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 ( )中國考古學上的某一個時期,出現大型的磨光石器、裝柄,便於開墾荒地,發展鋤耕農業。收穫工具有了蚌刀、牙刀、骨鐮,更輕便銳利。飼養的牲畜除豬、狗外,還有牛、羊、雞、馬等。陶器也過渡到火候高、質地更堅硬的黑陶,種類大大增加,並開始使用輪製技術。此外,生產力的發展也使身強力壯的男子更成為生產的主力。請問此時期為下列何者?
(A)河南裴李崗文化
(B)仰韶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龍山文化。
(A)河南裴李崗文化
(B)仰韶文化
(C)河姆渡文化
(D)龍山文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關於資料儲存單位的大小排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GB>TB>MB>KB(B) TB>MB>GB>KB(C)TB>GB>MB>KB(D) GB>KB>MB>TB
- ( )明代為了防止海賊勢力,因此實行□□政策,並且罷市舶司。也不准日本商人來中國貿易。請問□□應填入下列何者? (A)朝貢貿易 (B)一條鞭法 (C)遷界令 (D)海禁。
- 55歲男性病人在肝臟超音波追蹤時發現陰影,安排三相式(pre-contrast, arterial phase, venous phase)電腦斷層掃描如圖示。根據Couinaud肝臟分葉法,該
- 【題組】興建青藏鐵路的過程中,工程師所要面臨的大自然挑戰為何? (A)強風侵襲 (B)凍土融解 (C)石灰岩溶蝕 (D)黃土流失
- 【題組】承上題,若該物體在 20 公尺高的位置繩斷自由掉落,且過程中無任何阻力和能量損耗,求物體落地前的瞬間其速度和動能各為多少?(A) 10 m/s ,1000 J (B)20 m/s ,40
- 右圖是一幅歷史照片與說明,圖說人物曾兩度被俘。依據說明,此人最可能先後被下列何者所俘?(A)中國共產黨、美國(B)中國共產黨、北韓(C)日本、美國(D)日本、中國國民黨
- 有一台起重機功率為 1000 瓦特,將一 20 公斤質量的物體從地面運到 20 公尺高的地方,【題組】求該物體所增加的重力位能為多少焦耳?(g = 10m/s2) (A)1000(B)2000
- 「隨著兩岸民間往來日趨密切,雙方書信、電信往來及轉口貿易額都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其所衍生的問題亦日益複雜。行政院乃於民國 80 年成立□□□,處理有關大陸事務。」上述文字最可能在介紹我國哪個官方組織
- 【題組_2】小儀利用天平與量筒測量某液體的密度,測得數據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_小儀所使用量筒的質量為__(16)___ g。
- 【題組】承上題,求第 10 秒時物體的動能為多少焦耳?(A)100 (B)400 (C)900 (D)1600
內容推薦
- ( )物體在點光源與屏幕連線中間上,當物體向點光源移近時,影會如何?(A)影漸大 (B)影漸小 (C)影不變(D)影有時增大,有時縮小。
- 【題組】跨國界的國際河川在水資源利用上常會引發水源爭奪的問題,請問:中國在下列哪一個地區興建水庫,便會引起中南半島上國家的抗議?(A)嶺南丘陵(B)橫斷山脈(C)青藏高原(D)四川盆地。
- ( )一位作家呼籲:希望作家不要身處危難,卻仍然成天做著新式或舊式的鴛鴦蝴蝶夢。我們要關心現實,寫我們的現實,主要一點便是反買辦、反崇洋媚外、反分裂的地方主義。這段話反映哪一個時期臺灣的文學思潮
- 【題組】2)行光合作用時,所需的水和二氧化碳,分別會從何處進入葉中? (A)丁 (B)甲、丙 (C)甲、戊 (D)乙、丁。
- 沿斜面施 20 牛頓的推力將 6 公斤重的物體沿著斜面往上推 20 公尺,如附圖所示。試問重力對物體共作多少功?(1 公斤重=10 牛頓) (A) -125 焦耳 (B) -200 焦耳 (C)
- ( ) 迂迴的山路轉彎處都會裝設「凸面鏡」而非平面鏡,其原因為何? (A)物體經凸面鏡反射的成像較大 (B)物體經凸面鏡反射後的成像為實像 (C)凸面鏡的成像範圍較大 (D)遠處的物體可以成像。
- 【題組】國與國之間為了水資源發動戰爭時有所聞,尤其以乾燥地區為多且最為明顯。請問:下列哪組國家的配對最容易產生此種緊張關係?(A)馬來西亞與新加坡(B)法國與英國(C)以色列與約旦(D)巴西與智
