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管仲、隰朋從[1]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2],迷惑失道[3];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4]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5],蟻壤一寸而仞有水[6]。」乃掘地,遂得水。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7]師於老馬與蟻[8];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聖人之智,不亦過乎?[1]從:跟隨。[2]反:回來。通「返」。[3]失道:迷路。[4]遂:就、於是。[5]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邊,到了夏天,就遷徒到山的北邊。山之南、水之北為陽;山之北、水之南為陰。[6]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蟻穴周圍的沙土如果有一寸高的話,底下七尺深的地方,大概會有水源。仞,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7]不難:簡單、容易,在此有「不吝惜」的意思。[8]師於老馬與蟻:向老馬和螞蟻學習。師,效法、採用。
42.「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於老馬與蟻。」由這段話可得知何種道理?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B)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66667
統計:A(2),B(1),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