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後,回答第 46-48 題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於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 (《禮記‧樂記》)
46. 文中「勇者苦怯」,意謂:
(A) 勇者不齒自己的作為而感痛苦
(B) 勇者因不能反躬自省而感羞愧
(C) 勇者心中堅定且沒有任何畏懼
(D) 勇者常因心中怯懦而感到苦惱
(E) 勇者為逞人欲而肆意欺壓懦者

參考答案

答案:E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