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清末,一位英國人在廣州打了當地民眾,但是當地官府卻無法將他治罪,只能交由英國領事館來處理。請問:這種喪失司法獨立權的行為,是《南京條約續約》中的哪項內容?
(A)協定關稅
(B)設立租界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領事裁判權。
(A)協定關稅
(B)設立租界
(C)片面最惠國待遇
(D)領事裁判權。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5),E(0)
內容推薦
- 外國人可到中國內地遊歷傳教是下列哪一個條約內容?(A)南京條約 (B)中英法天津條約 (C)中英法北京條約 (D)中俄北京條約。
- 西元1894年,中日兩國因何地的內戰問題而爆發甲午戰爭?(A)山東 (B) 琉球 (C)台灣 (D)朝鮮。
- 0如圖,大、小正方形的邊長分別為 299 與 99,則圖中斜線部分的面積為何?(A) 80000 (B) 79600 (C) 40000 (D)39800。
- 【題組】清朝要到哪場戰爭後才受到刺激,開始向西方學習?(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 (D)八國聯軍。
- ( )若一個圓的半徑為 6 公分,則下列何者不可能為圓上兩點間的距離?(A)1公分(B)6 公分 (C) 12 公分(D) 14 公分
- 戊戌變法中,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對立導致變法的失敗。下列何者可能是慈禧太后反對變法的說詞? (A)變法才能保全,不變法就會滅亡(B)這是祖宗流傳下來的制度,怎可隨意改變(C)自主的變法改革,可以
- 有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外國人焚毀,園內許多古蹟文物被劫掠一空,許多珍貴資產目前流散在外國博物館,上述情況是下列哪一場戰爭所導致的結果?(A) 英法聯軍 (B)牡丹社事件 (C)中法戰爭 (D)
- 清末,西方列強紛紛強行租借沿岸港灣,畫分勢力範圍,掀起瓜分中國的風潮。下列有關各國勢力範圍的配對,何者正確?(A)德國:山東 (B)英國:長城以北 (C)俄國:長江流域 (D)日本:西南。
- 清末向西方學習的改革中,何者已進入「制度層面」的改革?(A)自強運動 (B)洋務運動 (C)戊戌變法 (D)戊戌政變。
- 下列四位同學在討論法律的基本概念,其中哪一個人的觀念最正確? (A)小春:法律經由一定立法程序制定,在時空變化中永恆不變 (B)小夏:法律約束人民的行為,也規範政府權力的行使 (C) 小秋:法律
內容推薦
- 清末,戊戌變法的內容包含甚廣,下列何者並非戊戌變法的主要內容?(A)精簡各機關,提高行政效率 (B)廢除八股文,改用策論取士 (C)設立廣方言館(今北京大學) (D)提倡工商業。
- ( )有一等差級數的首項為26,第10項為144,則此等差級數 前10項的和為多少?(A) 850 (B)950 (C) (D) 1700
- 已知一角為64°,若用尺規作圖作角平分線,得二角分別為56°及8°,則至少須作幾次角平分線作圖?(A) (B) (C) (D) 5 次。
- 根據清朝官方資料統計,上海在道光20年(1840年)之前並無生絲出口,但在道光20年(1840年)後,生絲出口量卻高達一萬多包,其中的變化應與下列何者關係最為密切?(A)英法聯軍 (B)中法越南戰
- 已知 與 互餘, 與 互補,若 =40 度,則 =130 度(A)O(B)X
- 試比較清末「自強運動」和「戊戌變法」,兩者有何相同的地方?(A)均因戰爭失敗而致改革結束 (B)均是全面性的西化改革 (C)均改革科舉制度 (D)均遭受到守舊派的反對。
- 清末,中國陸續喪失對下列藩屬國的宗主權。【題組】請依藩屬喪失的先後順序排列 (甲)越南 (乙)琉球 (丙)朝鮮 (丁)緬甸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甲丁乙丙。
- 關於「狹義的法律」的定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ad (B)bg (C)cf (D)df。
- 大臣:「鴉片流毒於天下,使數十年後,中原幾無禦敵之兵,且無可充餉之銀。」皇帝:「愛卿所言甚是,委你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依內容判斷,「大臣」應為下列何者?(A)李鴻章 (B)林則徐 (C
- 【題組】文中的「天王」指的是何人? (A)曾國藩 (B)洪秀全 (C)李自成 (D)楊秀清
-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是近代第一個正式的外交機構。請問,「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的設置是在哪一場戰爭後?(A)鴉片戰爭 (B)英法聯軍 (C)甲午戰爭(D)中法戰爭。
- 【題組】承上題,上述藩屬國的喪失和下列那一場戰爭無關?(A)鴉片戰爭 (B)牡丹社事件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 ( )如圖,摺疊△ABC,使 與 重疊在一直線上,則摺痕必為下列何者?(A) 邊上的高 (B) 邊上的中線(C)∠A的角平分線 (D) 邊上的垂直平分線
- 1997年,在一場典禮中,英國查爾斯王子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示著香港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國統治之後,交還給中國。」請問:香港淪為英國統治,是因為下列哪一條約的影響?(A)《南京條約》 (B)
- 【題組】這場戰爭造成的影響包含何者?(A)外人可至內地傳教 (B)中國喪失最多土地 (C)造成中國的門戶洞開 (D)漢人政治地位因此提升
- 下列有關「自強運動」失敗原因的研究,何者正確?(甲)領導者康有為、梁啟超等人並無實權 (乙)列強不斷干涉阻撓 (丙)保守勢力的阻撓 (丁)地方督撫各自為政,不能合作 (A)甲乙 (B)乙丙 (C
- *題組(二):某本討論中國近代化過程的書上寫著:「我們不要忘記,自強運動是十九世紀六0年代開始的。1840年,□戰後,魏源寫海國圖志,就已經提出『學習外人長處以對抗外人』的口號,但當時清政府一直沒有採
- 【題組】甲午戰爭是因為圖中哪一區的問題而引起? (A)甲 (B)乙 (C)丁 (D)癸。
- 《南京條約》為清末第一個不平等條約,該約的何項內容解決了英國「貿易僅限於廣州一地」的困擾?(A)割讓香港 (B)賠款 (C)開放五口通商 (D)廢除公行。
- 古人說:「遠親不如近鄰。」但在咸豐年間,中國有個北方的鄰國,利用清廷忙於對外戰爭,趁機要脅,得到了大片的土地。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這個「鄰國」應是指哪個國家?(A)英國 (B)法國 (C)俄
- 外國人在中國取得設廠製造的權利,嚴重危害到中國正起步的民族工業,最早是在哪一條約簽訂後?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璦琿條約 (D)馬關條約。
- 【題組】這場戰爭對台灣的影響為何?(A)開港通商,進入清領後期 (B)洋行取代郊商,主導兩岸貿易(C)清廷積極治台,廢除渡台禁令 (D)台灣升格為省,進行各項建設。
- 【題組】哪一場戰爭之後,圖中「乙區」成為日本殖民地?(A)英法聯軍 (B)甲午戰爭 (C)八國聯軍 (D)日俄戰爭。
- 早期中外貿易,中國對西方商品需求不大,而西方則熱愛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等商品。使中國賺取不少外國白銀。英國為了平衡與中國的貿易,積極向中國銷售和項產品?(A)樟腦 (B)煤礦 (C)鴉片 (D
- 【題組】中國之所以喪失了大片的土地,是因為與這個鄰國簽訂哪些條約?(A)南京條約、北京條約 (B)璦琿條約、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D)璦琿條約、天津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