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一質點自原點出發沿x軸做一維運動,其速度v與時間t之關係如右圖所示,其中連續兩次速度為0之間的關係曲線均為折線。折線與x軸間形成三角形,三角形之底及高均成規則性遞減,依次減半。設最大之三角形之底為d=10(s),高為h=6m/s,則當t時,此質點離開原點之距離為幾m?
(A)
(B)
(C)
(D)
(E)50。
(A)
(B)
(C)
(D)
(E)50。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1),C(2),D(1),E(0)
內容推薦
- 4 承上題,若患者出現脈微而惡寒,其病理及處理方法為何?(A)乃病欲癒之徵,不必治療 (B)乃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C)乃病未欲解,當小發汗之 (D)乃病未欲解,當大發汗之
- 下列哪一項最接近一大氣壓力的大小? (A) 1013 N/m2(B) 1kg/m2(C)106 Pa (D) 10 公尺深的水壓。
- 28 有關踝關節扭挫傷的機轉,下列何者錯誤?(A)踝關節處於背屈時,因距骨可向兩側輕微活動而使踝關節不穩定,而易於損傷(B)蹠屈內翻時,容易損傷外側的腓距前韌帶(C)單純內翻時,容易損傷外側的跟腓韌帶
- 某 46 歲男性患者,罹患顏面三叉神經痛已八九日,面熱身癢,發熱惡寒,熱多寒少,每日發作二三次,不嘔,二便正常;醫者診斷為太陽榮衛兩傷,風多寒少之證。3 下列治方何者最適宜本證例?(A)桂枝二
- DNA的雙螺旋結構中,兩股之間是以何種鍵結方式結合?(A)共價鍵 (B)氫鍵 (C)離子鍵 (D)金屬鍵
- 5關於大氣層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高層大氣的氣壓隨高度變化率比底層大 (B)高度超過 80 公里的氣體被束縛在大氣層內的主要原因是受地球磁場的影響 (C)增溫層的溫度之所以會隨高度而增
- 27 有關扁平足之診斷要點,下列何者錯誤?(A)多數患者常感足部酸痛、疲乏,負重時明顯,休息後減輕(B)病情發展,足弓發生塌陷。檢查患足時可發現足縱弓低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C)舟狀骨結節處向內側突
- 2 依《傷寒論》條文,五苓散證可見下列何症? 小便不利 脈浮、微熱 汗出不渴者 消渴(A)僅①②③ (B)僅②③④ (C)僅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3 依《本草備要》記載,下列何藥治大渴引飲,淋瀝不通,水腫浮大?
- DNA上的含氮鹼基為ATC,經過轉錄後,所產生的含氮鹼基序列為何?(A) ATG (B) UAG (C) ACT (D) UCT
內容推薦
- 30 有關膝關節側副韌帶(collateral ligament)損傷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初期的中藥治療以壯筋活絡、補養肝腎為主(B)臨床上內側副韌帶損傷機會較外側副韌帶高(C)功能鍛鍊以內收
- 右上圖是甲、乙、丙、丁四地一年中各月的氣溫變化,請問:由氣溫的變化,可判知何地的緯度最低? (A)甲 (B)乙 (C)丙 (D)丁。
- 31 欲檢查功能性下肢不等長(functional leg length discrepancy),下列何種測量方式最合適?(A)俯臥,屈膝 90 度,比較兩側脛骨長度。再令患者仰臥,屈膝屈髖 90
- 6 「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其原因及治法,下列敘述何項正確?(A)舊邪去而新邪復乘,宜桂枝湯汗解 (B)邪氣較重,先刺風池風府,再與桂枝湯汗解(C)餘邪未盡,宜桂枝湯汗解 (D)病仍屬表,
- 7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鍼仍不解者,此為壞病」,「壞病」如何解釋?(A)兼證 (B)變證 (C)兼變證 (D)傳經
- 8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引起「真武湯證」的證候,下列何者正確? 發熱 心下悸 頭眩煩躁(A)僅①②③ (B)僅①②④ (C)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7 依《金匱要略》,下列何者為竹皮大丸的藥物組成之一? 石膏 桂枝 白薇 生薑皮(A)僅①② (B)僅①②③ (C)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9 有關少陽或然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煩而不嘔之病機,為邪鬱胸脇,未犯胃腑 口渴病機為氣不化津 腹中痛病機為肝膽氣鬱,橫逆犯脾 影響三焦水分的通調,致水停心下而心悸(A)僅①②③ (B)僅①③④
