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關於臺灣工業發展歷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民國 40 年以前以發展紡織工業為主
(B)民國 50 年代設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復 興
(C)新竹科學園區是十大建設重點之一
(D)民國 70 年代,開始發展生物科技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A)民國 40 年以前以發展紡織工業為主
(B)民國 50 年代設立第一個加工出口區復 興
(C)新竹科學園區是十大建設重點之一
(D)民國 70 年代,開始發展生物科技等高附加價值的產業。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北海道鮮乳高貴登陸台灣,一瓶售價近兩百元。臺灣鮮乳多為國產,空運進口鮮乳價位則高得嚇人,請問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因為鮮乳廠屬於何種區位條件?(A)市場 (B)動力 (C)原料 (D)勞力。
- 坐標平面上有五個圓,其圓心坐標與半徑如附表所示,則下列哪一個圓與圓O的位置關條正確? (A)圓A與圓O内離(B)圓B與圓O内離 (C)圓C與圓O内離(D)圓D與圓O内離
- 右圖是三年級學生體重的累積相對次數分配折線圖, 則下列哪一組人數最少?答: _______ (A) 45~50 (B) 50~55(C) 55~60 (D) 60~65
- 依漁業的作業距離範圍,可將捕撈漁業類型整理為下列表格,其中「乙」漁業應屬於下列何者? (A)遠洋(B)近海(C)沿岸(D)養殖。
- 如圖(十)P點在圓O外, 分別與圓O相切於A、B兩點。若∠Q=70°,則∠P=? (A) 30°(B)35° (C)40°(D)45°
- 附右圖為臺灣傳統漁業活動的分布範圍圖,由圖中標示判斷,甲、乙兩點所代表的距離分別為何? (A)5浬;10浬(B)6浬;30浬(C)20浬;120浬(D)12浬;200浬
- 小玲家人的就業情況如下:阿公(種田)、小阿姨(美髮老師)、爸爸(銀行經理)、媽媽(記者)、伯父(漁夫)、叔叔(鋼鐵廠工人)。小玲家裡從事第三級產業的人口有多少?(A) 一人(B) 兩人(C)
- 附下圖為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圖中哪一點位於大陸棚區? (A)甲(B)乙(C)丙(D)丁
- 小新看到爺爺種的芭樂滯銷,所以她利用網路來銷售這些水蜜桃。附右圖是臺灣三級產業就業人口百分比的變遷圖,根據上文描述,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分別屬於圖中的哪一條線? (A) 小新:甲;爺爺:丙(
- 如圖(九), ,∠F=86°,求∠A+∠D的度數和為? (A)170° (B)180° (C)190° (D)200°
內容推薦
- 政府在新竹設立第一個科學工業園區,提供良好的投資環境,使高科技產業相關的工廠能夠聚集在一起。根據上述,設立科學工業園區的主要目的為何?(A)考量市場區位要素(B)為解決都市化問題(C)為帶動第三
- 下列有關臺灣工業分布特色的描述,何者正確?(A)台南以輕工業跟加工出口為主(B)現在水泥工業主要分布於高雄地區(C)高科技產業形成西部科技走廊(D)宜蘭離島式工業區以石化工業為主。
- 國際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至今臺灣的經濟發展仍十分依賴國外,請問主因為何?(A)國內市場有限 (B)仰賴國際資金 (C)民生用品仰賴進口 (D)輸出過剩稻米。
- 爸爸喜歡到好市多買鮮奶,因為價格便宜,但規定一次要買兩罐不可單買,擔心喝不完,距離又較遠,稍嫌不方便。好市多量販店選擇郊區作為商場位置的主因為何?(A)腹地較大 (B)土地較便宜 (C)市場較廣
- 如圖(十一), 為圓的切線,A為切點, , ,∠AOD=93°,則P=? (A)31°(B)33°(C)35° (D)37°
- 表(一)是甲、乙、丙、丁四個地區的人口統計表。請問都市化程度由高到低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 依照圖(二)判斷何者是臺灣的國際性海港中吞吐量最大的,且附近地區發展加工業、重工業為主 (A)甲 (B)乙 (C)丙 (D)丁。
