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 十九世紀傑里柯(Géricault)的《梅度莎之筏》題材出自於:
(A)希臘神話
(B)聖經故事
(C)中世紀傳奇
(D)當時事件
(A)希臘神話
(B)聖經故事
(C)中世紀傳奇
(D)當時事件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48138
統計:A(26),B(9),C(3),D(296),E(0)
內容推薦
- 20 「在其他情況不變下,為求課稅的無謂損失最小化,稅率應設定為使各課稅財貨的需求量等比率變動」,此敘述是指:(A). 對應原則(correspondence principle)(B). 雷姆斯法則
- 法國畫壇洛可可三傑中,何者的作品常帶有憂鬱氣息?(A)華鐸(Watteau) (B)夏爾丹(Chardin)(C)布雪(Boucher) (D)弗拉哥納爾(Fragonard)
- 10 下列何種情況會導致市場失靈?(A). 政府不干預市場運作(B). 市場沒有進入障礙(C). 供需雙方具有完全資訊(D). 財貨出現外部性
- 19 符合效率的最適貨物稅(optimal commodity taxation),與下列何者相關?(A). 在取得既定稅收的情況下,無謂損失最小(B). 如何取得最大稅收(C). 對高所得者多課稅(
- 下列四組成語,用字完全正確的是哪一個選項?(A)川流不息/病入膏肓/通霄達旦(B)鬼計多端/草菅人命/風靡一時(C)鞠躬盡瘁/弄巧成拙/好高騖遠(D)聲名狼藉/鬼鬼祟祟/指高氣揚
- 9 當特定消費行為具有外部利益(external benefit)時,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此消費行為之邊際社會利益等於邊際私人利益(B). 市場數量超過社會最適數量(C). 市場數量等於社會
- 18 一項租稅被稱為累進稅,主要是指:(A). 高所得者較低所得者繳納較多的稅額(B). 平均稅率隨著所得的提高而上升(C). 平均稅率隨著所得的提高而下降(D). 高所得者和低所得者,平均稅率相同
- 二、試述租稅歸宿的法定歸宿(statutory incidence)和經濟歸宿(economic incidence)的差異。租稅歸宿的分析有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
- 下列何種稅捐非稅捐稽徵法所稱之稅捐?(A)所得稅(B)遺產稅(C)關稅(D)地價稅
- 下列那一種投票方法能保證柏瑞圖改善(Pareto improvement)?(A)一致決(B) 1/2 決(C) 2/3 決(D)沒有投票方法能保證柏瑞圖改善
內容推薦
- 金融海嘯發生,政府降低營利事業所得稅的稅率以刺激景氣,此種政策稱之為:(A)平衡預算(B)自動穩定裝置(C)功能性財政(D)擴張性貨幣政策
- 下列畫家中何人的作品具有書法的趣味?(A)亞伯斯(Albers) (B)葛羅茲(Grosz)(C)哈同(Hartung) (D)蒙德里安(Mondrian)
- 政府主動要求全民均應接受流感疫苗的注射,主要是認為施打疫苗是屬於:(A)公共財(B)殊價財(C)正常財(D)炫耀財
- 三權分立理論由下列何者所倡?(A)洛克(B)孟德斯鳩(C)盧梭(D)梭羅
- 有關我國貨物稅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歸屬國稅(B)屬單階段消費稅(C)全部採從價徵收(D)訂有差別稅率
- 阿爾特多佛(Altdorfer)的《伊索斯戰役》所描繪的內容是:(A)十字軍東征 (B)凱撒和龐貝之爭(C)法國大革命 (D)亞歷山大和大流士之戰
- 若政府獨占事業之固定成本為200,邊際成本為20,市場需求函數為P=100-Q,P為價格,Q為數量。在政府追求利潤最大化之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價格為60 (B)數量為60 (C)消費者剩餘1,
- 下列那一項是政府針對要素市場所執行的所得重分配政策?(A)對遺產贈與稅的課徵採累進稅率(B)對低收入戶給予補助(C)訂定最低工資(D)發放老人津貼
- 下列何者是課徵不動產財產稅最主要的缺點?(A)內在穩定(built-in stabilization)功能不佳(B)無法符合租稅公平(C)財產估價無法客觀一致(D)納稅遵循成本過高
- 伊斯坦堡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屬於何種風格的建築?(A)拜占庭 (B)哥德 (C)文藝復興 (D)巴洛克
- 國立故宮博物院委託經營文物複製品銷售,其所收取的權利金收入屬於:(A)財產收入(B)其他收入(C)投資收入(D)使用規費
- 「經濟景氣蕭條,社會上存在長期失業的閒置人力時,主張政府應提高公共支出規模,透過乘數效果,提升社會景氣。」這是那一個學派的主張?(A)凱因斯學派(B)新古典學派(C)貨幣學派(D)奧地利學派
- 有關發行可交易污染許可權證(marketable pollution rights)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它使污染者負擔所有外部成本(B)它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制度(C)它提供污染者外部成本內部化
- 拉佛爾曲線(Laffer Curve)通常用來評估:(A)所得分配不均的擴大與收斂(B)經濟成長率的增長與消退(C)稅收與稅率的連動關係(D)租稅垂直公平的變化程度
- 民國98年初,為了振興經濟,政府對每位國民發放新臺幣多少元的消費券?(A)36,000元 (B)6,600元(C)3,600元(D)1,600元
- 下列何者不是對資本利得課稅的主要理由?(A)可實現量能課徵之目標(B)可實現利益全民共享之目標(C)可防止炒作投機之風氣(D)可避免資產發生閉鎖效果
- 根據中位數投票者理論,若一國的所得分配呈右偏分配現象,隨著經濟發展過程,政府支出的增加較所得的成長為:(A)高(B)相等(C)低(D)無法判定
- 網路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這種類型的外部性係指:(A)消費者消費某一種財貨,所能得到效用的高低與消費該財貨的人數有關(B)消費者購買某一種財貨的價格高低,與自己的購買量有關(
- 假定其他條件不變,若開徵10%的特種土地交易稅後,土地的所有權人抱怨課稅造成土地不含稅價格下跌10%,此種現象可稱為:(A)稅收極大化(B)租稅資本化(C)效率極大化(D)受益公平化
- 就經濟效率而言,下列何者不是財政分權化的主要缺失?(A)無法克服地方公共財的外溢效果問題 (B)會導致地方政府間的租稅競爭(C)無法反映地方居民對公共財的偏好(D)對某些公共財的提供缺乏規模經濟
- 海格-西蒙士(Haig-Simons)對所得的定義是:(A)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B)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投資(C)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財富總額(D)某一特定時間內的消費支出加上財
- 在簡單多數決下,若個人的偏好函數為單峰分配時,則下列何者將為社會偏好的決定者?(A)眾數投票者(B)平均數投票者(C)中位數投票者(D)最高數投票者
- 矯正完全競爭市場之金融性外部不經濟(negative pecuniary externalities)最適政府決策為:(A)矯正稅並配合補償受害第三者(B)補貼(C)矯正稅但無須補償受害第三者(D)政
- 在休閒與消費選擇的決策模型中,比較同等稅收規模的定額稅(lump sum tax)與薪資所得稅(wage income tax),下列何者正確?(A)薪資所得稅具有租稅中立性(B)定額稅具有高度的累進
- 憲法本文以及增修條文中,有關教育文化基本國策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B)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C)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