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下列關於《四書》的說明,何者正確:
(A)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子書,並為之作注,合稱《四書集注》。由於闡發條理分明,廣為流傳,在元代被列入科舉考試範圍,明清科舉考試時,《四書》文為首場必考,因此影響深遠。
(B)《大學》原是《儀禮》的一篇,朱熹將古本《大學》重新排列,改為經一章、傳十章。《大學》的三綱領為:「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結合道德論跟政治論,以發揮儒家「德治」的主張。
(C)《中庸》的作者,朱熹認為是子思所作,為孔門傳授之心法。《中庸》的中心思想就是「中和」,人若能依循天命之性而行,行中庸,致中和,便能使天地定位、萬物生生不息了。
(D)《論語》是孔子與時人、弟子應答的語錄,完成時間應是在孔子死後,由孔子弟子與再傳弟子相互論纂而成。西漢時,《論語》分齊《論語》、魯《論語》、古文《論語》三種,由於東漢時期古文經興起,影響所致,現在常見的《論語》為古文《論語》。
(E)《孟子》本非經書,《漢書·藝文志》將其列在子部儒家類,由於唐代韓愈大力推崇孟子,將之列入道統之傳,因此《孟子》地位提升進入經部,唐文宗時所刻之「開成石經」便有《孟子》。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