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面對前仆後繼的武裝抗日,台灣總督並沒有利用哪個方式來控制?
(A)義軍
(B)總督專制
(C)警察政治
(D)保甲制度
(A)義軍
(B)總督專制
(C)警察政治
(D)保甲制度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5
統計:A(3),B(0),C(0),D(1),E(0)
內容推薦
- 一、兒少保護常會用到家外安置服務,請問何謂「家外安置」?有那些類型?對被安置之兒童少年及其家庭有何影響?(30 分)
- 日本海軍大將樺山資紀曾寫勸降書給劉永福,希望他接受日本和大清簽下的合約已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不要再抵抗,請問關於劉永福的抗日,下列何者解釋正確?(A)是以大將軍的名義帶領義軍抗日(B)當時率領北部的
- 如圖,正方形廣場ABCD的邊長為100公尺。NONO2兩機器人均從A點同時出發,NO1沿著 與 走至C點,NO2沿著 與 走至C點。若NONO2的速率分別是每分鐘14公尺、12公尺,
- 【題組】根據文中資料判斷,大雄一行人前往中國的時間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請填代號才計分)(甲)冬初(乙)夏至(丙)春初(丁)秋分
- 【題組】大雄一行人這次的中國探險之旅,主要位在中國地形分區的第幾級階梯?
- 歐洲疆域依其特性分為數區,其中東歐降雨量及降雨時間明顯較西歐少。請問:這和下列哪些因素的影響關係較大? (A)風向、緯度 (B)緯度、高度 (C)高度、距海遠近 (D)距海遠近、風向。
- 【題組】第三站中大雄一行人遇到的環境災害是什麼?
- 西亞的自然環境各區有所不同,因此農業灌溉方式也呈現多樣化。請問:下列有關西亞農業灌溉方式的描述,何者錯誤? (A)兩河流域引河水灌溉 (B)伊朗高原利用坎井灌溉 (C)阿拉伯高原以地下水井灌溉
- 右圖為南歐簡圖。南歐自然景觀獨特 , 文化豐富多元,各大城市又別具特色,因此旅遊業十分興盛。請問:下列對各城市的描述,何者正確? (A)甲城中的圓形競技場,是古羅馬帝國舉行戰鬥或表演的娛樂場所
- 8( )下圖是17世紀某家貿易公司的旗幟,此家貿易公司壟斷東方貿易,並與臺灣歷史息息相關。請問:此旗應該會在下列何地出現? (A)年的聖多明哥城 (B)1650年的熱蘭遮城 (C) 1670
內容推薦
- 為了推動農業,台灣總督決定建造哪一個水利建設灌溉台灣最大的平原?【題組】9(A)貓霧涑圳(B)嘉南大圳(C)八堡圳(D)曹公圳
- 日治初期,為了吸引日本企業家來台投資,因此總督府有許多建設,不包含下列哪一項?(A)工業台灣(B)土地調查(C)統一度量衡(D)縱貫鐵路
- 歷史小老師不小心把黑板上日本治台三個階段的字卡放錯了,請幫小老師把正確的配對方式找出來? (A)內地延長主義→皇民化政策→無方針主義(B)無方針主義→皇民化政策→內地延長主義(C)內地延長主義→
- 一、什麼是「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化部為什麼要推動這個法案?(25 分)
- 「一個企業獲利的盈餘,也應有效回饋社會。」下列哪一家企業的做法符合上述精神? (A)小哥小電信:與美國蘋果公司簽訂合約,將於今年年底前在臺灣提供3G iPhone服務 (B)過去汽車公司:推出
- 【題組】承上題,這個水利建設是由哪一位工程師花十年心血所完成?(A)曹謹(B)郭錫瑠(C)施世榜(D)八田與一
