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某水銀溫度計與冰、水混合液接觸時,得一水銀高度B;與60℃熱水接觸時,得一水銀高度A,測得A、B點相距15公分;若與某物接觸時,水銀面在A、B兩點間,且距離A點5公分處,則某物的溫度為何?
(A)40℃
(B)0℃
(C)5℃
(D)20℃。
(A)40℃
(B)0℃
(C)5℃
(D)20℃。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火成岩、沉積岩和變質岩三者間彼此有一定的關係,當時間和地質條件發生改變後,任何一類岩石都可以轉變為另一種岩石,這就是岩石的循環。附圖為岩石循環示意圖,試依圖回答下列問題:圖中甲、乙、丙三類岩石依
- ( )利用加熱法分離物質,是利用物質的何種性質? (A)顆粒大小不同 (B)附著力不同 (C)溶解度不同 (D)沸點高低不同
- 花蓮是臺灣變質岩含量最多的地方,其中太魯閣國家公園更以大理岩構成的深窄峽谷而聞名世界。請問大理岩是由哪一種岩石變質而來?該種岩石屬於哪一種岩石類別? (A)砂岩;沉積岩 (B)板岩;變質岩 (C
- 右圖為複式顯微鏡的目鏡與物鏡。請問:哪一個組合可以有最大的放大倍率?(A)甲丙 (B)乙丙 (C)甲戊 (D)乙戊。
- 【題組】實驗結果中,哪些試管會出現含有糖的顏色反應?(A)甲、乙 (B)丙、丁 (C)只有甲試管 (D)只有丁試管
- ( )關於酒精燈的使用方法,下列何者正確? (A)實驗前,必須將酒精燈內的酒精完全加滿 (B)可用燈罩蓋熄或以口吹熄酒精燈 (C)若不小心打翻酒精燈導致起火燃燒,應迅速用溼抹布蓋熄 (D)可用
- 由岩漿冷卻所形成的火成岩,可能在地下深處結晶,也可能在地表附近結晶,下列何者屬於岩漿在地下深處冷卻結晶的岩石特徵? (A) 會形成大理岩 (B)結晶時間較為緩慢,結晶顆粒大 (C)在較接近地表處
- 【題組】使用乙顯微鏡觀察如圖的標本時,可看見何種影像? (A) (B) (C) (D)
- 在下列哪一個溫度,定量的水可以溶解的硝酸鉀量最少?(A)20℃ (B)30℃ (C)40℃ (D)50℃
- 右圖為一物體運動的位置-時間關係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0~40秒的平均速度等於1 m/s(B) 20~30秒的平均速度等於-1 m/s(C) 10~20秒的平均速度等於20 m/s(
內容推薦
- ※ 附圖為中緯度地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請根據此分層回答下列22-25題:【題組】地球大氣的垂直結構,分為甲、乙、丙、丁四層,其分類依據為何?(A)氣體組成隨高度的變化 (B)空氣密度隨高度
- 在車上小豪回想起在遊樂園盪鞦韆的情景;三個鞦韆長短不同(如下圖一),擺盪高度都不大的狀況下,三個鞦韆擺盪的快慢竟然不一樣。於是小豪將三個鞦韆來回擺動的次數和時間的關係繪製成下圖(二),也記錄了甲
- 大方將複式顯微鏡的物鏡由10倍換成40倍,其他條件都不變,他觀察同一個玻片時,會看到那些現象?(A)細胞數量變多 (B)細胞構造變大 (C)視野亮度變亮 (D)物鏡鏡頭更遠離玻片。
- ( )甲、乙兩帶電體均帶正電,且甲帶電體的帶電量為乙帶電體的2倍,則甲、乙兩帶電體所受靜電力大小及方向示意圖,最可能為下列何者?(4-1)(A) (B) (C) (D)
- 公車由北向南等速度行駛,路口一個右轉,正在打瞌睡的晟晟身體傾斜差點跌倒。請問右轉時晟晟身體向何方傾斜?(A)東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
- ( )以附圖的物質與裝置進行實驗,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產生的氣體與光合作用消耗的氣體相同 (B)產生的氣體可使火柴餘燼復燃 (C)此收集方式稱為向下排空氣法 (D)將鹽酸改為雙氧水,也可
- 基德在1月3日早上8點發現船卡在某沙洲上不能動,他必須等到下個滿潮時才把船開走。如圖是當地前兩天的海水面高度隨時間之變化圖,下列何者最接近當天基德把船開走的時間? (A) 09:(B)