- 27 某 35 歲女性患者,主訴大便下利帶膿血近 2 日,生產後已 3 週,自訴在生產後常感頭暈、心悸、少氣、手足麻木,2 日前在食用外購的便當後開始感到腹痛,隨即病發,現症有頭暈,發燒(6℃)
- 18 某患者有水腫病史多年,表現下肢凹陷性水腫,晨起眼皮容易腫,平素怕冷。某次感冒,服發汗藥後,自覺下腹部有跳動感,並有氣欲上衝的感覺,舌淡紅苔薄白滑,脈沉微數。宜治以下列何者?(A)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 37 春溫熱在少陽膽經兼見頭痛、惡寒等表證,以蔥豉桔梗湯加何藥治之最宜?(A)柴胡 (B)龍膽草 (C)黃芩 (D)升麻
- 10 依《醫宗金鑑.傷寒論注》,關於柴胡桂枝乾薑湯證,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小便不利之病機為誤汗下後損津液也 頭汗出之病機為陽明表熱,鬱而不和,上蒸而汗也 因邪陷入少陽之裏,故出現胸脇滿微結 柴胡桂枝乾
- 28 有關《金匱要略》噦病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乾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湯主治胃寒氣逆之證 噦逆者,橘皮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主治胃中實火上逆所致之呃逆(A)僅 (B)僅 (C)僅①③
- 19 依《金匱要略》,由半夏、麻黃、芍藥、甘草、乾薑、五味子、桂枝、石膏、細辛組成之處方,最宜用於治療下列何者?(A)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B)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
- 38 症見:發熱,汗出不解,口渴不欲多飲,脘痞嘔惡,心中煩悶,便溏色黃,小溲短赤,苔黃膩,脈象濡數。其病機為下列何者?(A)濕困中焦,脾胃升降失司 (B)濕熱俱盛,交蒸脾胃(C)濕濁蒙上,泌別失職 (
- 47 承上題,治以下列何方最適宜?(A)小柴胡湯 (B)天麻鈎藤飲 (C)溫膽湯 (D)龍膽瀉肝湯
- 11 有關「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陽明病經誤下,其邪已深陷入裏 頭汗出之病機為陽邪蒸鬱於胸膈間 飢不能食之病機為懊憹擾胃 梔子豉湯
- 29 關於溫病治法中的「息風法」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小兒患溫病之初,即因高熱而引起之抽搐,其治法當以滋陰息風為主(B)涼肝息風法偏重於祛邪,滋陰息風法偏重於扶正(C)羚角鈎藤湯,借三甲之力以潛
- 20 依《金匱要略》,狐惑病出現的局部症狀,下列何者正確? 舌腐蝕 咽喉部腐蝕 前陰腐蝕後陰腐蝕(A)僅③④ (B)僅①③④ (C)僅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9 吳又可認為,「溫疫可下者,約三十餘證,不必悉具」,但見下列何者,便於達原飲中加大黃下之?(A)日晡潮熱 (B)舌黃、心腹痞滿 (C)腹滿痛,口出穢臭 (D)舌苔焦燥、腹硬滿痛
- 48 一癲癇患者發作日久,頭暈且記憶力差,五心煩熱,腰酸兩腿無力,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下列何方最宜?(A)定癇丸 (B)大定風珠 (C)黃耆赤風湯 (D)滌痰湯
- 12 少陽兼裏虛寒證,治先用小建中湯補,後小柴胡湯和之法,其陽脈澀是指下列何意?(A)寸脈為澀脈 (B)浮取為澀脈 (C)表本虛,氣陰兩傷 (D)主痛證
- 30 下列關於「溫病特點」之敘述何者錯誤?(A)大多起病急,來勢猛,傳變快(B)必見發熱之症,但不同病種有不同熱象(C)易內陷生變,致動血、動風,閉竅,出現斑疹,吐衄,痙厥,神昏等症狀(D)病變過程中
- 21 依《金匱要略》,由白朮、乾薑、甘草、茯苓組成之處方主治下列何病證?(A)風濕 (B)歷節 (C)腹滿 (D)腎著
- 40 下列關於「伏暑」之敘述何者錯誤?(A)常發於霜降或立冬前後 (B)多具暑濕性質,以發於氣分者為多(C)在陽虛陰盛之體則常發於營分 (D)發於氣分者,病勢較輕,發於血分者,病勢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