- ( )年中國爆發「六四天安門事件」,隔年臺灣也有成百上千的大學生群聚臺北中正紀念堂抗議,要求加速民主改革。請問:這場社會運動為何? (A)二二八和平公義運動 (B)野百合運動 (C)反
- 【題組】3)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氧氣和水分由哪一部位釋出? (A)己 (B)丁 (C)丙 (D)甲。
- ( )王同學想要到中國遊學,尋找了當地的氣候資料,如附表所示,請根據表中資料加以判斷,當地的氣候類型應該為何? (A)高地氣候 (B)溫帶草原氣候 (C)溫帶沙漠氣候 (D)溫帶季風氣候。
- ( )如圖為某次在 A 地點發生地震,地震波在地層內傳播到地表的情形,則甲~丁中何處稱為震央?(A)甲 (B)乙 (C)丙 (D)丁。
- 全球面積最大的亞馬孫盆地位置如附圖所示,請問亞馬孫盆地位於下列何洲?(A)美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極洲。
- ( )世紀初,在敦煌的一個廢棄郵袋中發現一封由一位古代波斯商人以其母語給身在撒馬爾罕的同伴所寫的信,信中記錄他目睹「昨日還是皇帝之諸侯的匈奴人」劫走了皇帝:「先生啊,他們所說的末代皇帝因為
- ()乾隆時期的諸羅縣地方遼闊,匪徒蔓延、治安不佳,之後道光、咸豐年間的海音詩也提到嘉義縣、臺灣縣交界一帶的「曾文溪畔少行人,草地常愁劫奪頻」。根據上文,我們可以得知 (A)臺灣土地貧瘠,人民無以維
- 首都的設置往往有許多不同的考量,有的國家首都設在最大城,有的國家為平息紛爭或促進開發而另設新城。下列哪個美洲國家首都的設置與該地的自然環境有極大關係,導致首都內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形成該國的最大
- 19 世紀巴爾幹半島展開民族獨立建國運動,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請問:【題組】( )巴爾幹半島上當地的斯拉夫民族主要多信奉什麼宗教? (A)佛教 (B)伊斯蘭教 (C)希臘正
- ( )「臺灣是位於聚合性板塊邊界」不能解釋下列何種現象? (A)臺灣常有地震發生 (B)臺東 八仙洞一帶隆起海面數公尺以上的古海灘 (C)花蓮 八里灣溪河邊光滑圓潤的鵝卵石 (D)墾丁沿海受古海
- 某氣體在一壓力-體積(P-V)圖中,其狀態沿著圖中所示的路徑A→B→C→A 變化,在變化的過程中 A、B、C 三點的溫度高低為何?(A) B=C>A (B) A=B>C (C) A=C>B(D)
- ()荷蘭駐某國商館館長致信巴達維亞城總督,他在信中說:「在臺灣(大員)徵稅,必將在某國引起甚大之憤怒……某國人自以為比荷蘭人先到臺灣,使臺灣成為貿易地,故某國對臺灣應有特殊之權利。」文中的「某國」
- ( )元朝大部分時間禁止使用金銀銅錢,合法通貨只有紙幣一種。請問元代發行的紙幣發生什麼問題? (A)民眾拒絕使用紙幣 (B)紙幣沒有通行全國不夠方便 (C)紙幣發行數量不足使流通量少 (D)因其
- 【題組】( )巴爾幹半島的伊斯蘭教信仰,與曾受哪一帝國統治有關? (A)波斯帝國 (B)亞歷山大帝國 (C)阿拉伯帝國 (D)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 ( )民國 年 9月21日南投發生 大地震,地震規模 3,震央震度 級,則在高雄市的小惠當天所感受到的資訊何者正確? (A)地震規模小於 (B)地震規模大於 (C)
- 下圖為巴西首都巴西利亞的氣候圖。關於此氣候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夏雨冬乾的熱帶莽原氣候 (B)夏乾冬雨的溫帶地中海型氣候(C)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 (D)適合發展農、牧的草原氣候。
- ()有一句諺語:「臺灣人放尿攪沙無(不會)結堆」,諷刺臺灣人不團結,關於此諺語的認識,以下正確的是 (A)這是描述臺灣社會械鬥頻繁,政府控制力弱 (B)這是描述臺灣羅漢腳影響社會治安 (C)這是描
- ( )年日本統治臺灣頒布的《六三法》,其第一條:「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由此條文內容來看,《六三法》對於當時臺灣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A)從此臺灣人可以自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