- 若公車以10m/s的速度行駛,見前方路口的號誌燈由黃燈轉為紅燈,司機緊急踩煞車,公車於5秒後完全停止,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右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公車煞車期間的加速度為2
- ( )小華買了一瓶米酒,米酒瓶上貼著如下圖的標示。小華在料理燒酒雞前將400mL的米酒加入800mL的水中,則下列何者為此混合液內酒精的含量? (A)200mL (B)75mL (C) 50m
- 下圖呈現某一歷史事件前後,清朝治臺措施的差異。從圖中內容判斷,此一事件應與何人有關?(A)沈葆楨 (B)劉銘傳 (C)丁日昌 (D)邵友濂。
- 下列哪一種變化過程中,會釋放出能量? (A)木炭燃燒 (B)冰熔化 (C)酒精蒸發 (D)植物行光合作用。
- 下表為單擺週期的實驗數據,試回答下列問題:哪幾次實驗可以用來討論單擺週期與擺角的關係? (A)甲、戊 (B)乙、戊 (C)丙、戊 (D)丁、戊。
- 【題組】甲、乙、丙和丁層的名稱依序是什麼?(A)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增溫層(B)對流層、中氣層、平流層、增溫層(C)對流層、臭氧層、中氣層、增溫層(D)對流層、增溫層、臭氧層、中氣層。
- ( )小華將50公克的葡萄糖倒入一杯飽和葡萄糖水中攪拌數次,發現杯底有葡萄糖的沉澱,且水面對準燒杯刻度的200毫升;他將糖水未加蓋放置兩天後,發現糖水水面刻度下降至160毫升,試問杯底殘存的葡
- 歷史老師說道:「清領初期,在臺灣考上舉人與進士的人數少之又少,甚至還要設立保障名額,但自嘉慶、道光年間以後,有越來越多的臺人子弟可以考上科舉」造成此種改變的原因為何? (A)各地郊商林立 (B)
- 如右圖所示,以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提起重物,假設不考慮滑輪重和摩擦力。今欲舉起800克重的物體並且欲使物體上升40公分時,至少需施力若干公克及施力下拉若干公分?(A)400公克
- 小隆在錐形瓶內盛水,並於瓶塞插入細玻璃管,如附圖所示。當瓶中裝20℃的水時,水面高出瓶塞2公分,裝70℃的水時,水面高出瓶塞12公分。試問將錐形瓶放入未知溫度的熱水中,細玻璃管內的水面最後高出瓶
- 【題組】哪些分層的氣溫是隨高度增加而上升?(A)甲乙(B)甲丙 (C) 乙丁 (D)丙丁。
- ( )小華欲配置重量百分濃度8%的鹽水,下列方法中何者最為適當? (A)取8公克的鹽溶於100公克的水中 (B)取8公克的鹽溶於108公克的水中 (C)取4公克的鹽溶於100公克重量百分濃度4
- 同治年間發生的牡丹社事件對清廷產生什麼啟示? (A)應尋求國際友人的協助,以教化原住民 (B)應積極建設臺灣,以確保海防 (C)應該主動關懷受難者家屬,以撫平其情緒 (D)生番野蠻無比,一定要嚴
- 沙漠地區的日夜溫差大,這是因為下列何項原因? (A)地表覆蓋的沙子為固體,不易引起空氣的熱對流 (B)沙漠地區面積廣大,熱能不易傳導 (C)地表覆蓋的沙子比熱較小 (D)沙漠地區都是緯度較高的地
- 加熱100公克的水,使水溫由25℃升高至85℃,需多少卡熱量? (A)4000 (B)5000 (C)6000 (D)7000。
- 【題組】雷雨、閃電等瞬息萬變的天氣現象,主要是發生在大氣中的哪一層?(A)甲(B)乙(C)丙(D)丁。
- 此時,阿凱手上的飲料不慎灑在手臂上,阿凱立即甩甩手,將手上的飲料甩掉,請問甩甩手將飲料甩掉的原理和下列哪一選項相同? (A)成熟的果實從樹上掉下 (B)旗子在空中飄揚 (C)在草皮上滾動的皮球,
- 「馬偕紀念醫院」是基督教長老教會為了紀念馬偕醫生而建立的。請問:馬偕來臺的背景為何? (A)清廷解除海禁政策 (B) 清廷廢除渡臺禁令 (C)清廷推行鎖國政策 (D)清廷開放臺灣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