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 若三者溫度均上升至 40℃,何者吸熱最多?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多
(A)甲
(B)乙
(C)丙
(D)一樣多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在「羊群效應」下,容易產生從眾心理,跟從大多數人的作為,最終導致失敗,所以群眾是不理性的。上述的假設,若置換於公共事務運作上,較傾向採用下列何者理論? (A)修正民主理論 (B)古典民主理論 (
- 發生月全食的時候,不會有下列哪一種情況?(A)發生於農曆十五 (B)地球上任何區域可看見月全食(C)月全食歷時時間較日全食久 (D)同一天也可以看見月偏食。
- 1990 年代後,經過多次的修憲與民主化,大法官從單純憲法疑義的解答者,朝憲政爭端的解決者發展,人民基本權利亦受到更健全的保障。請問下列有關大法官的職權或相關規定何者是修憲過後才具有的? (A)
- 關於太陽系中「類地行星」與「類木行星」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類地行星的密度大於類木行星(B)類地行星的質量大於類木行星 (C)類地行星的體積大於類木行星(D)類木行星主要由岩石或金屬構
- 2016年,日本政府宣布將全國最低工資平均提高24日圓,達到每小時822日圓(約新臺幣252元)的水準。其中,東京調為每小時932日圓,而都市化程度較低的鳥取、長崎、沖繩等縣則調為714日圓。假
- 婚姻價值觀的改變,使得現代人對於婚姻與家庭的選擇愈來愈多元化,許多人選擇不婚、晚婚或結婚不生小孩。根據上述內容判斷,下列哪種社會變遷的趨勢最可能符合文中敘述?(A) (B) (C) (D)
- 有關於立法院黨團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所有的政黨均得組成黨團(B)立法院黨團內的成員不一定是立法委員 (C)黨團內部得逕行三讀通過法律,並移請總統公布之 (D)在常設委員會審查時,如
- 某日晚上九點,小誠與小天抬頭看見很亮的月亮和木星,而土星看起來比天狼星暗。兩人再以望遠鏡觀測,可看到一顆距離地球 0.5 天文單位的彗星,則此時下列哪一個天體離他們最遠? (A)天狼星 (B)
- 關於「光年」一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目前人類製造的太空船,飛行速率都小於 1 光年 (B)從北極星發出的光到達地球,需要超過 1 光年的時間(C)太陽不斷發光持續了約 50 億光年 (
- 【題組】質量均為 200 公克,溫度均為 20℃的甲、乙、丙三個金屬固體,在同一熱源上加熱,其溫度與加熱時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三者中,何者比熱最小?(A)甲 (B)乙
內容推薦
- 【題組】將三者同時置入 90℃的熱水 1 分鐘(未達熱平衡),何者溫度最高?(A)甲 (B)乙 (C)丙 (D)一樣高
- 【題組】鋁箔有一面光亮,另一面粗糙,當使用烤箱燒烤雞時,應該如何包裹?為什麼? (A)粗糙面應該朝外,因為如此吸收熱輻射較快 (B)粗糙面應該朝外,因為如此有利於熱傳導 (C)光滑面應該朝外,
- 【題組】海森豁然開朗,於是自製如圖所示的桿秤,若不計桿秤重量,當秤盤不置放任何物體時,質量500g的秤錘移至刻度為零的O點時,桿秤恰好可呈維持平衡狀態,則秤盤質量為多少? (A)150 (B)2
- 【題組】佑為發現,如果在雞腿上插入小銅針,然後再放進烤箱裡烤,則只要 15 分鐘,雞腿就熟透了。這是熱經由哪一種途徑快速傳播的結果呢?(A) 擴散 (B)對流 (C)輻射 (D) 傳導。
- 下列哪些胞器與功能的配對是正確的? (A)粒線體:ATP 的生成 (B)細胞核:DNA 的複製 (C)高基氏體:中性脂質的合成 (D)核仁:蛋白質的合成 (E)核糖體:合成核仁
- 某元素 X 之原子結構如圖所示, 、 、 分別表示質子、中子、電子,則此元素應為下列何者?(A)(B)(C) (D) 。
