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計算下列各式的值。
(1) (-86)×84+(-86)×16
(1) (-86)×84+(-86)×16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57895
統計:A(13),B(6),C(9),D(75),E(0)
內容推薦
- ( ) 清朝為了保護越南引發那一場戰爭? (A)第一次英法聯軍 (B)第二次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中法戰爭。
- 若 =15,則甲數=______________
- ( )有關於水循環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蒸發→凝結→降水→逕流(B)蒸發→降水→逕流→凝結 (C)蒸發→凝結→逕流→降水 (D)凝結→降水→蒸發→逕流。
- 它是清領後期最受歡迎的商品,由淡水外銷到世界各地,成為代表臺灣特產的代名詞。請問:「它」應是下列何種商品? (A)稻米 (B)甘蔗 (C)鹿皮 (D)茶葉。
- ( )日本侵略下列何地引發甲午戰爭? (A)台灣 (B)琉球 (C)中國東北 (D)朝鮮。
- 藏南縱谷夏季因雨量較多利於農業發展;其雨量的來源主要是附圖中哪一個風向所帶來的水氣?(A)甲(B)乙(C)丙(D)丁。
- 【題組】(2) △ABC 內切圓的半徑=? 公分 (3 分)
- 受颱風過境影響,空心菜本週的售價是每公斤上漲15元,但是由於果菜公司大量出清庫存量,每公斤又再下跌8元,最後每公斤又上漲5元,請問空心菜的價格在本週每公斤共上漲多少元?(列式計算,上漲以正表示,
- 早期臺灣因渡臺禁令、資源競爭等因素,導致社會上遊民眾多、械鬥頻繁。請問:下列哪一種信仰就是反映這種社會問題? (A)媽祖 (B)保生大帝 (C)土地公 (D)有應公。
- ( )下列關於鴉片戰爭的原因,何者不正確? (A)英國走私鴉片來平衡貿易逆差 (B)中西貿易衝突 (C)林則徐禁煙 (D)法國神父在廣西被殺。
內容推薦
- ( )下列關於李鴻章的事蹟何者不正確? (A)平定太平天國 (B)推行洋務運動 (C)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 (D)戊戌變法的主角之一。
- 二鯤鯓炮臺,又稱億載金城,是臺灣第一座西式炮臺,為清代積極治理臺灣的具體建設之一。請問:興建此炮臺的時代背景與下列哪個事件有關? (A)中法戰爭 (B)牡丹社事件 (C)英法聯軍 (D)施琅攻臺。
- 【題組】(2) 162×(-1002)
- ( )馬偕可到台灣北部傳教是在下列那一場戰爭之後?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 )「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是在那一場戰爭後就有人提出?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下方表格內容為近代某場戰爭後對臺灣的影響,依表中內容判斷,應是指哪場戰爭? (A)英法聯軍 (B)鄭成功打敗荷蘭人 (C)牡丹社事件 (D)中法戰爭。
- ( )清朝那位皇帝僅開放廣州作為通商口岸? (A)雍正 (B)乾隆 (C)嘉慶 (D)道光。
- ( )在那一場戰爭後促成清朝有部分地方官員推行自強運動? (A)第一次英法聯軍 (B)第二次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鴉片戰爭。
- ( )在那一場戰爭後促成清朝皇帝展開戊戌變法?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 )讓外國勢力從沿海深入到內地是在那一場戰爭後? (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 )清末大臣李鴻章說:「國必先富而後能強,尤必富在民生而國本乃可益固。」下列諸項洋務事業中,哪一項最符合上述李鴻章的說法? (A)江南機器製造局 (B)北京同文館 (C)輪船招商局 (D)總理
- ( )下列那一場戰爭引發列強要瓜分中國?(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 )有一個中國近代史的研討會,會中發表數篇有關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物生平事蹟的論文。請問:這研討會的主題應是下列何者? (A)太平天國的平亂者 (B)百日維新的推動者 (C)維護傳
- ( )英國取得九龍司是在下列那一戰爭之後? (A)第一次英法聯軍 (B)第二次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鴉片戰爭。請轉頁 接第 35 題
- ( )鴉片戰爭前英國曾兩次遣使來華,其主要目的在解決哪一方面的問題? (A)國交平行 (B)通商 (C)傳教 (D)文化交流。
- ( )下列那一場內亂其性質與其他三者相異? (A)三藩之亂 (B)朱一貴事件 (C)流寇 (D)太平天國。
- ( )下列何者不是線型函數?(A) f(x)=2 (B) f(x)=3-x(C) f(x)=x- (D) f(x)= +6
- ( )有一個中國歷史的研討會,會中發表數篇有關商鞅、王安石、張居正、康有為等人物的論文。請問:這研討會的主題應是下列何者? (A)中國法家的思想 (B)中國歷代改革派的推動者 (C)英君配名臣的
- ( )請問:劉銘傳會到臺灣來督辦軍務與從事建設,主要是因為發生哪一事件? (A)日軍犯臺 (B)中法戰爭 (C)甲午戰爭 (D)英法聯軍。
- ( )下列那一場內亂和唐末黃巢之亂一樣,有破壞長江中下游地區? (A)安史之亂 (B)黃巾之亂 (C)管蔡之亂 (D)太平天國。
- 飛揚坐公車到台北車站的路上,看到轉角處有一座古城門,他覺得很好奇,回家後查閱關於古蹟的書籍,發現這座城門的小檔案如下: 請問:這座古城門的興建與下列哪一位歷史人物的政策有關? (A)鄭經 (B
- 下列關於線型函數 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A) 若a ≠ 0 、b ≠ 0,則此函數圖形必恰好通過兩個象限(B) 若a ≠ 0 、b = 0,則此函數圖形必通過原點(C) 若a = 0 、b ≠
- ( )類推題:王安石→司馬光;梁啟超→甲。請問:甲應是下列何者? (A)康有為 (B)清光緒 (C)慈禧太后 (D)司馬遷。
- ( )清廷下詔設立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其目的為何? (A)負責外交,推行新政 (B)負責逮捕犯罪分子 (C)培養翻譯外交人才 (D)擬定作戰的策略。
- ( )下列那一歷史事件沒有利用宗教力量起事? (A)西來庵事件 (B)黃巾之亂 (C)黃巢之亂 (D)太平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