- 臺灣已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經濟高度仰賴國際貿易,出口商品大多選擇海輪運輸,這是因為海運具有下列哪項優點?(A)速度較快 (B)宜短途運輸 (C)機動靈活 (D)運費較低。
- 台灣的服務業佔近六成的就業人口,創造近七成的產值,服務業對台灣經濟十分有影響力。請問下列何選項皆為服務業?(甲)貨車司機 (乙)軟體工程師 (丙)補習班老師 (丁)麵攤老闆(戊)護士小姐 (己)
- 娜娜家決定移民到舊金山了。娜娜的爸爸先租一個貨櫃把大部分的家當運過去,全家再出國。因為等貨櫃抵達美國需要一段時間,媽媽就請娜娜先規劃家庭旅遊,好好認識這個新地區。她規劃先搭乘市內最便捷的交通系統
- 關於「集村」與「散村」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集村多見於北部(B)散村多見於南部(C)蘭陽帄原因水源充足多為散村(D)嘉南帄原因水源充足多為散村。
- 「腹地」是指貨品集散所能達到的地區。一般而言,一地「腹地」的大小主要下列哪一因素的影響?(A)氣候條件 (B)交通發達程度 (C)地形帄坦 (D)當地都市人口數量。
- .如圖(十二), 切圓O於A點・D、E兩點三等分AB,∠ACB=70°,則∠DAC=? (A) 22° (B)33° (C)44° (D)27°
- 圖(三)交通工具的革新使兩地間的旅運時間縮短,時間距離更為接近,此現象稱為什麼? (A)時空收斂 (B)都市更新 (C)郊區化 (D)距離擴張。
- 由於過多的人口造成都市環境品質惡化,加上交通便利、自家轎車普及,網路發達,居住地不一定要在工作所在地都市市區,居民開始遷往鄰近鄉鎮居住。上述現象稱為下列何者?(A)都市化 (B)擴散化 (C)郊
- 如圖(十三) 與圓O交於B、C、D、E四點,直線L與圓O相切於B點,若 ,∠EBF=70°,∠A=280,則 =? (A) 54° (B)58° (C)62°(D)68°
- 如圖(十四),有一圓通過△PQR的三個頂點, 的中垂線與 向相交於S點,且與 相交於T點。若∠Q=66°,,則 =? (A)160° (B)164° (C)168° (D)174°。
- 下列選項「 」中的讀音,何者兩兩「不同」?(A)高下相「間」∕挑撥離「間」 (B)伯仲之「間」∕合作無「間」(C)「間」不容髮∕「間」壁人家 (D)雙面「間」諜∕從未「間」斷
- 下列「 」中用字,何者兩兩「不同」? (A)劍及「ㄌㄩˇ」及∕如「ㄌㄩˇ」薄冰 (B)為人作「ㄐㄧㄚˋ」∕租地耕「ㄐㄧㄚˋ」(C)孤苦「ㄌㄧㄥˊ」仃∕「ㄌㄧㄥˊ」牙俐齒 (D)「ㄋㄧㄢˊ」花惹草∕
- 下列通同字搭配,何者「錯誤」?(A)民安所「錯」其手足—「厝」(B)經濟自期,「抗」懷千古—「亢」(C)「俛」而讀,仰而思—「俯」(D)復於地取「內」口中—「納」
- 下列關於駢文的陳述,何者正確?(A)句式上對偶整齊,四六為主 (B)詞藻上字雕句琢,自然質樸(C)音韻上講究押韻,聲律和諧 (D)內容上少有典故,深入淺出
- 古人常依「名」取「字」,兩者之間常有關聯,如:吳均,字叔庠,「均」.「庠」皆為古代學堂名。以下人物的名.字,何者也屬於同義詞?(A)朱熹,字元晦 (B)陶潛,字元亮 (C)宰予,字子我 (D)呂蒙
- 設問修辭有三個種類,一是「激問」,答案在問題的反面;一是「提問」,先提出問題,緊接著說出答案;一是「懸問」,只提出問題,而沒有回答。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提問」?(A)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下列選項,何者與《老殘遊記》中老殘遊歷大明湖的季節相同?(A)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B)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C
- 下列關於中國古典小說的敘述,何者「錯誤」?(A)《世說新語》為文言筆記小說,記載東漢至東晉年間名士的軼聞瑣事(B)《儒林外史》為明初諷刺小說,揭露科舉時代士人熱衷功名利祿的醜態(C)《老殘遊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