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 )隨著蘇聯的瓦解,共產主義現今已逐漸沒落。請問:共產主義興起的背景與下列何者有密切的關係?
(A)文藝復興
(B)工業革命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
(A)文藝復興
(B)工業革命
(C)科學革命
(D)啟蒙運動。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一大氣壓下,對 100 公克水加熱時,其加熱時間與溫度的關係曲線圖如下圖所示。若加熱前,水的初溫 20℃,假設熱源所加熱量全部讓水吸收(沒損耗),且熱源每分鐘供給熱量 400 卡,則 t 應為
- ( )世紀「他」統治法國期間,大力提倡文藝,在巴黎建立了凡爾賽宮,供自己和法國貴族居住。請問:上文描述的是哪位帝王?(A)腓特烈二世 (B)彼得大帝(C)凱薩琳二世(D)路易十四。
- ( )我國的國慶日是「雙十節」,是為了紀念武昌起義成功。請問:法國的國慶日是為了紀念以下何事? (A)拿破崙登基 (B)群眾攻陷巴士底監獄 (C)七月革命成功 (D)凡爾賽宮完工。
- 十五世紀中,哥倫布從歐洲出發向大西洋尋找想像中的東方國度,當時他刻意將船隻航行的路線降至 30°N 以南的海域。請問:哥倫布此種作法,利用了下列哪個區域的風力,得以順風而行前往西方,最後到達美
- ( )從科學革命到啟蒙運動,歐洲此時期一脈相傳的價值觀念為下列何者? (A)傳統權威 (B)封建秩序 (C)教會權威 (D)理性主義。
- ( )今日民主國家的人民能自由表達意見,不受嚴密的思想控制,與下列哪一時期思想家強調打倒權威、追求自由的主張最有關係?(A)工業革命(B)文藝復興(C)科學革命(D)啟蒙運動。
- 小城於網路上瀏覽世界著名節慶,想找個機會參加。但眼尖的他發現有個節慶可能是旅行社誤植,並不符合該國自然及人文環境特色。請問:下列哪個節慶與國家配對,最可能有誤?(A)西班牙番茄節 (B)義大利
- ( )下列哪一位科學家最早使用自製的望遠鏡去觀察天體運行,並發現太陽黑子及銀河系中的眾多恆星,證實了前人「太陽中心說」的學說,而有「天文學界的哥倫布」之譽?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笛
- 西亞地區的居民修築坎井,灌溉農田,這種特殊的水資源開發方式,與當地哪一種特性有關? (A)岩層堅硬,儲水較多 (B)氣候乾燥,水分容易蒸發 (C)雨水充沛,減少土壤流失 (D)地下水豐沛,減少
- 法國水力發電公司考慮到氣候變遷的影響,瑞士阿爾卑斯山冰河可能逐漸消失,計畫大幅提升太陽能和風力發電能力,彌補隆河水位較低時的發電。發電地區於法國布列塔尼半島(49°N一帶),當地的風力發電扇應
內容推薦
- ( )世紀以後,哪一項改革為世界各國帶來財富的累積、社會的進步與國力的提升,並可藉此成為重要的世界強權? (A)民主革命 (B)啟蒙革命 (C)科學革命 (D)工業革命。
- ( )自啟蒙運動以來,思想家輩出,世紀時,以和平漸進改革方式進行民主改革的是下列哪一個國家? (A)英國(B)法國(C)奧國(D)俄羅斯。
- ( )關於 世紀工業革命對歐美社會和經濟的影響,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提供廉價商品,改變人們的物質生活(B)君權神授說興起,君主專制盛行(C)工廠制度應運而生,出現貧富懸殊的現象(D)
- ( )世紀,發生於英國的「清教徒革命」與「光榮革命」,其結果均削弱了下列何者的權力? (A)議會 (B)教會 (C)國王 (D)市民階級。
- ( )西元 1年英國約翰王向貴族們徵收新的稅賦,而在 1年被貴族脅迫簽下文件,文件中規定,由貴族組成的委員會有權隨時召開會議,國王不得任意審判、逮捕人民或徵收新稅。請問:上述條
- ( )英國國會所通過的《權利法案》,是英國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關於《權利法案》內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規定國王可不經過國會同意,擅自徵稅 (B)國王有權否決國會通過的法案 (C
- ( )以下哪一個現代的民主政治制度,並非起源於英國?(A)國會代議制度 (B)責任內閣制 (C)總統制 (D)政黨政治。
