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以上節錄自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首發於《新青年》雜誌。請問:其作者是誰?
(A)胡適
(B)魯迅
(C)陳獨秀
(D)孫文。
(A)胡適
(B)魯迅
(C)陳獨秀
(D)孫文。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隨著中華民國的成立,清帝國走入歷史,此也意味著中國皇帝制度的結束。請問:在中國實施兩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出現與結束分別是誰?(A)秦始皇、宣統皇帝 (B)秦始皇、光緒皇帝 (C)漢武帝、宣統皇帝 (D
- 某電視公司準備籌拍「段祺瑞的一生」。請問:下列哪一句對白,應該會出現在此戲劇中?(A)既然成功的讓溥儀皇帝退位,很快我就要當上中華民國的臨時大總統了 (B)我的「八不主義」文章,便是強調要造出一種
- 【題組】承上題,下列何者不是當時學生示威時,高喊的口號?(A)扶清滅洋 (B)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C)收回山東權利 (D)廢除二十一條。
- 小浩在北京博物館看到一篇清朝官員的日記寫著:「大清國運衰敗就是因為電線桿與鐵路破壞了風水。而朝廷同意外國教堂設立,則引起神明生氣而不願保佑大清。所以要重振大清國運的唯一方法,就是拆鐵路、拔電線桿、
- 「1908年的冬夜,宮衛隊長敲開王府大門,按太后旨意將我接進宮中準備接位,那年我才三歲。1912年,在總理大臣的逼迫下,我在紫禁城舉行最後一次御前會議,正式宣布退位。」請問:上述這段話最有可能出自
- 關於下列兩個有機物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①為2-甲基丙酸,②為2-丁酮 (B)①為酸性物質,②為鹼性物質 (C)兩者為結構異構物 (D)兩者為幾何異構物。
- 【題組】在這個生態系中,下列何者可以視為一個族群? (A)此地區的所有生物 (B)白雪公主本人 (C)眼前呼嘯而過的一群羚羊 (D)白雪公主四周的草類
- 【題組】白雪公主想要知道環境中的土撥鼠數量,他先捕捉了400隻土撥鼠,標記後放回,5週後再捕捉200隻,發現有4隻有記號。請問此地土撥鼠應有幾隻? (A)2,000隻 (B)10,000隻
- 【題組】若以實線(-)代表羚羊,虛線(--)代表獵豹,則獵豹和羚羊之間的關係用下列何圖表示較為恰當? (A) (B) (C) (D)
- 【題組】到國家公園旅遊時,下列何者為不當做法? (A)認識特有植物的名稱及生態環境 (B)認識當地地理環境 (C)了解當地植物分布情形 (D)任意採集花朵
內容推薦
- 自從哪一場戰爭以來,列強一而再、再而三的侵略中國,使中國人仇視洋人的情形越來越強烈?(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 俊霖是位清朝的讀書人,他常感歎自己苦讀十年卻沒有 「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機會,主要是因為政府宣布取消科舉。俊霖可能正經歷著哪次改革? (A)戊戌變法 (B)庚子後新政 (C)自強運動 (D)立憲運
- 西元紀年要換算成民國紀年,要用西元紀年減去1911,例如西元2020年減去1911,變成民國109年。請問︰這樣的換算方式,是因為在西元1911年,中國發生哪件大事?(A)成立「責任內閣」 (B
- 圖(一)是清朝某個時期在北京廣為流傳的宣傳單,以「羊」比喻傳教的洋人;以「豬」比喻洋人信奉的「主」,這種鼓動性很強的宣傳漫畫還有許多,如《叫(教)堂傳叫(教)圖》、《眾虎滅羊圖》等。依據你對這段
- 【題組】承上題,立憲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請問︰失敗的主因為何?(A)列強干預中國內閣成員 (B)革命黨發動武昌起義 (C)清廷端出皇族內閣名單 (D)中國人普遍認為民主共和制度較好。
- 民國8年5月的報紙提到:「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戰勝國,但北京政府居然未能取回德國強佔的勢力範圍,反而讓日本拿走。」此新聞很快引起廣泛的學生群眾不滿,並在北京展開抗議活動。請問:引發爭端的地
- 最近中國因疫情有減緩趨勢,各地開始湧現出遊潮,其中某省分為增加觀光人潮,貼出宣傳單如圖(四)。根據圖中的文字判斷,這應該是哪個省分的觀光宣傳單? (A)廣東省 (B)四川省 (C)福建省 (D