- 下表為「快樂健康國」於2019年舉辦之國會大選,若該國採行「混合投票制並立制」,且政黨得票之既定門檻為5%,總席次為200席(單一選區總席次為50席,政黨總席次為150席)。綜合上述,下列哪些正
- 胰島素是一種蛋白質成分的激素,細胞製造胰島素從基因表現到分泌至細胞外,需經過圖中哪些構造? (A)a (B)h (C)f (D)c (E)g
- ( )室溫下,有配好備用的(甲)和(乙)兩個水溶液:(醋酸的 Ka=3✖10-2) (甲)0.5M 的醋酸溶液 (乙)含 0.5M 醋酸及 0.1M
- 附圖是某港口的海水面高度隨時間變化圖,請問下列何者是 1 月 3 日船隻進出港的最佳時間? (A)清晨六點 (B)上午九點(C)中午十二點 (D)下午四點。
- 大瀚在整理野外記錄的地質資料,下圖是根據資料用鉛筆初步繪製但尚未完成的地層剖面示意圖。此外,資料上還記載著該地層同時存在斷層與岩脈,且由斷層與岩脈的關係可知剖面中的岩脈是在斷層活動之後才形成。若岩
- 下列有關光的反射行進路徑圖,何者錯誤?(A) (B) (C) (D)
- 小華幻想自己變成一個生活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中國先民,並將當時的生活方式記錄下來。但粗心的小華犯了許多的錯誤,導致下列只有哪個選項的內容正確?(A)食用的穀糧取自於耕作,肉類僅靠狩獵(B)由於沒有
- ( )關於演化的基本概念,何者正確? (A)達爾文能說明遺傳變異為何會產生 (B)拉馬克的理論能證明獲得性遺傳 (C)天擇說認為物種先有變異,環境會影響演化的方向 (D)因有共祖概念,林奈創建
- ( )下列何者不是培育螢光斑馬魚所需要的材料? (A)水母螢光基因 (B)限制酶 (C)核糖體 (D)DNA連接酶
- ( )現今臺灣的生物技術成果豐碩,請問下列何者運用到「重組DNA」的技術? (A)複製豬酷比三號 (B)綠色螢光豬 (C)器官移植 (D)台稉二號與台稉四號雜交後產生具有芋香的桃園三號
- ( )現今的基改作物可分為兩大方向:抗除草劑與抗蟲。例如美國孟山都公司生產的耐嘉磷塞基改黃豆及玉米,將能抵抗除草劑「嘉磷塞」的基因轉殖入作物,使其可耐受除草劑;或是將蘇力菌的Cry蛋白基因轉殖
- 大雄到恆春旅遊,發現當地風向儀固定此轉向,如右圖。請問: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前往恆春? (A)春 (B)夏 (C)秋 (D)冬。
- ( )重組DNA需要使用限制酶,限制酶的作用為何? (A)限制基因的轉錄作用 (B)限制DNA的複製 (C)隨機切割DNA (D)能將特定序列的DNA作切割
- ( )欲使細菌生產人類胰島素,下列哪個材料不需準備? (A)限制酶 (B)人類胰島素基因 (C)RNA (D)DNA連接酶
- ( )欲透過基因工程技術讓細菌生產一植物性蛋白質,以重組DNA將調控生產植物蛋白質的基因置入細菌體內,且該重組DNA成功在細菌體內被複製和轉錄,卻沒有生產出目標的植物性蛋白質,試推測原因為何?
- ( )關於基因改造生物可能達到的優缺點或風險,何者有誤? (A)目標基因被轉移到其他物種,可能產生對環境適應力特別強的物種 (B)增加作物的營養價值或產量 (C)若作物具抗蟲能力,可能減少化學
- ( )比較拉馬克和達爾文的演化理論,何者有誤? (A)均認為物種會隨時間發生改變 (B)拉馬克認為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而演化,達爾文認為環境提供汰選壓力,推動演化 (C)達爾文受到孟德爾遺傳實驗
- ( )達爾文觀察加拉巴哥群島上的十餘種雀鳥,發現其嘴喙各異,但應該是由同一種雀鳥演化而來,關於達爾文的想法,何者正確? (A)這十餘種雀鳥的共祖應該來自附近的南美洲大陸 (B)這些雀鳥經雜交
- ( )關於演化觀念,不同科學家有不同的想法,下列配對何者正確? (A)神創論:認為神決定物種將往何種方向演化 (B)用進廢退說:認為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發生的改變會遺傳給子代 (C)天擇說: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