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司法警察在進行下列何種程序時不需有票面文書?
(A)拘提
(B)羈押
(C)附帶搜索
(D)傳喚
(A)拘提
(B)羈押
(C)附帶搜索
(D)傳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為進行強制處分,原則上需先取得法官許可的文書,此種思想稱為:(A)令狀原則(B)自由心證原則(C)法定證據原則(D)證據裁判原則
- 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對其施予何種強制處分?(A)羈押(B)逮捕(C)拘提(D)通緝
- 訴訟的進行由檢察官與被告主導,法官原則上不自動調查證據之思想,一般稱為:(A)審判公開原則(B)直接審理原則(C)職權進行原則(D)當事人進行原則
- 關於選任辯護人之人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每一案件不得逾三人(B)每一被告不得逾三人(C)每一審判期日不得逾三人(D)每一選任權人不得逾三人
- 刑法內亂罪、外患罪、妨害國交罪第一審管轄權屬於:(A)地方法院合議庭(B)高等法院(C)最高法院(D)地方法院簡易庭
- 為確保審判公正,法官應依抽象標準決定之,此謂:(A)法定法官原則(B)法和平性原則(C)彈劾原則(D)告發原則
- 由下列何種書刊可獲得天氣、海流、暴風路徑、冰區界限等資料?(A)航船佈告(B)航行警告(C)導航圖(D)航行指南
- 船舶進臺中港時,所看到的左右浮標是什麼顏色?(A)左綠右紅(B)左黑右紅(C)左紅右綠(D)左紅右黑
- 設有某甲因皮包被某乙所偷,甲所得進行之行為,不包括:(A)向司法警察官提出告訴(B)向檢察官提出告訴(C)向法院提出自訴(D)向檢察官提出自訴
- 甲船航向105°,於1100時觀測燈船的相對方位為171°,燈船锚泊船舶向為000°,試問燈船觀測甲船之相對方位為何?(A)094°(B)095°(C)096°(D)097°
內容推薦
- 無搜索票但受搜索人出於自願性同意者,於搜索後,應:(A)將同意之意旨記載於筆錄(B)向檢察官及法官報告,請求其許可(C)向法官補聲請搜索票(D)向檢察官補聲請搜索票
- 警察以刑求取得之口供(自白),則該口供:(A)如證實內容真實則可當作證據(B)考慮刑求之嚴重性與犯案大小依比例原則判斷之(C)是否採用,由法官自由心證決定(D)一律不得當作證據
- 消防隊員甲應法院要求至審判庭說明在火場救火時所見聞之事實,此時甲其訴訟地位應為:(A)告訴人(B)告發人(C)證人(D)鑑定人
- 依一般情形,提出「本證」責任者為:(A)法官(B)被告(C)檢察官(D)被告與檢察官
- 乙偷其爸爸甲的錢,被警察發現。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不管甲是否告訴,檢察官均得提起公訴(B)除非甲提出告訴,檢察官才得提起公訴(C)不管甲是否告訴,檢察官均應提起公訴(D)若甲提出告訴,檢察官
- 甲報案表示遭乙打傷(普通傷害罪),請求檢察官追訴乙之刑責。經檢察官偵查發現,打傷甲者除乙之外另有共犯丙、丁二人,乃將乙、丙、丁三人一併起訴;後法官審理本案時傳訊相關人證,始發現實際下手傷害者為乙
- 乙偷其爸爸甲的錢,被警察發現。以下敘述何者正確?【題組】(續上題)此與何種概念有關?(A)偵查不公開原則(B)不告不理原則(C)絕對告訴乃論(D)相對告訴乃論
- 【題組】法官如徑就乙、丙、戊三人審判,是否適法?(A)適法,因為基於告訴不可分原則(B)不適法,因為基於告訴不可分原則(C)適法,因為基於不告不理原則(D)不適法,因為基於不告不理原則
- 甲報案表示遭乙打傷(普通傷害罪),請求檢察官追訴乙之刑責。經檢察官偵查發現,打傷甲者除乙之外另有共犯丙、丁二人,乃將乙、丙、丁三人一併起訴;後法官審理本案時傳訊相關人證,始發現實際下手傷害者為乙
- 人證的法定調查方式為:(A)交互訊問(B)交互詰問(C)交互質問(D)交互詢問
- 水平視距 ,其中h代表眼高,其所使用的單位為何?(A)吋(B)呎(C)公分(D)公尺
- 證據可分為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A)甲聲稱目擊車禍發生經過,則甲為直接人證(B)命案現場發現疑似兇手的指印,此為間接物證(C)直接證據的證據價值一定高於間接證據的證據價值(D
- 人證的法定調查方式為【題組】(續上題)如果由檢察官主張傳喚的證人,應由誰先提問?(A)法官(B)被告(C)檢察官(D)抽籤決定之
- 證據與待證事實無重要關係時,無證據能力,此乃因:(A)經證據之禁止(B)無可靠性之擔保(C)無法律的關聯性(D)無自然的關聯性
- 關於證據之「證明力」,我國採:(A)自由心證原則(B)法定證據原則(C)以自由心證為原則,兼採法定證據(D)以法定證據為原則,兼採自由心證
- 關於所謂起訴書一本原則,其真義為:(A)起訴書不可附加卷宗證物,避免法官預斷(B)起訴書記載應越詳盡越好(C)起訴書應裝訂成一本,方便法官閱覽(D)起訴書只能有一本,避免起訴內容矛盾
- 簡易程序最主要之目的在於:(A)有利於犯人之矯治(B)有利於檢察官之證據調查(C)有利於案件之迅速終結(D)有利於被害人之告訴
- 告訴人偵查中的權利,不包括:(A)聲請再議(B)聲請交付審判(C)聲請交互詰問證人(D)聲請保全證據
- 關於違法搜索取得之證據,最正確之敘述應為:(A)一律無證據能力(B)一律有證據能力,但證明力甚低(C)有無證據能力,由被告與檢察官雙方協議之(D)有無證據能力,由法官權衡決定之
- 犯罪之直接被害人,不經檢察官之偵查程序,逕向管轄法院起訴,稱此為:(A)告訴(B)自訴(C)上訴(D)非常上訴
- 路人甲目睹乙竊取丙之機車,則:(A)甲應提出告訴(B)甲得提出告訴(C)甲應為告發(D)甲得為告發
- 關於不告不理原則,其所謂「告」,係指:(A)告訴(B)告發(C)起訴(D)以上皆是
- 告訴乃論之罪,檢察官已開始偵查,被害人復委任代理人向法院起訴。則:(A)法院應為不受理之判決(B)檢察官應將偵查所得送交法院併案審理(C)法院應發交檢察官偵查(D)檢察官應為不起訴處分
- 12歲的甲親眼目睹乙殺死丙的過程。審判中,法院將甲列為證人並依法傳喚,甲在具結後,對於法官有關乙殺人行為事實的訊問進行陳述。甲的陳述可否作為證據及其理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可以。甲目睹乙
- 針對未確定之裁定,其救濟方式為:(A)上訴(B)抗告(C)聲請再議(D)聲明疑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