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柴油引擎噴射泵的高壓油管與每缸噴油器距離
(A)不同
(B)視每缸噴油器距離而定
(C)視噴射泵而定
(D)相同。
(A)不同
(B)視每缸噴油器距離而定
(C)視噴射泵而定
(D)相同。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直路既設電桿傾斜線路方向校正時,在完成各項安全措施後,先(A)傾斜相反向之電桿邊側挖適當坑孔(B)使用手繩拉正(C)解開礙子紮線(D)傾斜向之電桿邊側挖適當坑孔。
- 順著頭髮生長的方向而梳是(A)雅輩型(B)側分型(C)獅子型(D)螺旋型。
- 與飲水有關之食物中毒是(A)葡萄球菌(B)沙門氏菌(C)腸炎弧菌(D)病原性大腸菌。
- 我國中央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為下列何者?(A)內政部(B)勞工保險局(C)勞動部(D)經濟部。
- 下列何者最不適於製作白米飯?(A)台南 70 號(B)台農 67 號(C)台中在來 1 號(D)台中 189 號。
- 台灣西部海岸曾發生的綠牡蠣事件是下列何種物質污染水體有關?(A)鎘(B)汞(C)磷(D)銅。
- 小臂向側上方伸直,伸出食指,高於肩部,以腕部為軸轉動之指揮手勢,是表示(A)前進(B)捲上(C)停止(D)伸臂仰上。
- 碗粿的預糊化溫度約在?(A)60~75℃(B)95~100℃(C)45~55℃(D)30~40℃。
- 下列何者非屬電氣災害類型?(A)雷電閃爍(B)電弧灼傷(C)電氣火災(D)靜電危害。
- 柴油引擎風扇皮帶的緊度調整一般是以調整(A)水泵(B)曲軸皮帶盤來確定(C)發電機(D)皮帶盤總成。
內容推薦
- 餐廳作業場所面積與供膳場所面積之比例最理想的標準為(A)1:2(B)1:5(C)1:3(D)1:4。
- 以漂白水消毒屬於何種殺菌、消毒方法(A)物理性(B)生物性(C)自然性(D)化學性。
- 染髮前須避免(A)穿染髮圍巾(B)清洗頭髮(C)抓破頭皮(D)戴手套。
- 鍋爐用固體燃料大部份是(A)樹皮(B)焦炭(C)煤炭(D)木材。
- 下列何者不屬於水之脫氧劑?(A)亞硫酸鈉(B)丹寧(C)硫酸鈉(D)聯胺。
- 線路運轉電壓高於變壓器之額定電壓,則其鐵損會(A)不變(B)時大時小(C)增加(D)減少。
- 遛狗不清理狗的排泄物係違反哪一法規?(A)廢棄物清理法(B)空氣污染防制法(C)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D)水污染防治法。
- 在周圍氣溫攝氏 15 度至 45 度之情況下,齒輪箱內潤滑油最適宜之粘度為 SAE(A)90 號(B)120 號(C)60號(D)30 號。
- 就加熱及節能觀點來評比,電鍋剩飯持續保溫至隔天再食用,與先放冰箱冷藏,隔天用微波爐加熱,下列何者是對的?(A)兩者一樣(B)持續保溫較省電(C)優先選電鍋保溫方式,因為馬上就可以吃(D)微波爐
- 以營養學的觀點,下列那一種食物的蛋白質含量最高且品質最好(A)黃豆(B)綠豆(C)黃帝豆(D)紅豆。
- 洗髮時在後頸部作手部的振動是什麼手法的應用(A)敲打手法(B)揉搓手法(C)振動手法(D)推抓手法。
- 下列何者不屬貫流式鍋爐之特點?(A)使用之鍋爐水不受限制(B)啟動時間很快(C)整體不佔空間(D)適用於高壓。
- 使用橡皮線管、礙子套等無法掩蔽的跳線、分支線或出口線時,可用(A)橡皮肩套(B)橡皮橫擔套(C)厚防水帆布(D)橡皮毯 加以掩蔽。
- 履帶的張力調整方式有(A)槓桿式(B)緩衝彈簧式(C)油壓缸式及螺桿調整式都有(D)油壓缸式。
- 下列何者不是使用於粗脂肪萃取的溶劑?(A)乙醚(B)正己烷(C)石油醚(D)苯。
-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成人每幾秒鐘吹一口氣(A)5 秒(B)15 秒(C)10 秒(D)1 秒。
- 起重作業旋轉速度太快造成意外事故的真正原因為(A)地心引力(B)萬有引力(C)離心力(D)向心力。
- 酸洗後之中和防銹劑為(A)碳酸鈉(B)鹽酸(C)硫酸(D)檸檬酸。
- 下列那一項不屬於實施電極式水位檢出器水柱管之沖放的理由?(A)為清掃水柱管與鍋爐間的連接管內部(B)為除去附著於電極棒的水垢(C)為防止水柱管內的水純度的提高(D)為排除水柱管內鍋泥等的沈澱物。
- 電桿腳木之埋設深度約為電桿坑深度之(A)1/4(B)1/5(C)1/3(D)1/2。
- 裝有渦輪增壓之柴油引擎熄火前必須(A)低速運轉後熄火(B)高速運轉後熄火(C)極加速速後立即熄火(D)中速運轉後熄火。
- pH 值(酸鹼度)共分為(A)1~12(B)1~10(C)1~16(D)0~14。
- 吊有荷重物的起重機當其靜止時所作的功為(A)鋼索掛數乘荷重量(B)鋼索張力乘吊掛角度(C)零(D)荷重量乘吊荷時間。
- 自行煮水、包裝飲用水及包裝飲料,依生命週期評估排碳量大小順序為下列何者?(A)包裝飲料>自行煮水>包裝飲用水(B)包裝飲料>包裝飲用水>自行煮水(C)包裝飲用水>自行煮水>包裝飲料(D)自行煮水
- 裝腳礙子頂溝紮線工作,起紮點之紮線應(A)由上向下(B)由右至左(C)由下向上(D)由左至右 綁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