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光在下列何種物體中傳播時速率最快?
(A)玻璃
(B)真空
(C)空氣
(D)水。
(A)玻璃
(B)真空
(C)空氣
(D)水。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附圖中哪一個國家,由於地處黑海進入地中海的海峽門戶,交通位置重要,成為歐亞大陸東西之間往來的交會地區,因此被稱為「歐亞陸橋」?(A)甲 (B)乙 (C)丙 (D)丁。
- 某天,上海的報紙如此描述:「無數的人民都曾為了勝利狂歡過,而今卻如水益深,如火益熱,大家不得聊生,他們痛苦極了,比未勝利時還苦……所以至此的一個大原因,是金融改革的失敗,許多人愈來愈不相信手上
- 下列何者不屬於葉片的組織? (A)肌肉組織 (B)表皮組織 (C)葉肉組織 (D)輸導組織。
- 得榮以音叉進行實驗來探討物體如何產生聲音,在用橡皮槌敲擊音叉後,用手握緊音叉的金屬部分。試問關於在握緊音叉前、後的發聲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握緊後音叉無法振動,故不再發聲 (B)音叉本
- 關於電腦病毒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通常具有傳播性。例如將病毒自動複製並群發給儲存的通訊錄名單成員(B)某些病毒具有感染性,比如感染中毒使用者電腦上的其他檔案(C)大部分病毒在電腦關機後即會
- 【題組一】請根據附圖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圖中指出紅綠色盲的等位基因是位於X染色體的隱性等位基因,而Y染色體上無此等位基因。這種現象叫做:(A)單基因顯性遺傳 (B)性聯遺傳 (C)隔代顯性遺傳
- 1920 年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曾攜手合作,當時的共同目標是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兩黨後於 1927 年拆夥,又在 1937 年再度組成統一戰線。上述國共第二次合作的目標為何?(A)攘外
- 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常因細胞膜和細胞壁緊貼而不易觀察到細胞膜,此時可以下列何種方法使二者分離? (A)加濃食鹽水ˉ(B)加清水ˉ(C)加生理食鹽水ˉ(D)加濃硫酸。
- 【題組】片中來自臺灣的男主角因為出一張新專輯,必須由重慶趕回臺灣宣傳。當他從重慶趕回臺灣時,必須將手錶作何調整?(A)調快 1 小時 (B)調快 2 小時(C)調慢 1 小時 (D)不需調整。
- 關於隨機存取記憶體的說明,以下何者正確?(A)是唯讀(read only)記憶(B)簡稱 RAM,是可與CPU直接交換資料的記憶體,也叫主記憶體(C)屬於非揮發性記憶體(D)讀取或寫入記憶體時,
內容推薦
- 玉婷在某雜誌看到以下一段文字:「……毛澤東提出七年趕上英國,十五年趕上美國的構想。在農業上致力於增產運動,毛澤東相信群眾的力量,當時民歌傳唱『稻粒賽玉米,黃豆像南瓜,花生像山芋,山芋趕南瓜』,
- 民國十五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至民國十七年完成全國統一,這期間曾發生下列事件:(甲)張作霖遭日軍炸死 (乙)寧漢分裂 (丙)五三慘案 (丁)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依其發生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
- 下列哪種設備同時兼具輸入與輸出的功能?(A)掃描機 (B)外接硬碟 (C)觸控式螢幕 (D)麥克風
- 必須依靠物質才能傳播的波,稱為力學波,而傳播波動的物質稱為什麼?(A)介質 (B) 頻率 (C) 振幅 (D) 波峰
- 臺灣歷史上的國際競爭時期,介於哪兩個時期之間? (A)鄭氏時期、清領前期 (B)史前時代、鄭氏時期 (C)清領前期、清領後期 (D)鄭氏時期、日治時期。
- 附圖為南美洲行政區圖。新聞報導:「2001年6月30日一艘在巴拿馬註冊的阿根廷油輪,在智利外海發生漏油,不過卻繼續行駛了一百二十公里才通知有關單位,因此油污已經擴散開來,把海岸染得一片漆黑。」請回答7
