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四)有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受電台記者的訪問,記者問我的座右銘是什麼?我說座右銘,從小到大每個時期都不一樣,講起來真說不完。他接著又問,那你的墓誌銘是什麼?我不假思索,立刻回答:「我沒有墓誌銘,因為我連墓碑都不要!」 記者睜大眼看我。我告訴他:「我早就寫好了遺囑,等到那一天來臨,就把骨灰撒向大海,什麼都不需留下,一切簡單就好。」 這樣的決定,並不表示我是一個灑脫的人,而是我想強調,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重點不是做完之後有沒有人會記得你。 你生命中所做的每件事,不是為了要留下碑文,期待別人的懷念或是歌功頌德;你的奮鬥、你的努力,儘管除了天地,無人知曉,你都仍然願意以同樣的熱忱去付出。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在當下充分享受了那些付出的過程。 涓涓滴滴,如人飲水,只有你自己靜下心來時最知道。在人生最後的終點上,不管你從事何種行業,你是個總裁、公務員、藝術家或是勞工。我們要問自己的是:我有沒有因為樂在這個「位置」上,而讓自己的生命變得充實而豐滿?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一個人的名聲、財富、權勢的有無,也與偉大不偉大無關,而是你是否認真的在過程中盡心盡力,讓自己沒有遺憾。我想舉兩位我非常欽羨的人物為例,他們都把自己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生命的光彩與活力。 第一位是大家所熟知的美學大師蔣勳先生。蔣勳在繪畫與文學方面傑出的成就不需我多說,眾所皆知。五十歲那年,他決定辭去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專心做一位「自由人」。
系主任是多少學者想追求的職位,它象徵著在學術上一定程度的肯定與位階,有好的名聲、有穩定的生活。事實上蔣勳也樂在教學,帶領學生上山下海巡訪美的感動。然而最後他選擇不要了,很多人無法理解,不少人會問:「為什麼?」 為什麼?因為蔣勳覺得生命中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比系主任的頭銜更值得去追求與探尋。他一方面專注於創作,每年空出一段固定的時間潛心繪畫;另一方面他南北各地演講,著書不斷,就為了致力提升民眾美的觀念與實踐,讓更多的人能夠來欣賞生活與藝術的美。這些年來,無論是他的畫展,或是演講、著述,都吸引極多的觀眾與讀者,影響廣大,蔣勳讓「美」重新在我們的生活中活了過來!這種成就有時候是無法以數字度量的,但正因無法度量,這樣的心更顯偉大! 第二位是前亞都飯店的總經理蘇國垚﹝ㄧㄠˊ﹞先生。國垚是我非常得力的左右手,也是我極力培養的接班人,就在他即將在事業上達到高峰時,卻毅然決定要離開他耕耘了二十多年的旅館服務業,聲望與權力都在眼前,一蹴可幾,他卻不要了,很多人也不敢相信。 大家也很想問:「為什麼?」 為什麼?我百般地慰留,但也在與他溝通的過程中,對他充滿了敬意。 蘇國垚告訴我,他對自己的生命規劃很清楚,工作二十年,接著教書二十年,努力學習了、也要認真付出,然後一生也就足夠了。我記得那時,台南麗緻飯店剛要開始,他受我請託,勉強將計畫延後了兩年,等飯店營運穩定後,他毫不戀棧,立刻打包到高雄餐旅學校教書。 他所追求的並不是一個「職位」,在乎的也不是「薪」,而是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且因為給予而熠熠有光。這樣的蘇國垚,到了教育界立刻成為非常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他對學生總有用不完的熱忱,面對好學生,他竭盡所能;面對資質較差的學生,他更是傾注全力,利用早上六、七點或下課後的時間,主動免費幫學生補習,有教無類、無私無我,現在想選修他的課的學生每次都得排好長的隊伍。生命有許多不同的追求,「獲得」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 蔣勳和蘇國垚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價值是要靠自己去追求創造的。 你必須不斷的問自己,你要成為一種什麼樣的人?而當你選定了以後,你必須熱愛自己所選擇的,盡己所能將它做到最好,那麼你的人生必然過得精采而有價值。 ~節選自嚴長壽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生命的價值

46.作者嚴長壽認為生命的價值是什麼?(2 分)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3),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