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下列為某一所學校的簡介資料:「本校成立於1928年,為臺灣第一所最完整、歷史最悠久,且最具代表之綜合性高等教育學府。」這所學校成立時的名稱為何?
(A)林園公學校
(B)臺灣國語學校
(C)臺中中學校
(D)臺北帝國大學。
(A)林園公學校
(B)臺灣國語學校
(C)臺中中學校
(D)臺北帝國大學。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臺灣文化協會對臺灣社會有何影響?(A)日本政府尊重臺人意願,允許其自治(B)臺灣人再次使用武力反抗日本的統治(C)總督府徹底開放經濟利益給臺灣民眾(D)雖然最後仍遭壓制,但帶來文化啟蒙
- 下列文句「」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最恰當?(A)祭拜祖先時要「舉案齊眉」,以示虔敬(B)他在山上隱居,過著「浮雲蔽日」的生活(C)社區居民應守望相助,「以鄰為壑」,維護住家平安(D)災民困在地基被
- 「以為攝影捕攫物象而加以複製便是寫實,是忽略了攝影和其他藝術共通的創作元素:主觀的選擇。一旦必須通過人的意識選擇安排而呈現,絕對的客觀便失去了意義。」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客觀
- 民國8年,某場由學生發起的愛國運動,不僅得到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階層的參與,更促成社會普遍的覺醒,擴大了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請問這是指下列哪一運動?(A)五四運動 (B)維新運動 (C)
- 太平天國之亂與義和團事變是清末的兩大民變。請問:兩者之間有何共同之處?(A)都假藉宗教作亂 (B)均主張「反清復明」(C)均破壞江南經濟 (D)均引發國際戰爭
- 同一車速輪胎氣壓高,其滾動阻力係數(A)大 (B)小 (C)無關 (D)一樣。
- 魯迅的《狂人日記》被視為中國第一篇白話文小說,其主旨在批判中國傳統儒家「禮教」思想。請問:此類文學的出現,與哪個事件最有關聯?(A)立憲運動 (B)革命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護法運動
- 下列關於清末民初社會的變遷,哪一項敘述「錯誤」?(A)西服、旗袍等西式服飾逐漸流行(B)打破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婦女可以從軍參政(C)士大夫因科舉得功名,社會地位更為鞏固(D)新知識分子是帶動
- 新文化運動介紹並引進許多西方思想,對中國社會與文化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請問新文化運動主要引介和推行的觀念是下列何者?(A)君主立憲 (B)師夷長技以制夷 (C)公有共享 (D)民主與科學。
- 關於孫中山推動的「護法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孫中山欲維護的法是《臨時約法》(B)孫中山的護法運動經常受制於南方軍閥(C)因北方曹錕賄選,孫中山因而結束護法運動(D)孫中山在雲南成
內容推薦
- 小敏閱讀一本臺灣人物傳記,裡面寫到:「小時候,我曾在公學校讀書,在當時學校與地方進步人士的宣傳下,把多年的纏足放了……。」依此判斷,傳記主角應身處在下列哪一時期?(A)鄭氏治臺(B)清領時期(C
- 臺灣第一個合法組成的政黨組織以「確立民本政治、建設合理的經濟組織、革除社會制度的缺陷」為黨綱,致力宣傳民權、自治觀念,以「反對鴉片新特許運動」最為轟動。請問:此一組織為何?(A)民主進步黨(B)
- 臺灣自治史上,由臺灣青年主張改革臺灣政治體制,提出設置臺灣議會的時代背景為何?(A)英法聯軍,臺灣被迫開港 (B) 第一次世界大戰,民族自決的思潮盛行(C)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列強分身乏術 (
- 《返校》線上遊戲在民國106年1月推出,該遊戲的背景設定是臺灣某一時期的高中校園,除了使用大量的臺灣文化,劇情中並提到禁書、匪諜、告密、黑名單等歷史背景。請問:這個遊戲的背景設定,可能是下列哪
- 「大鐵椎1,不知何許人。北平 陳子燦省兄河南,與遇宋將軍家。宋,懷慶青華鎮人,工技擊,七省好事者皆來學。人以其雄健,呼『宋將軍』云。」根據這段文字,可明確得知下列何者? (A)大鐵椎是陳子燦的