- 新文化運動時期,新知識份子大力提倡「德先生」與「賽先生」,學術思想又再度呈現百家爭鳴。請問:「德先生」與「賽先生」是指下列何者? (A)民族、科學 (B)民族、理性 (C)民主、科學 (D)民主
- 租界向來是清末民初重要的通商地點,透過此一窗口,西方文明加速引進中國。請問:下列哪個城市曾是傳播西方文明的窗口?(A)上海 (B)北京 (C)武昌 (D)重慶。
- 生活在民國初年,在租界中教書的志摩,不會有下列何種生活經驗?(A)志摩在新式女子學堂教書,很受女同學景仰 (B)志摩的家非常舒適,已裝設自來水、電話、電燈等設施 (C)志摩的朋友大多剪下辮子,脫
- 中國近代受到外力侵略後,力求變法圖強。下列戰爭與改革的因果關係配對,何者錯誤?(A)甲午戰爭→戊戌政變 (B)八國聯軍→庚子後新政 (C)日俄戰爭→立憲運動 (D)英法聯軍→自強運動。
- 維基百科對此事件的影響,有以下的評價:「□□□□是清末各地官方實力派人物,首次公然聚眾反抗朝廷,此事件雖使河北、山西以外的地區得以免於戰亂的波及,但同時此事也使得清廷威信掃地。」請問︰上文中的□
- 宋教仁是位年輕而有魄力的政治家,他主張責任內閣制,並到處演講宣揚將總統改為沒有實權的虛位領袖,這使得袁世凱不僅痛恨他,更派人將之殺害。請問:宋教仁的遇刺,引發了下列哪一事件? (A)武昌起義 (
- 電影《知音》故事圍繞蔡鍔與袁世凱的衝突,最後蔡鍔在名妓小鳳仙的掩護下衝破袁世凱監控,回滇討袁。故事描述蔡鍔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反對帝制、維護共和」的主題。請問:從故事內容來看,這部電影應該在描寫
- 下列對「中國國民黨」的演變過程何者敘述正確?(A)同盟會→興中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 (B)興中會→同盟會→中華革命黨→國民黨→中國國民黨 (C)同盟會→興中會→中華革命黨國民黨→中
- 民國初年所制定的《臨時約法》,可說是憲法頒布前的國家根本大法,但是卻先後被誰廢止? (A)袁世凱、段祺瑞 (B)袁世凱、孫中山 (C)曹錕、段祺瑞 (D)張勳、黎元洪。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1918年(民國3-7年),關於這段時間中國的形勢,下面哪個敘述正確?(A)內政:總統孫中山,從事基礎建設 (B)外交:國內局勢動亂,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C)戰爭
- 下列關於清末革命運動的背景與過程,哪些敘述正確?(甲)受到甲午戰爭刺激,孫中山開始鼓吹革命 (乙)光緒31年,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 (丙)在同盟會的策劃下,革命黨發動廣州黃花岡之役 (丁)革命黨
- 關於「中華民國」的成立,哪些敘述正確? (甲)清廷宣布鐵路國有政策,引發仕紳不滿 (乙)革命黨利用湖北空虛,發動革命 (丙)臨時政府以南京為首都 (丁)《臨時約法》採用總統制 (戊)革命黨在十月
- 小白在某一歷史書籍中看到圖(五)漫畫,漫畫是在諷刺清廷的鐵路國有政策,事實上是要出賣路權給列強,以換取貸款。請問:清廷此一行為引發哪一個運動? 並且促成什麼事件的發生? (A)保路運動、建立中華
- 宣統三年,革命黨人發動起事,當時各省陸續響應,號稱「武昌起義」。請問:武昌起義發生地點,位在圖(六)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 中華民國是以民主共和政體立國,但是民主共和體制遭到兩次恢復帝制而被破壞。請問︰下列兩次恢復帝制的表格中,哪一個選項錯誤? (A)(B)(C)(D)
- 【題組】袁世凱不曾擔任過下列哪個職位? (A)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 (B)中華民國內閣總理 (C)中華帝國皇帝 (D)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題組】袁世凱死後,其手下將領群龍無首,因此形成軍閥割據的局面。軍閥依分佈位置分成北洋、南方軍閥。下列何者不屬於北洋軍閥?(A)滇系 (B)奉系 (C)直系 (D)皖系
- 【題組】請問:圖(七)到圖(九)的政治演變,是出現在民國幾年到幾年?(A)民國1~11年 (B)民國1~12年 (C)民國6~11年 (D)民國6~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