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45-47 題
     網路上整理了四點提升孩子閱讀素養的建議,但這些卻可能是導致大眾對閱讀教育認知偏差的片面性觀點。
     一是要提升閱讀量,但大量多元的閱讀,未必能養成理解所需統整訊息以建構推論的能力,以致面對理解型的提問而需要應用當下閱讀所獲得的訊息時,依然無法建構出對應提問的答案。二是要養成閱讀習慣,這個說法混淆了「閱讀習慣」與「閱讀理解能力」的因果關係,習慣不是形成能力的必要條件,透過老師帶領的練習與引導,才可能精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三是形成「語感」,語感就是人對語言文字的感受能力,但不同的人同時閱讀一篇文學作品時,因生活閱歷、知識背景的不同而會產生不同的感受,因此無法作為客觀評量「是否理解」的依據。四是戒除 3C,但孩子該學會的是正確使用工具的態度和善用數位閱讀環境的能力,而不是戒除不用。
     大多數人的認知依舊停留在「多讀,你就會了」的階段,但老師該如何帶領學生學習閱讀素養,以便擁有理解與思考能力才是更重要的問題。(改寫自黃國珍〈多讀,你就會了嗎?〉)

45. 依上文,判斷「缺乏能力養成,就像擁有很多頂級食材,卻沒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廚師」一說,可用下列何種主張的盲點來比喻?
(A) 提升閱讀量
(B) 養成閱讀習慣
(C) 形成「語感」
(D) 戒除 3C 產品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