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6.有關熱作優缺點的敘述,下列何者為正確?
(A)工件表面平滑,無氧化層
(B)工件因加工硬化而增加材料的強度
(C)工件所需的變形壓力比冷作大
(D)工件尺寸較冷作不精確。
(A)工件表面平滑,無氧化層
(B)工件因加工硬化而增加材料的強度
(C)工件所需的變形壓力比冷作大
(D)工件尺寸較冷作不精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25373
統計:A(2),B(2),C(1),D(62),E(0)
內容推薦
- 3有關冷作加工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工作表面光滑 (B)產生應變硬化 (C)可消除殘留應力 (D)延展性減低。
- 下列有關塑性加工之敘述何項不正確? (A)普通鍛鋼之鍛造溫度,通常加熱至1,200℃ (B)鍛造程度愈大,其晶粒愈大 (C)活動扳手應以鍛造製成者為佳 (D)飛機之星形汽缸體,可用鍛粗法製成。
- 下列有關塑性加工之敘述何項不正確? (A)將金屬材料加熱至再結晶溫度以下,再施以外力改變其形狀的加工方法為冷作 (B)純鐵的再結晶溫度為510~700℃ (C)金屬材料受力而變硬變脆的效應,稱
- 3如圖所示,以90°沖頭及90°沖模壓製金屬平板,使彎曲成90°時,會有彈回的現象,要解決彈回造成的角度誤差,應如何處理?(A)同時增加沖頭角度及沖模角度,使之略大於90° (B)同時減少沖頭角
- 30醫院用來注射藥液的針頭,大多採用何種加工方法製成? (A)滾軋 (B)抽拉 (C)擠製 (D)沖壓。
- 下列何種參數會使再結晶溫度降低? (A)純金屬 (B)冷作量小 (C)晶粒尺寸大 (D)退火時間短。
- 3製程退火的目的在使鋼 (A)消除內應力 (B)軟化 (C)縮短退火時間 (D)硬化。
- 下列有關金屬塑性加工的敘述,何者正確? (A)熱作加工通常會引起加工硬化,增加材料之強度與韌性 (B)熱作加工之缺點為金屬易氧化而且精度較差 (C)冷作加工會使晶粒發生扭歪變形,故硬度會降低
- 3熱作的定義係指工件在什麼溫度狀態下,施以外力,使其產生塑性變形的加工法? (A)退火溫度以下 (B)退火溫度以上 (C)再結晶溫度以下 (D)再結晶溫度以上。
- 下列有關彎曲加工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內側受壓應力 (B)中立面受拉應力 (C)彎形線為直線 (D)模具開角90°,由於彈回的關係,製品角度會大於90°。
內容推薦
- 3有關於熱作、冷作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熱作會造成工作物的再結晶溫度提高 (B)熱作所需力量較小 (C)冷作所得的工件表面較光滑 (D)冷作工件之加工硬化效果較大。
- 下列何者是壓鍛法之優點? (A)不必加溫 (B)成形速度快 (C)製品內、外壓力均勻 (D)不會氧化。
- 3欲使純鋁硬度增加,可施以 (A)淬火 (B)正常化 (C)滲碳 (D)冷作。
- 3圓筒形不銹鋼杯最適合用下列那一種方法製造? (A)下料(Blanking) (B)引伸(Drawing) (C)剪切(Shearing) (D)彎曲(Bending)。
- 3熱作之特性為 (A)加工硬化大 (B)可加工至精確尺寸 (C)同一加工量機械所需能量較小 (D)內應力較大。
- 下列敘述何項不正確? (A)桿件端壓鍛時,端部之伸出長度不宜超出桿件直徑之2~3倍 (B)“H”型鋼以鍛造法製成 (C)一般而言,重力落鎚鍛造之成品其機械性質比壓力鍛造差 (D)汽車之曲柄軸以
- 3熱作是在再結晶溫度以上將金屬塑性變形,而且熱作並不一定要在絕對高溫下加工,下述常用金屬中那一種之熱作溫度在室溫以下? (A)鋁 (B)鉛 (C)銅 (D)金。
-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熱作改變工件形狀所需之能量較冷作為低 (B)熱作之工件表面較光滑 (C)冷作係使金屬之結晶產生畸變 (D)冷作後材料之硬度及強度增加,此種效果稱為應變硬化。
- 3應用緩慢的擠壓作用使金屬產生塑性變形的方法為 (A)落錘鍛造 (B)端鍛造 (C)壓力鍛造 (D)滾軋鍛造。
- 3金屬熱作加工,較難得精確之尺寸,是由於 (A)工作結晶變細長 (B)所施外力較小 (C)冷卻後發生收縮 (D)加工機械不精密。
- 3最適宜產製栓槽孔或內齒輪之方法為 (A)冷軋法 (B)冷鍛法 (C)內孔造形法 (D)穿孔法。
- 下列何項敘述與冷作無關? (A)又稱為常溫加工 (B)塑性加工 (C)在室溫中加工 (D)晶粒產生畸變。
- 3與落鎚鍛造機相比,液壓機之特色何項不正確? (A)生產速度慢 (B)初期投資成本高 (C)所需之保養少 (D)成形速度快。
- 3形狀複雜之工件應選用何種鍛造機? (A)油壓機 (B)機構沖床 (C)螺桿沖床 (D)落錘機。
- 下列有關可鍛性之敘述,何者正確? (A)純金屬比合金好 (B)晶粒細者好 (C)冷作比熱作好 (D)金屬內部雜質含量多者好。
- 3何種原因會造成金屬鍛造時鍛件產生裂痕? (A)加工溫度太低 (B)加工溫度太高 (C)材質太軟 (D)施加之加工能量不足。
- 3自動鉛筆前端之錐度係以何種方法製成? (A)擠製 (B)旋轉型鍛 (C)抽製 (D)滾軋。
- 3製造中間細兩頭粗之產品,可用何種方法製造? (A)抽製 (B)引伸 (C)擠製 (D)滾軋鍛造。
- 下列何者屬於機械能銲接法? (A)氣體銲 (B)摩擦銲 (C)電弧銲 (D)軟銲。
- 下列何種加工法與旋轉無關? (A)旋轉型鍛 (B)滾軋法 (C)壓模印 (D)穿孔法。
- 3角鋼係以何種方法製成? (A)鍛造 (B)擠製 (C)熔接 (D)滾軋。
- 下列何種方法可製造無縫管? (A)穿孔法 (B)對接法 (C)搭接法 (D)電阻對接法。
- 下列有關軟銲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銲料之熔點低於800℃ (B)40-60型銲料含錫40% (C)銲鐵板用氯化鋅銲劑 (D)銲電線用松香銲劑。
- 下列有關旋轉型鍛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以離心力開模 (B)以滾柱壓力合模 (C)金屬家具多變化之腿部 (D)手錘。
- 下列有關行星式滾軋機之敘述何項不正確? (A)斷面縮減比大 (B)工件表面呈波浪狀 (C)可用摩擦力帶動工件 (D)小滾輪與工件之接觸面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