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4.依刑法規定,「無故侵入他人住宅」的「無故」係指:
(A)欠缺正當理由
(B)欠缺動機
(C)欠缺實質舉止
(D)欠缺動作
(A)欠缺正當理由
(B)欠缺動機
(C)欠缺實質舉止
(D)欠缺動作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82842
統計:A(2635),B(41),C(4),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釋字第 499 號、判決確定後的救濟管道只有再審及非常上訴
內容推薦
- 有關民法消滅時效的規定,下列何者正確?(A)僱用人對人事保證人之請求權為 2 年 (B)律師報酬為 15 年(C)承攬人報酬為 5 年 (D)贍養費為 15 年
- 依民法規定,約定利率超過週年百分之幾,債權人對於超過部分的利息,無請求權?(A)百分之十 (B)百分之二十 (C)百分之三十 (D)百分之四十
- 甲與乙訂立債務承擔契約,由甲承擔第 3 人丙對乙之債務。請問,該債務於何時移轉於甲?(A)甲將債務承擔情事通知丙時 (B)乙將債務承擔情事通知丙時(C)甲乙間債務承擔契約成立時 (D)乙拒絕受領
-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保護團體對於同一之原因事件,致使眾多消費者受害時,得受讓多少人以上消費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自己名義提起訴訟?(A) 10 人 (B) 15 人 (C) 20 人 (D
- 依民法之規定,關於寄託契約之報酬請求權,自寄託關係終止時起,多久內未行使而消滅?(A) 6 個月 (B) 1 年 (C) 2 年 (D) 5 年
- 基於公益上之需要,對於某種事實之存在或不存在,依據法的政策而為之擬定,縱與真的事實相反,亦不容許舉反證推翻者,稱為:(A)推定 (B)推論 (C)解釋 (D)視為
- 依行政程序法規定,公法上之請求權,於請求權人為人民時,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因幾年間不行使而消滅?(A) 5 年間 (B) 10 年間 (C) 15 年間 (D) 20 年間
- 依民法之規定,下列關於人事保證之敘述,何者有誤?(A)人事保證約定之期間,若逾 3 年者,縮短為 3 年(B)人事保證已定期間者,保證人欲終止契約時,應於 3 個月前通知僱用人(C)受僱人破產係
- 下列何者為要物契約?(A)租賃契約 (B)僱傭契約 (C)消費借貸契約 (D)買賣契約
- 依民法規定,負扶養義務者有「1兄弟姊妹、2直系血親尊親屬、3家長、4直系血親卑親屬」等人時,其扶養義務人之順序為何?(A) 2413 (B) 2431 (C) 4213 (D) 4231
內容推薦
- 依憲法本文之規定,解釋憲法之機關為:(A)國民大會 (B)行政院 (C)立法院 (D)司法院
- 甲因財務糾紛,被乙打傷,憤而到地檢署按鈴申告,請問「按鈴申告」屬於何種讓檢察官知悉犯罪並加以偵查之管道?(A)自首 (B)訴願 (C)申請 (D)告訴
- 依民法規定,人事保證約定之期間,不得逾幾年?(A) 1 年 (B) 3 年 (C) 5 年 (D) 7 年
- 除法律另有規定、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外,關於受領買賣標的物之費用的負擔方式,下列何者正確?(A)由當事人雙方平均負擔 (B)由出賣人負擔(C)由買受人負擔 (D)由出賣人之履行輔助人負擔
- 下列何者不屬於行政程序法所規定「陳情」之內容?(A)行政訴訟之提起 (B)行政興革之建議 (C)行政法令之查詢 (D)行政違失之舉發
- 依消費者保護法規定,企業經營者與消費者訂立定型化契約前,消費者應有幾日以內之合理審閱期間?(A) 10 日以內 (B) 15 日以內 (C) 20 日以內 (D) 30 日以內
- 無代理權人以代理人名義所為之法律行為,本人未承認前,其法律效果為何?(A)有效 (B)無效 (C)得撤銷 (D)效力未定
- 依民法規定,提存拍賣及出賣之費用,由何人負擔?(A)債權人 (B)債務人 (C)法院 (D)債權人與債務人平均分擔
-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司法院大法官的任期為幾年?(A) 4 年 (B) 6 年 (C) 8 年 (D)終身制
- 依民法規定,關於抵銷之要件,下列何者有誤?(A)给付種類相同 (B)須經法院判決 (C)債務均屆清償期 (D)兩人互負債務
- 行為人對於犯罪事實之發生,按其情節應注意並能注意而不注意者,稱為:(A)故意 (B)錯誤 (C)過失 (D)意外
- 行政機關基於法律授權,對多數不特定人民就一般事項所作抽象之對外發生法律效果之規定,稱為:(A)法規命令 (B)行政規則 (C)行政處分 (D)行政計畫
- 租賃物因失火而毀損、滅失者,承租人如何負損害賠償責任?(A)承租人故意時,始須負責 (B)承租人有重大過失時,始須負責(C)承租人有輕過失時,即須負責 (D)承租人不論有無過失,皆須負責
- 下列何者非屬行政指導之形式?(A)輔導 (B)建議 (C)勸告 (D)命令
- 依個人資料保護法規定,對於同一原因事實造成多數當事人權利受侵害之事件,經當事人請求損害賠償者,其合計最高總額原則上以新臺幣多少元為限?(A) 5 千萬元 (B) 1 億元 (C) 2 億元 (D
- 行政處分之附款,應與該處分之目的具有正當合理關聯,係下列何原則之表現?(A)不當聯結禁止原則 (B)權利濫用禁止原則 (C)誠實信用原則 (D)比例原則
- 處分機關告知救濟期間錯誤未為更正,致相對人或利害關係人遲誤者,自處分書送達後幾年內聲明不服,仍得視為於法定期間內所為?(A) 1 年內 (B) 2 年內 (C) 3 年內 (D) 5 年內
- 依行政程序法第 4 條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僅受法律之拘束,不受其他之拘束(B)應同時受法律及一般法律原則之拘束(C)僅受一般法律原則之拘束,不受其他之拘束(D)僅受判例之拘束,不受法
- 15 自治條例之生效應經何種程序?(A)公布 (B)下達 (C)協議 (D)備查
- 關於法規命令效力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A)法規命令牴觸上級機關之命令者,無效(B)法規命令無法律之授權而限制人民之權利者,無效(C)法規命令之訂定依法應經其他機關核准,而未經核准者,得補正(D
- 違法之行政處分於法定救濟期間經過後,原處分機關雖有撤銷權,但應自知有撤銷原因時起,最長幾年內為之?(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5 年
- 行政程序法第 111 條有關行政處分無效之情形,下列哪一項不屬之?(A)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B)其他具有重大明顯之瑕疵者(C)不能由書面處分中得知處分機關者(D)內容對任何人均屬
- 對於機關、法人或非法人之團體為送達時,應向何人送達? (A)法定代理人 (B)本人 (C)代表人或管理人 (D)負責人
- 依據艾瑞克森(E.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幼兒在三至六歲的發展任務和發展危機是什麼?(A)發展任務─努力勤奮,發展危機─自貶自卑(B)發展任務─自我認同,發展危機─自我懷疑(C)發展
- 區分授益處分與負擔處分之實益為何?(A)決定行政處分之撤銷是否有信賴利益補償問題(B)決定行政法院是否有審查權(C)決定是否可提起行政訴訟(D)決定行政機關裁量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