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其意境與下列何者相近?
(A)為天地立心
(B)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C)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D)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A)為天地立心
(B)讀書之樂樂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C)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
(D)天運苟如此,且進杯中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11765
統計:A(0),B(7),C(8),D(0),E(0)
內容推薦
-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句中「所以」的用法和下列何者相同? (A)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B)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C)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
- 下列「 」字何者為名詞轉品作動詞:(A)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B) 乃使人修葺南閤子,其「制」稍異於前 (C) 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 下列有關項脊軒志文意之敘述,何者有誤? (A)「東犬西吠,客踰庖而宴,雞棲於廳」:慨嘆家族衰敗,親友形同陌路 (B)「庭中始為籬,已為牆,凡再變矣」:讚嘆家族興旺,有經濟能力改建家園 (C)「此
- 一桿『稱仔』中有多種象徵意義,何者敘述不正確? (A)「稱仔」原有象徵公平、正義之意 (B)「稱仔被折斷」代表公理、正義受到摧殘 (C)「日本警察」為執法者,是日本統治權力的象徵 (D)「秦得參
-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所嘆者是桓、靈二帝: (A)窮兵黷武,戰爭不斷 (B)昏庸無能,信任外戚宦官,政治腐敗 (C)短命早死,繼承無人 (D)重文輕武,招致外患。
- 下列選項中「 」內的文字,何者解釋兩兩相同 (A)吾妻來「歸」/微斯人,吾誰與「歸」 (B)今已亭亭如「蓋」矣/功「蓋」三分國 (C) 經宿方至,「造」門不前而返/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 (D
- 「蜀 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後秦皇帝築女懷清臺。」若欲進一步了解蜀 清事蹟,可翻查下列何書? (A)漢書 藝文志 (B)史記 貨殖列傳 (C)劉向列女傳 (D)羅貫中三國演義。
- 0「天生我才必有用,不要因一時之挫折,便□□□□,不知進取。」缺空的成語可以是 (A)懷憂喪志 (B)妄自菲薄 (C)萬念俱灰 (D)自暴自棄 (E)自怨自艾。
- 「本行是醫生,日治時代堅持以漢文發表作品,不肯妥協。作品從現實生活中出發,表現不屈不撓的精神;更以悲天憫人的胸懷,透視在日治時代下臺灣人民被剝削的情形。」上述這段話指的是哪一位作家? (A)楊逵
- 出師表中,哪句話像「父子語」而不合於「君臣語」? (A)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C)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 (D)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
內容推薦
-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似近,又似有似無。」下列詩句,意境與此段文字最為相近的選項是: (A)熠熠與娟娟
- 簡媜在夏之絕句一文中有云:「已有許久,未嘗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祕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
- 下列四首詩詞中,何者吟詠的對象並非菊花?(A)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此花開盡更無花(B)桃李三春雖可羨,鶯來蝶去芳心亂。爭似仙潭秋水岸,香不斷,年年自作茱萸伴(C)□花
- 下列幾首詩,哪一首借由敘寫牛之辛勤勞動,反映人民長年勞動,不得溫飽之生活? (A) 耕犂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B)草繩穿鼻繫柴扉,殘喘無人問是非。春雨一犂
- 從以下對話分析,何者可以看得出秦得參的反抗意識? (A)「什麼?做官的就可任意凌辱人民嗎?」 (B)「畜生,到衙門去!」巡警說。「去就去呢,什麼畜生?」參說 (C)「要買一桿,可是官廳的專利品,
