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魚類能在冬天結冰的海面下生存,其主要原因為何?
(A)水的溫度越低,密度越小
(B)水溫降至4時密度最大,溫度再下降,密度越來越小
(C)水結冰時會吸熱
(D)氧氣喜歡溶解在冰中
(E)水的組成元素含有氧。
(A)水的溫度越低,密度越小
(B)水溫降至4時密度最大,溫度再下降,密度越來越小
(C)水結冰時會吸熱
(D)氧氣喜歡溶解在冰中
(E)水的組成元素含有氧。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氣孔與皮孔的敘述,何者正確?(A)氣孔與皮孔皆由活細胞所構成 (B)氣孔由表皮細胞特化,皮孔由木質部特化 (C)紫背萬年青的氣孔只分佈在葉的下表皮 (D)皮孔多分佈在雙子葉木本植物的莖、根
- 火星的環境在許多方面與地球相似,其表面亦有大氣層,只是大氣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與地球的原始大氣組成類似。在地球人口爆炸的現在,也許移居火星是人類未來的出路之一。這項未來工程的首要要務之一便是改
- 某地區水域浮游動物體內的DDT濃度只有0.04ppm,到了捕食魚類的猛禽體內已高達25ppm。下列有關此現象的敘述,哪些正確?(A)DDT為水溶性物質,故易汙染水域生態系(B)DDT為水溶性物質
- ①提出質量守恆定律 ②提出定比定律 ③提出氧化理論 ④推翻燃素說,上述敘述中,為拉瓦節的貢獻共有幾個? (A)0 (B)1 (C)2 (D)(E)4
- 小天想要走某條古道,隨身帶了本區之等高線地形圖,圖中虛線代表谷道。根據等高線判斷,在圖中有標示符號的各點中,他「無法」見到哪個地形景觀?(A)瀑布(B)壺穴 (C)河階 (D)單面山。
- 三相平衡系統中,若線電壓為 200 V(有效值),線電流為 10 A(有效值),功率因數為 0.6,則此系統的總實功率為何?(A) 204 W(B) 1200 W(C) 168 W
- 小明上大學,新生報到第一天量測椰林道上某棵椰子樹莖的圓周,四年後順利畢業,再去量測同一顆椰子樹圓周,發現沒有改變,請問原因為何?(A)因為莖內沒有維管束 (B)因為莖內維管束隨著生長而退化 (C
- 下列有關「環境改變-對生物的影響」,哪些正確?(A)臭氧層破壞-生物DNA突變(B)全球暖化-農作物生長加速(C)酸雨-藻類大量繁殖(D)戴奧辛汙染-綠牡蠣(E)重金屬汙染-人體的痛痛病。
-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元素為何?(A)氮、氧 (B)氧、矽 (C)矽、鐵 (D)鈉、氯(E)鐵、鋁
- 下列各分子何者本身無氫鍵但可以和水產生氫鍵? (A) CH3OCH3 (B) C6H12 (C) CH3COCH3 (D) CH3NH2 (E) HCOOH。
內容推薦
- 模式標本是研究上用來做什麼用的? (A)保存物種基因 (B)比對物種形態 (C)判定生物演化速率 (D)判定生物間血緣關係。
- 小明作實驗觀察光合作用,下列哪一項條件的變化較不會影響光合作用?(A)O2(B)CO2 (C)H2O (D)溫度。
- DNA之二股,二股之氮皆為15N以 表示,一股15N一股14N以 表示,二股皆為14N以 表示,若親代為 之細菌在14N之培養基中繁殖,經第三次分裂後,培養基中的細菌, 為何? (A)
- 水受熱變成水蒸氣時,會產生何種變化?(A)原子排列方式改變 (B)分子數量增加 (C)分子質量變輕 (D)分子的形狀變大 (E)分子間距離變大。
- ◎圖(十一)為某範圍區的氣候及動、植物景觀。請回答21-24題:【題組】由圖可知,「ㄅ」地為何種氣候類型?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乾燥氣候 (C)熱帶莽原氣候 (D)熱帶季風氣候。
- 下列為索耳未法製造流程圖,請寫出(1)~(5)物質正確之化學式。
- 下列有關「呼吸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A)仙人掌不會進行呼吸作用 (B)人類不會進行無氧呼吸 (C)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皆在粒線體的內膜上進行 (D)一分子葡萄糖經有氧呼吸所產生的 ATP 約為無