- 目前我國總統由人民選舉產生,任期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但歷史上我國第1~5任的總統都是由蔣中正擔任,他可以不斷連任總統的法源依據是下何者?(A)《中華民國憲法》 (B)《戒嚴令》(C)《六三法
- 1945年8月,日本裕仁天皇裁決投降,國民政府隨即在臺灣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請問:國民政府指派何人擔任行政長官兼警備總司令,代表國民政府入臺接管?(A)陳儀(B)陳誠(C)雷震(D)蔣中正。
- 國民政府明令全國動員戡亂,是因為當時國家正處於何種狀況?(A)中共全面發動內戰 (B)二二八事件擴大 (C)中日戰爭戰敗 (D)八二三炮戰發生。
- 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下列何者是蔣經國總統主政時期的重大措施?(A)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B)宣布解嚴(C)縣市首長改為直接民選(D)宣布動員戡亂時期終止
- 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十日當天,全國有投票權的人幾乎都起了個大早去投票選總統,整天下來投票率超過8成。請問首度由臺灣民選的總統是誰?(A)李登輝 (B)陳水扁 (C)馬英九 (D)蔡英文
- 陳菊表示:「民國六十八年,我與同志在高雄舉行示威遊行,遭執政黨逮捕判刑,沒想到我還能當選高雄的市長,服務各位市民。」,請問陳菊所參與的活動是下列何者?(A) 美麗島事件(B)二二八事件(C)雷
- 汽車駕駛人任意以迫近方式迫使他車讓道(逼車),處新臺幣六千元以上 (A)一萬二千元 (B)一萬八千元 (C)二萬四千元 (D)三萬元 以下罰鍰,並當場禁止其駕駛。
- 如圖 ( 一 ),平行四邊形 ABCD 中,∠ A = 100°。若 ∠ ABD:∠ DBC= 3 : 2, 則 ∠ DBC 的度數為何?(A) 32(B) 40(C) 48(D)60
- ( )臺灣有很多閩南人,電視也會播閩南語的連續劇。請問:「閩」是哪個省分的簡稱? (A)江蘇 (B)廣西 (C)廣東 (D)福建。
- ( )早期移民臺灣的漢人會因為不同祖籍而祭祀不同的神明,但也有大家共同的信仰。請問:下列何者是泉州人共同信奉的神明? (A)媽祖 (B)三山國王 (C)保生大帝 (D)開漳聖王。
- ( )臺灣開港通商後,一位蘇格蘭籍人士隨即以基督長老教會傳教士與醫生的雙重身分前往臺灣府城傳教。他傳道的方式以行醫為主,傳教為輔。請問:這位傳教士應為下列何者? (A)馬雅各 (B)馬偕 (C)
- ( )先民渡海來臺時,必須橫渡波濤洶湧的黑水溝(臺灣海峽),因此對海上守護神特別虔誠。請問:下列何者為漢人心目中的海上守護神? (A)保生大帝 (B)有應公 (C)媽祖 (D)土地公。
- ( )同治13年(西元1874年),日本以「懲辦殺害琉球漁民凶手」為藉口,出兵攻打臺灣。這時,清廷派下列哪一位大臣防禦臺灣? (A)沈葆楨 (B)丁日昌 (C)施琅 (D)陳永華。
- ( )清領時期在臺灣所發生的「漳泉」械鬥,是以下列何種方式劃分的衝突? (A)姓氏 (B)語言 (C)職業 (D)祖籍。
- ( )在清朝統領臺灣的兩百多年中,真正用心於臺灣之建設,僅在最後20年。請問:清廷一改「為防臺而治臺」態度而積極治臺的原因,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 (A)開港通商 (B)日軍侵臺 (C)英法聯
- ( )自西元1684年起,清帝國對臺灣採有條件的限制移民,直到西元1875年以後才真正開放移民。上述所指與下列何人治臺有關? (A)沈葆楨 (B)丁日昌 (C)鄭成功 (D)陳永華。
- ( )十九世紀末時,中國曾為越南打過一場戰爭,對臺灣歷史發展有很大的影響。請問:當時中國的交戰對象是誰? (A)法國 (B)日本 (C)荷蘭 (D)英國。
- ( )劉銘傳治臺時期,臺灣的鐵路是以哪一地為中心,向北、南加以擴建? (A)大稻埕 (B)臺中 (C)臺南 (D)高雄。
- ( )臺灣開港通商前,艋舺曾是臺灣貿易興盛的港口之一。到了清領後期,艋舺逐漸沒落,繼之而起的是臺北大稻埕的興盛。請問:大稻埕的崛起,與下列哪項產品有著密切的關係? (A)鴉片 (B)茶葉 (C
- ( )下列那一項產品從荷治時期到清領時期一直是台灣外銷的主要產品? (A)樟腦 (B)茶葉 (C)蔗糖 (D)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