- 中國語文在表達數量時,為了修辭、音韻、節奏等需要,往往不直接道出,而使用拆數相乘的手法,如「五五之喪」,指二十五個月的喪期,意即三年之喪。下列敘述,使用這種數量表示法的是:(A)今天是他父親的「
-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9)」兄女曰:「(10)」公大笑樂。【題組】9
- 在寫作時,有時會採取「以果代因」的方式描寫,下列何者為此類手法? (A)汝還未嘗到他,「青草膏的滋味」 (B)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 (C)老太太發誓說,她偏不死,先要看媳婦「
- 有關古代作家之評介,何者正確?(A) 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B) 歐陽脩為北宋文壇領袖,詩文革新運動的主將,晚號香山居士 (C) 歸有光為古文取法韓 歐,贊成當時文壇的模擬風
- 請判斷下列甲、乙兩段文字的作者是誰:甲、二十年前來這島上的,是一個激情昂揚的青年,眉上睫上髮上,猶飄揚大陸帶來的烽火從瀋陽一直燎到衡陽。他的心跳和脈搏,猶應和抗戰遍地的歌聲嘉陵江的濤聲長江滔滔入海
- 然侍衛之臣,(1);忠志之士,(2)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3),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4),(5),以塞忠諫之路也。【題組】1
- 中國人向來避諱直接說「死」,因此有不少替代的詞彙。下列文句「 」內的詞,意指「去世」的選項是: (A)先帝創業未半,中道「崩殂」 (B)彼「屍居餘氣」,不足畏也。諸妓知其無成,去者眾矣 (C)我
- 閱讀下文,並選出最適當的詞語:「春柳的柔條上暗□著無數叫做『青眼』的葉蕾,那些演隨興一□,便□出幾脈綠葉,不幾天,所有榖粒般的青眼都□開了。」(張曉風詠物篇)(A) 噴/藏/拆/張(B)藏/張/噴
- 我國憲法依據孫中山先生所提出的五權憲法理論架構而設計,請問以下名詞中:「直接民權」、「五權分立」、「權能區分」、「均權制度」、「三權分立」,屬於「治權」的共有幾項?(A)2項(B)3項(C)4項(
- 下列各組「 」中的字,讀音完全相同的選項是?(A)「錚」錚鏦鏦/頭角「崢」嶸/諫「諍」過失 (B)東船西「舫」/街「坊」里巷/車過「枋」寮 (C)一曲紅「綃」/斗「筲」之人/喜上眉「梢」 (D)
- 古文常有同為一字而詞性不同的現象,其中又以先動詞而後名詞的用法較常見。下列文句屬於此種用法的選項是: (A)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B)人不獨「親」其「親」,不獨「
- 「天色漸自黯了,僅剩的那一點餘光照在他佝僂的身上,竟意外地顯出他的單薄來。」作者此語意在象徵 (A)歌仔戲的淒清沒落,就如金發伯孤伶而單薄的身影,已走到了風燭殘年 (B)金發伯年已老邁,無法解決團
- 下列關於現代社會的生產方式與使用工具,何者正確? (A)家庭是主要生產單位 (B)制定標準產品規格,大量生產 (C)採用自然動力生產,講求環保 (D)家庭手工生產,取代機器設備 (E)投入少量資本
- 〈琵琶行并序〉一詩善用情景交融的筆法,又多以「江月」照應全詩。以下敘述何者錯誤?(A)「別時茫茫江浸月」:烘托主客將別的憂傷 (B)「唯見江心秋月白」:烘托琵琶女內心的憤懣憂傷 (C)「繞船月明
- 姚鼐稱讚歸有光為擅於敘悲者,由以下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A)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 (B)前闢四窗,垣牆周庭,以當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C)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洪醒夫利用臺上/臺下,戲裡/戲外(人生)的穿插手法呈現小說主題,乃欲表達對傳統戲劇的掙扎衝突情感。請問這樣的情感,下列哪一選項最能詮釋出來?(A)理想堅持/現實妥協 (B)戲中角色/戲外身分 (
- 請閱讀張曉風〈許士林的獨白〉,並回答第20題:娘,當我援筆為文論人間事,我只想到,我是你的兒,滿腔是溫柔激盪的愛人世的痴情。而此刻,當我納頭而拜,我是我父之子,來將十八年的虧疚無奈併作驚天動地的一叩首
- 下列選項中的文句,何者使用自謙的語詞? (A)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 (B)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 (C)庶竭駑鈍,攘除姦凶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E)臣不勝犬馬怖懼之
- 在讀過了〈散戲〉一文後,請問下列文句何者並非是以「秀潔」的角度為敘述觀點?(A)菸抽了大半截,才看到秦香蓮帶著四個孩子悠哉悠哉的晃回來,她已經退了妝,穿上輕便的夏服,喜孜孜的邊走邊玩,
- 「白居易很瘦了/胸脯瘦得像琵琶/怪不得潯陽江頭夜送客/被那個茶葉販子的婆娘/低眉信手續續彈/便彈了一曲千古絕唱〈琵琶行〉來了/瘦固然瘦/骨頭倒是硬的/本事倒也是有的/會做詩/會引水築堤/還會開醫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