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翠玉屬輝玉類,產於雲南至緬甸的山區,為鈉與鋁的矽酸鹽礦物。質純者色白,因含鉻元素而呈現美麗的翠綠色者,稱為「翠」。亦常見赭紅色者,可能為含鐵元素之故,俗稱作「翡」。「翡翠」原為魚狗鳥的古名,後經轉借專指此種玉類。  翡翠雕品史上少見,明 清之際此礦才漸多開採。十九世紀,由於清廷后妃的珍愛,翡翠身價日高,製作量大增,所以故宮院藏翡翠器多為十九世紀作品。著名的翠玉白菜,原為永和宮陳設品,永和宮於清末時為瑾妃所居宮殿,翠玉白菜或為其嫁妝。  翠玉白菜以一塊一半灰白、一半翠綠的輝玉雕成,玉工巧妙地利用玉質顏色的變化,雕成一顆寫實生動的白菜,菜葉自然翻捲,筋脈分明,上端攀爬螽斯二隻,此蟲善於鳴叫,繁殖力強,在詩經有螽斯一詩,用以祝福他人子孫眾多。白菜象徵清清白白,故將螽斯雕在白菜上,象徵子孫眾多、清清白白之意。                 (改寫自故宮文物月刊第100期.翠玉白菜)
42.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翠玉白菜」屬輝玉類,為鈉與鋁的矽酸鹽礦物,富含鐵元素
(B)「翡翠」原為魚狗鳥的古名,用來指稱玉類時,包含紅翡綠翠
(C)十九世紀才開始開採翡翠,所以故宮院藏翡翠器多為此時期作品
(D)「翠玉白菜」象徵清白,原藏於永和宮,是清帝賜予瑾妃的聘禮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5882
統計:A(15),B(108),C(18),D(1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