- ( )受到啟蒙運動思想的影響,西元 世紀時,俄國凱薩琳二世、普魯士腓特烈二世等歐洲部分國家的君王,雖然仍採取專制統治,但也同時進行司法改革、推廣教育等開明措施,一切以富國強兵為目標,此種政
- 10 質量為 2 克的子彈自槍內以 400m/s 之等速度射出,若火藥爆炸作用於子彈之時間為 10-3秒,則火藥作用於子彈之平均力為多少牛頓?(A)8×105(B) 8×104(C) 8×103(D)
- 11 以攝氏 27℃的空氣把汽車輪胎充氣至 2 大氣壓,長途旅行行駛後,輪胎內氣壓變為 5 大氣壓。若體積不變,輪胎內空氣溫度約攝氏多少度?(A)34℃ (B)68℃ (C)102℃ (D)375
- (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國作家史杜威夫人在 年發表的作品,由於本書內容描述當時美國的社會議題與南北差異,所支持的觀點激怒了美國南方民眾。請問:上述這本書所支持的觀點為何? (A)
- (1) 年 月 日,居住在今花蓮地區的加禮宛人攔截清兵請撥糧食的文書,次日分路圍攻清軍營堡,清廷要求查明起因。當地官員在報告中提出事件是因漢人購買糧食而發生爭執,加上漢人長期的欺凌
- 2宜蘭縣頭城鎮的地名由來,是清嘉慶年間,一位漢人率眾首次開墾蘭陽平原,並在此建築土城防禦而得名。請問此漢人是何人?(A)曹謹 (B)蔡牽 (C)鄭經 (D)吳沙。
- ( )美國獨立後,制定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憲法,成為往後民主國家的典範。請問:美國憲法中「三權分立」的精神,是實現哪位學者的政治理想?(A)孟德斯鳩 (B)盧梭 (C)洛克 (D)笛卡
- 3大溪往三峽的路上,有一個特殊的地名──二鬮里。鬮,音ㄐㄧㄡ,本義為抽籤,和新北市五股、新北市九份、苗栗頭份一樣,這些地名具有「股」、「份」、「鬮」等字,其緣由來自於清領時期土地拓墾的何種現象? (A
- (2) 李春生經營事業有成;他因為臺灣茶葉與煤油致富,除了成功製銷標牌「Formosa Ooloong Tea」的烏龍茶到歐美市場而譽為「臺灣茶葉之父」外,也因熟悉洋務與具備外語長才深獲中國與外國官方
- 4位於新竹縣北埔鄉的「金廣福公館」是著名古蹟,與清領時期的土地開墾有密切關係。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是由漢人金廣福所開設的 (B)為籌措合資開墾的資金而成立(C)必須向政府申請渡臺證照 (D)為
- 5諺語:「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字面上指輸人但不能輸氣勢,輸掉氣勢,面子上就過不去了;今日引申為激勵他人,振作士氣。但此句諺語最早出現在清領前期,主要是用來形容下列哪一種社會現象?(A)械鬥頻繁的
- ( )李春生的崛起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密切的關係?(A)鴉片戰爭 (B)開港通商 (C)牡丹社事件 (D)甲午戰爭。
- 6清帝國領臺時期,民間經常發生「械鬥」,令同學們印象深刻。下列哪一位同學對於械鬥的看法,最為接近歷史事實?(A)亞緹:北郊與洋行的商人為了爭奪商業利益,開始發生械鬥(B)以柔:保生大帝和基督教長老教會
- ( )像李春生這類熟悉對外貿易的人,往往具備下列哪一身分? (A)買辦 (B)進士 (C)長老 (D)郊商。
- 7清帝國領臺初期,臺灣械鬥頻繁。下列哪一座歷史遺跡是械鬥時防禦的據點,可為此歷史作見證?(A)延平郡王祠 (B)鹿港鎮的隘門(C)大甲鎮瀾宮 (D)三峽清水祖師廟。
- 8清光緒 12 年,為了控制大嵙崁地區的番社與掠取樟腦資源,清軍結合臺灣仕紳之力,以優勢火力襲擊泰雅族人,爆發大嵙崁事件,戰場涵蓋新北市三峽區至桃園市復興區一帶。請問這跟清領時期的何種政策有關?(A)
- 9現今政府在施政上常被批評「重北輕南」,但其實早在清帝國領臺後期便可見其端倪。請問:186年代,臺灣政治、經濟重心逐漸由南部轉移至北部,主要原因是?(A)南部米、糖產量減少,經濟蕭條。(B)南部未開放
- 1永鈞是清領時期臺南地區賣米的臺商,經常將稻米賣到廈門。為了和其他商人合作、保障貿易權利,他可以加入下列哪些公會組織? 甲、 布郊 乙、米郊 丙、南郊 丁、北郊 己、廈郊 庚、泉郊(A)甲乙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