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第二篇:每天早晨我在湖邊整頓小艇,常有位銀髮的老教授蹣跚走來。他在哥倫比亞大學已教書三十年了,這幾年暑假常到這扁舟垂釣,竟日方歸,最多能釣上一兩條二三吋長的小魚,而他的享受卻是在釣。能夠欣賞釣,而不計較魚,是會使一個人快樂,使一個團體健康,使一個社會成功的。美國有許多學者,一工作就是數十年如一日。不是美國人的耐性特別長,實是他們在工作本身發現出無限的趣味,感覺自己沉醉於鳥語花香和山清水媚。每個知識的先驅者所面對的,由外人看來,好像是山窮水盡的泥穴,其實在他自己看來,卻是花繁葉滿的桃源,因而流連忘返,因而樂此不疲。正因為有釣勝於魚的觀念作基礎,所以不會產生向上爬的習慣,也不會產生學而優則仕的風氣,每一個學者一旦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一直將此興趣帶到墳墓裡。發明小兒痳痹症預防針的沙克,最近對人說:「我所確知的是:科學家不是政治家。我不是明星,讓我回到實驗室去。」然而,不是為魚的釣者,卻常常釣上大的魚來,因為他終年在水濱,常有機遇到來,非如緣木而求魚的「智者」,□□□□而已。日已正午,老者的扁舟又悠悠划回來了,照例的提著他的兩條小魚。日光照去,他的髮色與魚的鱗色偶閃銀光。我在想:「其實,人生不過是在並不幽靜的水邊空釣一場的玩笑,又那兒來的魚!」(節錄自陳之藩〈釣勝於魚〉)
6.依據上文,何者最接近「釣勝於魚」之意?
(A)哀兵必勝,驕兵必敗
(B)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C)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D)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