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吁!惡有滿而不覆者哉!」子路曰∶「敢問持滿有道乎?」孔子曰∶「聰明聖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謙;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 ─《荀子.宥坐》(回答第404-408題)
404.文中的欹器說明何種道理? 
(A)中庸之道   
(B)忠恕之道   
(C)仁義之道   
(D)天命之道。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10611
統計:A(221),B(19),C(24),D(8),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