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1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1-12題。2018年9月5日,第278986號小行星正式以「陳樹菊」之名在天空閃耀。小行星是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小天體,大小、形狀不一。一顆小行星被發現且確認後,會獲得一個臨時編號:發現年份加上英文字母。當小行星的運行軌道參數被精確測定後,便會獲得正式命名:永久編號加上名字。永久編號,是以小行星發現的順序編號,至於名字,小行星是目前唯一可由發現者命名並得到世界公認的天體。發現者擁有命名權,但須經「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核准。直到中央大學設立「鹿林天文臺」,臺灣才在2002年首度觀測到新的小行星。2007年,第145523號與145534號小行星分別命名為「鹿林」、「中大」,成為首度由臺灣發現並命名的小行星。目前鹿林天文臺已發現800多顆、正式命名90多顆小行星,如:吳大猷(2008年)、鄒族(2009年)、雲門(2010年)。中央大學天文觀測員蕭翔耀為傳遞臺灣美善的人文價值,特別將他在2008年10月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Chenshuchu(陳樹菊姓名英譯),以表彰陳樹菊的善行義舉。從此,最美的人心將照亮世界。(改寫自中大新聞2018年9月6日)
11. 依據上文,不符合「陳樹菊」小行星的敘述是:
(A)由蕭翔耀於「鹿林天文臺」觀測發現
(B)發現到正式核可命名,歷時大約10年
(C)永久編號為278986,名字是Chenshuchu
(D)臺灣首顆以人名命名並經核可的小行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21053
統計:A(1),B(9),C(1),D(8),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