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20元硬幣,上面的圖案是莫那魯道的頭像。這是為了紀念哪一抗日事件?
(A)霧社事件
(B)牡丹社事件
(C)朱一貴事件
(D)西來庵庵事件。
(A)霧社事件
(B)牡丹社事件
(C)朱一貴事件
(D)西來庵庵事件。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臺灣歷史上的外來統治者,都曾遭遇過人民的抗爭活動,進而造成許多人民傷亡。日治時期的余清芳因其哪一行為而被捕處死? (A)參與林爽文事件 (B)發動霧社事件 (C)發動西來庵事件 (D)成立臺灣民主
- 有關臺灣民主國成立的背景因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臺灣民眾想要成立現代化的民主共和國生活 (B)臺灣民眾不願被日本人統治 (C)臺灣民眾想對抗清朝,反清復明 (D)臺灣民眾想要脫離清朝獨立。
- 高砂義勇隊是由哪一族群所組成的軍隊 (A)臺灣原住民 (B)日本人 (C)閩南人 (D)客家人。
- 小朱在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時,看到一面藍地黃虎旗。請問這個展覽應該是展出下列何時的文物?(A)荷治時期 (B)清朝時期 (C)臺灣民主國時期 (D)鄭氏時期。
- 下列何種風險不屬於描述客戶信用風險的「風險值」計算種類?(A)違約風險(Default Risk) (B)回收風險(Recovery Risk)(C)暴露風險(Exposure Risk) (D)
- 某甲將公司債交付信託,已依規定辦理信託公示,但未通知該公司債發行公司,則該信託行為之效力為何?(A)無效 (B)有效,但不能對抗第三人(C)無效,但能對抗第三人 (D)有效,但不能對抗該發行公司
- 【題組】農夫採收過度成熟的筊白筍,其莖部中黑色的小點可能為何? (A)筊白的種子 (B)筊白的胚珠 (C)菰黑穗菌的孢子堆 (D)菰黑穗菌的花粉。
- 【題組】哪一道餐點的主要食材與螢火蟲是同一門的生物? (A)紅糟蝦 (B)蛤蠣絲瓜湯 (C)仙草龜苓膏 (D)洛神烏梅飲。
- 【題組】主菜當中的紅糟,是由紅麴菌發酵製成,紅麴菌是一種紅色真菌,關於真菌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全部都有菌絲 (B)全部都可以吃 (C)全部都有細胞壁 (D)全部都是多細胞。
- 【題組】植物界的成員包含哪些生物?(A)甲乙丙丁 (B)丙丁戊己 (C)甲丙戊己 (D)乙丙丁戊。
內容推薦
- 請問日治時期在臺灣設立的最高行政首長是下列何者? (A)警察 (B)總督 (C)保正 (D)甲長。
- 日治時期,日人在何處成立「總督府」? (A)臺南 (B)臺中 (C)臺北 (D)基隆。
- 臺灣總督不但掌握軍事權,還總攬下列哪些權力?(甲)行政權(乙)考試權(丙)立法權(丁)司法權 (A)甲乙丙 (B)甲丙丁 (C)甲乙丁 (D)乙丙丁。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孩童若哭鬧時,長輩們只需說:「大人來了,再哭就會被抓去。」孩童立即安靜。請問長輩們口中所稱的「大人」是指當時的何者? (A)總督 (B)警察 (C)保正 (D)甲長。
- 總督府能深入控制臺灣社會的各個角落,主要得力於警察制度與何者的結合? (A)保甲制度 (B)專賣制度 (C)皇民化運動 (D)教育制度。
- 日治時期有一個義賊,某日逃到彰化的鄉下地區。當地的警察會指揮何種組織來圍捕他? (A)壯丁團 (B)軍伕 (C)日本皇軍 (D)高砂義勇軍。
- 日治時期為何被稱為「典型的警察政治」時代? (A)警察的社會地位崇高 (B)臺灣總督為最高階警官 (C)州、廳等地方行政首長須具有警察身分 (D)警察強而有力地控制社會,威權處理民眾事務。
- 阿康的曾祖父在日治時期擔任某個職務,需要協助警察發布政令、組織庄內的壯丁團協助救災、整頓治安。請問阿康的曾祖父最可能擔任下列一個職務? (A)臺灣總督 (B)軍人 (C)警察 (D)保正。