- 下列關於乙烷、乙烯、乙炔、苯分子的性質比較,何者正確? (A)乙烯、苯中碳的混成軌域均為sp2 (B)乙炔、乙烷中碳的混成軌域均為sp3 (C)碳與碳的鍵長:乙烷>苯>乙烯>乙炔 (D)碳與碳
- 第二部份:多重選擇題,共40分下列有關錯合物K4[Fe(CN)6]之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此錯合物俗稱「赤血鹽」 (B)錯合物中Fe之氧化數為+3 (C)錯合物之配基屬於單牙基 (D)錯
- 過點P(0, -4),與圓(x -1)2 + (y-1)2 = 8相切的切線方程式為【19】 。
- 11 微分方程式 ,其中 c1,c2 為任意常數,求α + β :(A) −1 (B)0 (C)1 (D)2
- 關於「植物的呼吸作用」,下列何者正確?(A)植物細胞白天進行呼吸作用不一定需要氧 (B)植物在白天行光合作用,晚上才行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其中的「碳」源來自輔酶 (D)植物幼
- 下列有關各物質性質的比較,何者正確? (A)第一游離能:He>B>Be>Li (B)移去一個最外層電子所需能量:F->Cl->Br->I- (C)電負度:Cl>P>Al>Mg (D)電子親和力
- 已知單中心分子AB3與雙中心分子A2B2均遵守八隅體規則,且A、B為第二週期元素,AB3中的A原子以sp3混成軌域與B原子鍵結;A2B2有順反異構物,且兩個A原子均以sp2混成軌域與B原子鍵結
- 求直線x -y - 3 = 0與圓x2 + y2-2x -3 = 0的交點坐標為【20】 。
- 下列何者是腎臟再吸收鈉離子最大量的管段? (A)近曲小管 (B)亨耳氏套 (C)遠曲小管 (D)集尿管。
- 下列有關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比較,哪一項敘述正確?(A)人體可進行無氧呼吸之酒精發酵 (B)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較多 (C)有氧呼吸會產生二氧化碳,而無氧呼吸不會產生二氧化碳 (D)兩者皆需在粒線體
- 下列各組物質的敘述,何者正確? (甲)異戊烷、正戊烷、新戊烷 (乙)順-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丙)矽晶體、白磷、斜方硫 (丁)間-二甲苯 、鄰-二甲苯、對-二甲苯 (戊)H2O、NHHF
- 下列各組分子中何者中心原子混成軌域相同,且分子皆不具永久偶極矩? (A)XeFCH4 (B)BISO3 (C)NFH2S (D)NHPCl3 (E)COBeF2。
- 如右圖,由甲、乙兩途徑運輸水、無機鹽,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乙兩途徑的運輸與根部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有關 (B)甲途徑會進入細胞內,乙途徑則只經細胞間隙(C)水由 3 進入 5 需藉主動運輸(
- 細胞行有氧呼吸產生能量的整個過程發生在何處?(A)細胞質及粒線體(B)細胞質及核糖體(C)粒線體及核糖體(D)細胞質及葉綠體(E)葉綠體及核糖體。
- 光合作用時,於基質中進行的卡爾文循環,需要消耗 ATP 和 NPH 的步驟是何者?(A)CO2→甘油酸 (B)甘油酸→三碳糖 (C)三碳糖→葡萄糖 (D)三碳糖→五碳糖。
- 十、MmKrumboltz認為,雖然遺傳和環境對人們的行為影響深遠,但學習也是影響人們行為 發展的一項有力因素,傳統生涯理論太過依賴特質與特徵論,但在目前多變與不確定的 時代,生涯協助的重心應放更多於
- 木質部中連續水柱的成因是(A)木質部的低滲透濃度 (B)導管內水分子間的內聚力 (C)水分子不同的濃度梯度 (D)根壓。
- <京都議定書>將於 2012 年到期,因此 190 國一萬多名代表於印尼峇里島,展開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暖化問題會議,期於兩年後敲定具體協議,接續十年的簽署。那一個國家不願簽署<京都議定書>,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