- 台灣的經濟型態從農業社會逐漸轉向工業社會是始於哪個年代?(A)1910(B)1920(C)1930(D)1940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總統提出「民族自決」原則,對日本殖民台灣的政策產生什麼變化?(A)將台灣視為內地(B)派武官總督坐鎮(C)台人和日人待遇相同(D)台灣人成為皇民
- 日治時期會形成總督專制是因為日本國會通過哪個法案?(A)六三法(B)三一法(C)法三號 (D)三六法
- 在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挾帶著傳播媒介的優勢,強勢入侵許多國家,因而導致某些國家的本土文化可能面臨生存的危機。面對本土文化生存的危機,我們應該採取下列哪一項作為? (A)認同自己文化並包容異質文
- 台灣日治時期「蓬萊米之父」磯永吉博士發現台灣土產稻米品質不佳,因此改良新品種,稱為綠色革命,請問和當時哪一個經濟政策有關?(A)成為國際貿易轉運站(B)工業日本,農業台灣(C)走私貿易(D)工業
- 日治後期可見造船廠、石化工業出現在台灣,下列哪一事件並無關聯?(A)皇民化運動(B)嘉南大圳完工(C)南進政策(D)中日戰爭爆發
- 林秉宏十歲時家人幫他改名為小林宏志,連他最愛看的布袋戲都變成講日語,請問他的這些改變是為了配合政府哪一項政策?(A)台灣民主國瓦解(B)皇民化運動(C)日台合一(D)南進政策
- 下列哪一項不是總督府協助日本企業家經營糖業的做法?(A)用牛榨糖(B)建新式糖廠(C)壓榨蔗農(D)建大型水利設施
- (一) 閱讀下圖的內文後,回答下列問題:【題組】WTO、FTA或是ECFA主要都是希望達成雙贏或多贏的經濟結果,因此,在協商時必須基於何種經濟原則做為談判協商的基礎?(A)供給法則 (B)需求
- 張伯伯曾經回憶他學生時代,每學期初是到神社進行「始業式」的參拜,平時也要負責打掃神社附近,有此可知張伯伯是出生於哪個年代?(A)中華民國(B)清領前期(C)日治時期(D)鄭氏時期
- 下列哪些是工業台灣之下總督府發展的產業?(甲)塑膠(乙)紡織 (丙)機械 (丁)食品加工 (戊)水圳 (己)樟腦(A)乙丙丁(B)丙丁己(C)甲乙戊(D)甲丁己
- 1939年台灣總督小林躋造宣達「治台三大方針」,請問不可能有哪個選項?(A)皇民化(B)工業化(C)農業化(D)南進基地
- 1895年臺灣士紳發電報給中國及全臺長官:「伏查臺灣為朝廷棄地,百姓無依,惟有死守,據為島國,遙戴皇靈,為南洋屏蔽」表明獨立的意圖,成立台灣民主國,請問是因為什麼事件而造成的?【題組】4(A)清朝
- 【題組】近來總統辯論中針對ECFA效應,引起不同看法,支持的認為ECFA促進台灣產業發展;反對的認為ECFA有喪失主權的疑慮。雙方的立場可以哪一種經濟學原理加以說明?(A) 需求法則 (B)
- 「一二三,到台灣,台灣有個阿里山。」這是大家小時候常聽到的童謠,尤其是搭阿里山的森林火車去看雲海更是著名,請問日本人建這條高山鐵路的目的為何?(A)掠奪森林資源(B)休閒觀光(C)發展林業(D)
- 台灣在日治後期為了有充足的電力產生,因此利用哪裡做水力發電?(A)日月潭(B)嘉南大圳(C)烏山頭水庫(D)濁水溪
- 日本本州下關有名的史蹟旅館「春帆樓」入口右側有一「日清講和紀念館」,是當年馬關條約簽約處,請問裡面的陳列和哪個歷史事件有關?(A)日本要求將琉球納為版圖(B)清廷將台、澎割給日本(C)條約簽訂於
- 【題組】承上題,這些士紳決定推舉當時的台灣巡撫為新國家的總統,請問這位末代巡撫也是台灣民主國總統是誰?(A)邵友濂(B)劉銘傳(C)唐景崧(D)沈葆楨
- 西拉雅族的信仰有一特殊的儀式,他們會祭祀裝有清水的壺罐,並且插上草葉,象徵對祖靈的崇拜。請問:上文所述與下列何者有關? (A)矮靈信仰 (B)漁團組織 (C)祀壺信仰 (D)豐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