- 附表是1922年,日本國內及其所統治地區的警察比例表。請問表中丙地區應該是指下列何地? (A)臺灣 (B)中國東北 (C)東京 (D)朝鮮。
- 日治時期,臺灣人夜不閉戶,治安良好的原因為何? (A)臺灣人早在清朝時期就已經非常守法 (B)臺灣人在清朝時期就培養高度的自治性 (C)日治時期在警察與法律嚴格監控下的結果 (D)日本採取消極統
- 小吳是1885年出生於臺南府城的漢人,於1944年去世。請問小吳20歲後,最可能參與下列哪一組織? (A)林爽文會黨 (B)壯丁團 (C)洋行 (D)臺灣民主國的抗日義軍。
- 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日本為了提高臺灣人民對日本的向心力,故推動哪一項政策,欲讓臺灣人的語言、風俗、習慣等與日本沒有差異? (A)皇民化運動 (B)保甲制度 (C)警察制度 (D)組織壯丁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臺灣推動「皇民化運動」,其目的為何? (A)改變臺灣人的生活習慣 (B)改變臺灣人的宗教信仰 (C)培養臺灣人對日本的愛國心和犧牲精神 (D)使臺灣人也享有日本國民的權利和義
- 皇民化運動所推行的手段包括下列哪些項目?(甲)普及臺語(乙)改日姓(丙)參拜日本神社(丁)穿著和服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 昭和18年(1943年),由地方政府新竹州所頒訂的國語家庭認定證書。請問頒發此證書背後的用意為何?(A)培養臺人效忠天皇的精神 (B)讓臺灣人接受義務教育 (C)提高臺灣人地位 (D)培養臺灣人
- 附圖為日治時期日語普及率曲線圖,1940年代日語普及率迅速增高與何項政策有密切關係? (A)保甲制度 (B)南進政策 (C)理番政策 (D)皇民化運動。
- 日本總督府推動土地與林野調查,所帶來的影響為何?(A)使殖民政府稅收增加 (B)使抗日份子現形 (C)台灣人民變得更加窮困 (D)方便臺灣總督登山踏青。
- 請問下列哪位是臺灣民主國的總統? (A)劉永福 (B)劉銘傳 (C)唐景崧 (D)丘逢甲。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為了利用臺灣的資源,日人在臺的基礎建設有哪些?(甲)統一度量衡(乙)整建港口(丙)統一發行貨幣(丁)完成環島鐵路(戊)普遍設立郵局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甲乙丙
- 早期臺灣南北交通以海運為主,直至基隆到高雄的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陸上交通才得以暢通。請問這段鐵路在何時完成全線通車? (A)日治時期 (B)清朝時期 (C)鄭氏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 清朝統治後期,臺灣開始推動一些近代化建設;日治時期,進一步拓展了臺灣的建設規模,為日後經濟發展奠定基礎。下列何者是這兩個時期共同的建設項目? (A)統一貨幣 (B)興建鐵路 (C)公共衛生 (D
- 佳佳在《臺灣建築史》中看到某張照片的介紹:「日治初期,為了整頓金融、統一發行貨幣所成立的機構。」請問此機構的名稱為何? (A)臺灣總督府 (B)臺灣銀行 (C)臺灣博物館 (D)臺灣大學。
- 臺灣人常吃的蓬萊米是在何時培育成功的? (A)荷治時期 (B)鄭氏前期 (C)清朝時期 (D)日治時期。
- 小朱跟同學約好週日搭台鐵火車,要從永靖到大甲鎮瀾宮參拜媽祖,請問小朱應該搭乘台鐵區間車的什麼路線的班次才能直接到達? (A)海線 (B)山線 (C)阿里山支線 (D)集集線。
- 「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這句話充分說明了臺灣蔗農被壓榨的情況,而這句話是從哪個時期開始流傳的? (A)國際競爭時期 (B)鄭氏時期 (C)清朝時期 (D)日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