- 東東在網路上查詢歷史資料時,多半是在尋找「關稅自主、公路建設、廢兩改元」等相關內容。東東應該是在查詢哪個時期的歷史事件?(A)八年抗戰 (B)十年建設 (C)二次大戰(D)國共內戰
- 第一題:在規劃行銷策略時,一個常被遵循的步驟是市場區隔、選擇目標市場,然後產品定位。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一)請解釋市場區隔(market segmentation)的意義?【5 分】
- 這個遺址位於一座公路旁的巨大岩石山巖,高約 380 公尺,面海之峭壁上有數十個被海水沖蝕而成的洞穴。人們以漁獵採集維生,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製陶,以敲擊的方式製作
- 附圖是A酵素反應速率(活性)與溫度變化的關係圖,若A酵素為某種生物生存所必需。請推測此種生物最可能生存於下列何種環境? (A)地熱溫泉 (B)高山草原 (C)非洲沙漠 (D)熱帶雨林。
- 西元 1953 年,美國科學家米勒在實驗室中將數種氣體裝入密閉容器中,模擬原始地球的環境,則其所使用的氣體不包括下列何者? (A)臭氧氣 (B)水氣 (C)甲烷 (D)氨氣。
- 人稱「少帥」的張學良,於民國九十年以 101 歲高齡去世;他對中國近代歷史影響深遠。下列哪項歷史事實與他無關?(A) 中共抗美援朝 (B)宣布東北服從中央,完成中國的統一 (C)民國二十五年發動
- 中亞的吉爾吉斯共和國,其國家名稱「吉爾」是指草原,「吉斯」指的是流浪,它的含義即「草原上的牧民」,由此可看出吉爾吉斯當地傳統的產業活動,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為何?(A)地處內陸(B)平坦的地形(C
- 在中國的農業帶上,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南部為二、三穫的水田區;北部為一、二穫的旱田區。試問農業區收穫次數的不同,主要受到何種自然條件的影響? (A)地形 (B)雨量 (C)溫度 (D)技術。
- 考古學家將石器時代分為舊石器和新石器兩個階段,主要的依據為何? (A)石器發現的先後 (B)石器形狀的大小 (C)石器製作的方式 (D)石器數量的多寡。
- 關於複式顯微鏡的使用,下列哪一種方法是正確的? (A)光線不足時,可轉動粗細調節輪 (B)先用高倍物鏡,能迅速找到目標物 (C)若目鏡是10x,物鏡是10x,則放大倍率是20倍 (D)蓋玻片以
- 清宣統皇帝一生當中,一共登基三次,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下列哪個登基事件與溥儀無關?(A)接續光緒皇帝即位 (B)滿州國登基 (C)復辟事件登基 (D)洪憲帝制登基
- 中國境內的荒漠化土地面積已經超過全國耕地面積,所造成的問題中不包括下列何者? (A)沙塵暴 (B)植被稀少 (C)凍土廣布 (D)水土流失嚴重。
- 聲音在下列哪一種介質中傳播速率最快?(A)20℃的水(B)20℃的鋼鐵(C)20℃的空氣(D)15℃的空氣。
- 地球形成最初沒有氧氣,現在大氣中有 21%的氧氣從何而來? (A)氧氣從地球火山活動噴出 (B)大量隕石撞擊帶來 (C)光合作用生物出現後產生而來 (D)人類改造大氣而來
- 中國在實施經濟改革開放以後,對於傳統農、牧業活動的影響甚大。下列有關中國近年來農、牧業活動的轉變,何者正確? (A)作物改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 (B)農牧業產品轉為以自給性為主 (C)糧食作物等栽
- 歷史老師告訴同學:「1950 年代的某場戰爭,使得美國派遣第七艦隊協防臺海,穩定我國在臺灣的政經局勢。這場戰爭的中共戰俘也歸降我國,我國政府遂將該日訂為自由日,大肆宣傳。」該戰的地點位於附圖中
- 【題組】如果美如想要探討,「阻塞氣孔是否會影響植物的蒸散作用」,則他應該選擇哪兩組來當作實驗組與對照組呢?(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甲、戊
- 【題組】美如比較甲和乙量筒的實驗結果,甲量筒下降20mL,乙量筒下降6mL,則美如可以得到何種推論? (A)有葉片,則蒸散較快 (B)空氣濕度可能會影響蒸散速率 (C)氣孔的數量會影響蒸散速率
- 海馬、山椒魚、鱷魚、章魚、魟、鯊魚、比目魚、櫻花鉤吻鮭等,屬於硬骨魚的有幾種?(A) 2 (B) 3 (C) 4 (D)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