿秦漢;如果是作詩,也只模仿盛唐,其餘一概在屏除之列,即使唐宋文已為後世文壇主流亦不能免。──公安派
(B)本派為什麼要提倡唐宋古文?一言以蔽之,是為反對一味擬古,倡導尊韓、柳、歐、曾、王、蘇古文的既成傳統,實在是我們看到了秦漢文和唐宋文之間的繼承發展關係,不能說要切斷就切斷的。──唐宋派
(C)我們這一派也反模擬,認為文學隨時代而發展,各個時代的文學各有其特色,不宜厚古薄今。在創作上提出的口號是「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我們特別強調自然天真或自然趣味。在當時起了反擬古、反道學的積極作用。我們推崇通俗文學,如《水滸》被我們評價很高,把關漢卿、羅貫中和司馬遷並列為「識見極高」之人。我們以清新活潑的文學,解放了文體,打垮了擬古派在文壇上死氣沉沉的統治,開拓了小品文的領域,豐富了表現的方式,對散文發展做出了貢獻。──擬古派
(D)我們這一派提倡只有表現「幽情單緒」、「孤行靜寄」的作品,才是「真有性靈之言」。我們反對平易近人的文風,認為是「俚俗」,提倡所謂幽深孤峭的風格。為了造成這種風格,不惜用怪字、押險韻,把不同的句子形式湊在一起。──竟陵派
(E)這種文章,歌功頌德,粉飾現實,缺乏內容,在藝術上,也平庸呆板,毫無生氣。它是文學發展上的一股逆流,幾乎壟斷了當時的文壇,從永樂至天順(1403─1464)幾十年內很少文人不受它的影響。──臺閣體 

參考答案

答案:B,D,E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