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根據媒體報導:瘦肉精、禽流感議題延燒,台灣食品安全再度亮紅燈,基因改造食品恐成為下個未爆彈?專家曾翻譯「糧食危機關鍵報告」一書,表示:基因改造作物產生的致癌風險遠高於傳統作物,在許多國家,已造成對大豆過敏的人暴增五成,甚至奪走人命。基因改造的豆類食品種類眾多,加上全台素食人口多達兩百萬人,目前從國外進口的八成大豆、六成玉米,全是基因改造作物,國內應儘快恢復自產黃豆、大豆種植的比率。綠色陣線協會、主婦聯盟指出,國內已推廣「無基改農區」,目前有不少小農響應,也盼透過消費者行動,發起「糧食覺醒」行動。同時也呼籲農委會做有效的監測、衛生署加強基因改造標示的立法和市場抽驗,海關也應加強管制。農糧署強調,農委會至今沒有核准基因改造作物的田間種植,且每年都加強監測,也曾抓到兩家違法種苗場,各開罰一百萬元,目前也在研擬修法加強取締,同時獎勵農民契作大豆、黃豆,每公頃補助四萬五千元,預計今年推廣種植面積到一千公頃。
36.利用微生物、植物和動物等生物機能、特性或成分,用以改良生產技術、培育器官、消滅病蟲害或處理汙染,以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的科學技術,稱為哪種科技?
(A)生物科技 
(B)資訊科技
(C)環保科技
(D)生態科技。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