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關於可逆反應:2NO2 ⇄ N2O4+熱,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高溫有利於NO2生成
(B)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N2O4為紅棕色
(D)改變壓力不會破壞此平衡
(A)高溫有利於NO2生成
(B)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N2O4為紅棕色
(D)改變壓力不會破壞此平衡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人類的唾液中含有澱粉酶,可以加速澱粉分解,此原理與下列何者較為相近?(A)黃金因為不易與氧反應,所以被用來製成戒指 (B)在雙氧水製氧的實驗中,可以利用二氧化錳來加快反應速率 (C)藍墨水在熱水
- 在 的平衡反應中,其中Br2分子為紅棕色,Br-為無色;若在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反應往右,顏色變淡 (B)反應往右,顏色變深 (C)反應往左,溶液顏色變淡 (D
- 【題組】承上題,已知燒杯內鹽酸體積50 mL,推算出食醋 莫耳濃度大小為何? (A) 0.1(B) 0. 2(C) 0.3(D) 0.4
- 【題組】滴定前滴定管讀數是 10,當指示劑變色時,滴定管讀數變為 50,共用去多少滴定管中的溶液及若干莫耳的溶質? (A) 20 mL 溶液,10 莫耳溶質 (B) 40 mL 溶液,20 莫耳
- 【題組】滴定過程中,溫度計的讀數變化為何? (A)維持不變 (B)略為上升 (C) 略為下降 (D)先上升後下降
- 【題組】承上題,滴定管中應使用何種溶液? (A)HCl (B)NaOH (C) C2H5OH (D) H2O。
- 所謂化學平衡是指什麼?(A)反應物、生成物濃度相等 (B)反應物、生成物質量相等(C)反應物、生成物體積相等 (D)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 下列哪一個現象不屬於可逆反應?(A)飽和食鹽水中食鹽的溶解與析出 (B)設計精準的溫度計內,酒精的汽化與液化(C)含水硫酸銅加熱產生無水硫酸銅與水 (D)酒精燃燒產生二氧化碳與水
- 在實驗室中,通常將化學藥品配成溶液,其原因是可以使反應速率:(A)增快,因為反應物的體積增加 (B)減慢,因為反應物的濃度減小(C)增快,因為反應物的碰撞次數增加 (D)減慢,因為反應物的莫耳數減
- 已知 y 和 x 成正比,當 x=15 時,y=5,則當 x=39 時,y 為多少?(A)13 (B)11 (C)9 (D)7
內容推薦
- 關於鹽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一定易溶於水 (B)水溶液都呈中性 (C)外科治療骨折所用的石膏模主要成份為碳酸鈣,是屬於鹽類 (D)酸鹼中和反應可以得到鹽類
- 濃度2M的食鹽水500ml,分裝於甲、乙兩燒杯,甲杯食鹽水體積200ml,乙杯食鹽水體積300ml,則甲、乙二杯溶液中所含食鹽的質量比為何?(分子量: NaCl = 5 )(A) 1:1
- 【題組】C原子量為12,表示一莫耳的C原子質量等於12g。(A)O(B)X
- 【題組】丙燒杯通入二氧化碳會產生白色混濁,此白色混濁的物質為下列何者?(A)硫酸鈣(B)碳酸鈣(C) 氧化鈣(D)氫氧化鈣
- 【題組】丁燒杯放入鎂帶會產生大量氣泡,若將點燃的火柴靠近燒杯口,會有什麼現象產生? (A)有爆鳴聲 (B)火柴燃燒更旺盛 (C)火柴燃燒現象不變 (D) 火柴立刻熄滅。
- 由下列四位介紹自己的工作內容判斷,何者的工作機關不同於其他三人?(A) (B) (C) (D)
- 常溫下實驗室有三杯溶液:pH=2,200ml的甲溶液; ,300ml的乙溶液; ,400ml的丙溶液。則三杯溶液的酸性由強到弱依序為何?(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
- 【題組】5莫耳的氧氣分子,所含的分子總數為 個。(A)O(B)X
- 一般常利用燃燒法來辨別布料是何種纖維製成的,小明取聚酯纖維、毛料、棉布三種纖維作實驗,則燃燒後沒有臭味且末端沒有小球狀的是:(A) 棉布 (B)毛料 (C) 聚酯纖維 (D)三者皆是
- 下列有關保特瓶的敘述,何者正確? (A)是天然聚合物 (B)不是有機化合物 (C)不可回收利用(D)加熱後會軟化
- 【題組】將硫酸水溶液與氫氧化鈉水溶液一起倒入燒杯中,發現燒杯溫度升高,這是吸熱反應的現象。(A)O(B)X
- 【題組】化學反應式的係數比,代表參加反應的反應物及生成物之間的原子數比或莫耳數比。(A)O(B)X
- 【題組】在氧化還原反應的反應物中,得到氧的物質甲,會反應生成氧化物,故稱此物質甲為氧化劑。(A)O(B)X
- 【題組】活性大的金屬容易與氧反應,因此儲存時應注意與氧隔絕,通常將這類金屬儲存於礦物油中。(A)O(B)X
- 【題組】物質的燃燒反應,一定是和氧作用,生成氧化物。(A)O(B)X
- 將甲、乙兩杯溶液加水稀釋,結果發現甲杯溶液的pH值變大,而乙杯溶液的pH值變小,請問甲、乙二杯溶液的酸鹼性各為何?(A)甲、乙都是酸性 (B)甲、乙都是鹼性 (C)甲是酸性,乙是鹼性 (D)甲是
- 某燒杯內裝有一公升0 M的鹽酸(HCl水溶液) ,若將下列不同莫耳數的氫氧化鈉(NaOH固體)加入燒杯內,混合均勻,何者最接近中性?(A) 0.5莫耳 (B) 0.8莫耳 (C) 0莫耳
- 附圖為有機化合物分類的簡單架構,依此架構將不同的物質歸類,丙和丁是依據下列何者作為分類依據?(A)是否含碳 (B)分子構造 (C)分子量的大小 (D)物質的來源
- 有關清潔劑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親油端是由碳和氧組成的長鏈部分 (B) 在硬水中,肥皂的洗滌效果比較佳 (C)合成清潔劑都是石油提煉出的原料製成 (D) 可用豬油和酸性物質共煮製出
- 關於製造肥皂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皂化加入酒精,是因酒精也是反應物 (B)皂化後,加入飽和復 興食鹽水是為了使肥皂溶解,與甘油分離 (C)製作完成的肥皂,其水溶液可使石蕊試紙呈紅色 (
- 有關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區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前者簡稱 PE,後者簡稱 PVC (B)兩者皆可重複使用 (C)前者為鏈狀聚合物,後者為網狀聚合物(D)兩者皆具有防水性。
- 製造肥皂可將油脂和下列何種水溶液共煮而成? (A) NaOH (B)H2SO4 (C)NH4Cl (D)HNO3
- 根據右表,將10公克的貝殼敲碎後與5毫升不同濃度與種類的酸作用,則其生成氣泡的速率由大到小依序排列為何(每片貝殼大小相同)? (A) 3→4→1→2 (B) 3→4→2→1 (C) 4→3→2→
- 請將附圖中肥皂的去汙作用按順序排列: (A) bdac (B) badc (C) adbc (D) abcd
- 【題組】實驗中的兩種溶液充分混合後,錐形瓶內發生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混合後會產生沉澱 (B)混合後產生氣體 (C)混合後溶液呈白色混濁 (D)天平仍維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