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何者不是晒版時真空吸氣不良的原因?
(A)吸氣導管被堵塞
(B)橡皮布破損漏氣
(C)版框不良
(D)加海棉墊。
(A)吸氣導管被堵塞
(B)橡皮布破損漏氣
(C)版框不良
(D)加海棉墊。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1),D(1),E(0)
內容推薦
- Autotype 測試片功能是測試 (A)晒版機燈源強弱(B)版膜厚度(C)晒版標準時間(D)版膜硬度。
- 原稿與感光膠膜貼合曝光,經顯影堅膜作成版紋,再貼於印版上,此種製版方式稱 (A)直間接製版(B)直接製版(C)間接製版(D)燒灼法。
- 晒版時為了使版與底片密接,在網框上墊上 (A)木板(B)海綿(C)鐵塊(D)玻璃。
- 為了避免紫外線燈源老化而影響製版品質,曝光時最好用 (A)計時器(B)色溫計(C)紫外線積量計(D)溫度計。
- 直間接製版顯影液為 (A)雙氧水(B)40℃溫水(C)常溫水(D)乙醇。
- 以 Autotype 測試片 120 秒曝光,測試所得的最佳位置為 0.7,則標準曝光時間為 (A)70秒(B)84秒(C)120秒(D)171秒。
- 印版晒製後,版膜情況 (A)印紋部分變色(B)非印紋部分變色(C)印紋、非印紋部分皆變色(D)版面沒有變化。
- 晒版機的燈源至晒版台距離,至少要保持在原稿圖樣對角線幾倍以上? (A)5(B)3(C)5(D)10。
- 直接製版顯影沖版使用 (A)常溫水(B)40℃溫水(C)冰水(D)雙氧水。
- 印版製作完成數日後,發現有部分印紋未沖出 (A)可再行沖版(B)剝膜重作(C)可用藥水處理(D)印刷時可用技巧補救。
內容推薦
- 網版製版顯像沖版時以 (A)刮印面(B)曝光面(C)依製版方式(D)依底片性質 為主。
- 製版印紋產生薄膜,可能原因? (A)曝光不足(B)版膜不足(C)版膜太厚(D)底片不潔。
- 下列何者是製版前處理工作? (A)補強(B)脫脂(C)二度曝光(D)修補版面。
- 箱型晒版機優點為 (A)較省電源(B)紫外光不易外洩(C)可調整燈源距離(D)可晒較大的版。
- 符號 CIP 表示 (A)鍍鋅管(B)銅管(C)塑膠管(D)鑄鐵管。
- 製版曝光前發現未做定位,則 (A)無法補救(B)重新剝膜(C)以對版燈定位(D)製版後再定位。
- 就感光製版方式而言,下列何者版膜精密度最好? (A)直接製版(B)直間接製版(C)間接製版(D)投影製版。
- 下列何者是製版後處理工作? (A)脫脂(B)粗化(C)防錯網定位(D)版膜補強。
- 晒版機最常用的 UV 燈管為 (A)1kw(B)3kw(C)4kw(D)6kw。
- 晒製半色調印版之顯像沖版水壓 (A)愈強愈好(B)減弱衝力(C)強力水柱狀(D)以測試版衝力為標準。
- 印版版框裱貼的目的 (A)美觀(B)增加版膜耐印力(C)防止印墨滲漏(D)便於清理。
- 有關網版印版二次曝光敘述何者不正確? (A)版面硬化補強(B)將修版之乳劑硬化(C)必須真空吸氣後再曝光(D)不用底片曝光。
- 晒版機的吸氣壓力單位為 (A)kg/㎝(B)N/cm(C)kg/cm2(D)N/cm2。
- 就感光製版方式而言,下列何者版膜耐印力最好? (A)直接製版(B)直間接製版(C)間接製版(D)投影製版。
- 電磁式膜厚器歸零需在 (A)玻璃上(B)金屬上(C)網布上(D)光桌上。
- 印版再生時主要的考量 (A)網布粗細(B)網布經濟價值(C)網布大小(D)剝膜方式。
- 網版感光製版最廉價之製版法為 (A)直接製版(B)直間接製版(C)間接製版(D)手工製版。
- 紫外線晒版積量計單位為 (A)joule(B)PSI(C)Voltage(D)㎜ Hg。
- 下列何種狀況較有可能靠製版後處理改善? (A)錯網(B)圖文漏失(C)版膜厚度不足(D)大圖文鋸齒狀。
- 1∕1000 秒製版法所需之光源為 (A)紫外線(B)紅外線(C)可見光(D)X 光。
- 裱貼框邊之膠帶,應考慮 (A)感光乳劑性質(B)被印物材質(C)印墨性質(D)印刷機大小。
- 下列何者無法作為版膜剝膜劑? (A)雙氧水(B)剝膜膏(C)漂白水(D)冰醋酸。
- 最理想晒版室的相對濕度為 (A)10%~20%(B)30%~40%(C)50%~60%(D)70%~80%。
- 下列何者是造成版紋鋸齒現象原因? (A)版膜太薄(B)粗圖文(C)曝光不足(D)脫脂不良。
- 晒版機玻璃上發現有乳劑殘留,如何清除? (A)脫脂劑(B)美工刀(C)剝膜劑(D)甲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