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6. 已知一直線過 (1,2) 和 (9,2) ,已知其方程式為y=ax+b ,則a+b=?
(A)2
(B)-2
(C)3
(D)10 。
(A)2
(B)-2
(C)3
(D)10 。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3),B(0),C(0),D(0),E(0)
內容推薦
- 陳爺爺在離開山東老家四十年後,終於返回大陸探親。當時政府開放探親,與下列何事有關? (A)解除戒嚴 (B)宣布戒嚴 (C)開放小三通 (D)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 0中國某地的歷史建築,充滿著濃厚的俄羅斯風情,原來是此地曾在瓜分風潮時,成為俄國的勢力範圍。請問:須前往下圖中的哪一地區,才能欣賞到這些傳統的俄羅斯建築? (A)甲 (B)乙 (C)丙 (D)丁
- 在水中加入砂糖溶解後得到糖水,其中糖水的濃度=×100%,若將 60公克的糖,加入 240公克的水中,則這杯糖水的濃度是多少?(A) 25% (B) 20% (C)15% (D)30%
- 臺灣第一位進士是誰? (A)沈有容 (B)沈光文 (C)鄭經 (D)鄭用錫。
- 近年來,我國在參與國際事務上屢遭打壓,官方的外交活動推展困難,其主要原因為何? (A)中共強勢打壓 (B)我國在經濟方面表現不佳 (C)國內情勢不穩 (D)政府缺乏完善的外交政策。
- 【題組】 ⑷ ecotone
- Michael E. Porter所提出的國家競爭優勢模型中,所謂「臺灣地處亞熱帶,陽光充足、溼度高,適合各類蘭花生長,自來即有『蘭花王國』的美譽,每年蘭花外銷數量高達千萬株。」是指台灣蘭花產業
- 設x、y、z皆不為0,且2x=3y,7y=4z,求 (2x+y+z):(x+3y-z)=?(A)23:11 (B)61:65 (C)49:23 (D)64:55
- 關於清領前期的臺灣文教建設,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A)社學完全是民間設立的學校 (B)儒學又分為府學和縣學 (C)清領時期的教育事業民間不能插手 (D)清領前期的文教事業非常發達。
- 中華民國遷臺後初期,為了穩定各地情勢,實施各項革新措施。在經濟方面的改革中,為了穩定金融狀況,政府還實施下列哪項措施? (A)加入國際經濟組織 (B)發展高科技產業 (C)發行新臺幣 (D)十
內容推薦
- 五、試說明自然保護區設置的依據與條件及現有自然保護區的名稱與位置。(20 分)
- 中共與美國建交後,對我國改採和平統戰策略,並提出「三通四流」的口號,希望與我國有進一步的和平往來。【題組】請問:中共提出的「四流」中,何者不是主要的交流內容? (A)文化 (B)軍事 (C)經濟
- 許小喵在複習歷史課文時,針對清末列強的侵略,整理了一份表格(如下表)。請問:下列表格的主題應該是什麼?(A)俄國的侵占 (B)法國的逼迫 (C)美國的出擊 (D)英國的入侵。
- 已知一個正 n 邊形,其一個內角是其一個外角的 4 倍,求 n。(4 分)
- 下列為某篇文章的內容:「國家譬如一隻船,皇帝是個舵工,官府是船上的水手,百姓是出資本的東家;船若不好了,不但是舵工水手要著急,東家越加要著急,……既然我是這個國家的國民,怎麼可以不管國家的好歹,
- 【題組】承上題,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共提出「三通四流」後,以何種策略作為回應? (A)要求一國兩制 (B)制定《臺灣關係法》 (C)三不政策 (D)發動抗美援朝。
- 二、題組:共 15 題,每題 2 分 ◎臺灣是個族群多元、文化多元的國家。請問:【題組】右圖為清領時期漢人移民臺灣圖。請問:由此圖可看出清領前期陸續移居來臺的漢人,大部分來自於哪兩省? (A)
- 民國43年,美國曾與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題組】請問:兩國合作要共同防禦的對象是? (A)日本(B)中共 (C)韓國 (D)俄國。
- 二、試說明森林生態系氮循環(nitrogen cycling)的過程。(20 分)
- 二、非選擇題:(每題2分,計10分) ◎下列是某個國際會議紀錄的部分中文翻譯: 法國總理:現在宣布會議正式開始。今日主要是討論遠東問題,各位代表如果有意見,請先舉手然後才發言。 中國官員:作為一個
- 民國四、五十年代,政府為了強化人民的愛國心與認同感,設立各項文學獎,鼓勵民眾創作何種文學,也培養出許多寫作人才? (A)鄉土文學 (B)反共文學 (C)臺語文學 (D)網路文學。
- 【題組】(2) =_____________。
- 【題組】承上題,中美斷交後,此條約被何者代替?讓台灣與美國維持非官方的交流往來?(A)中美關係法 (B)彈性外交 (C)臺灣關係法 (D)反分裂國家法。
- 三、試說明森林生物多樣性(forest biodiversity)的意義及辛普森指數(Simpson’s index)與夏農指數(Shannon-Weiner index)的計算方式。(20 分)
- 【題組】從會談的紀錄來看,請問:〇〇應該是哪一個國家的代表?
- 00我們目前所說的香港其實分為三部分:香港島、九龍半島與新界。請問:香港島及九龍半島分別在何時割讓給英國? (A)前者:鴉片戰爭後;後者:甲午戰爭後 (B)前者:英法聯軍後;後者:中法戰爭後 (C
- ( ) 計算 之值為何?(A) (B) (C) (D) (小白 p 3 類似)
- 四、解釋名詞: (每小題 4 分,共 20 分)【題組】⑴ adaptation
- ◎請閱讀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 資料一:朝廷向列強宣戰,當時部分地方督撫卻與上海各國領事協議:「作為省的最高長官,我們將維護外國人生命與財產的安全,並在管轄區內鎮壓亂民,各國應約束其士兵的行動。」
- 右列是建銘報告中的部分資料。根據內容判斷,這份資料應該在何時發表? (A)民國36年 (B)民國38年 (C)民國47年 (D)民國60年。
- 自日治時期以來,由於經濟發展及衛生醫療的改善,臺灣人口數量快速增加,鑒於此情形,政府實施什麼政策來減緩人口過度成長? (A)一胎化政策 (B)家庭計畫 (C)鼓勵海外移民 (D)提高生育補助。
- 【題組】 ⑵ introgression
- 【題組】根據資料一的敘述,請問:地方督撫與各國領事雙方做出的協議,它的名稱應該是?
- 【題組】(A) make Christmas cards for friends (B) roast a turkey for Christmas dinner(C) hang Christma
- 【題組】 ⑶ phenotypic plasti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